第55章第55章“永远是你的夫君,永远只属……
赵伯承只能看到一半,但他对赏月兴趣不大,便直接道:“可以。”
李妙妙拉着赵伯承的手又扭头看向窗外,“殿下,你以前中秋节都是跟谁一起赏月?”
赵伯承:“没赏过月。”
李妙妙:“……”
“那殿下中秋节晚上都做什麽?”
赵伯承:“没做什麽,就跟平时一样。”
李妙妙:“……”
“那小时候呢?殿下小时候总不至于过节还要看折子吧?”
赵伯承:“……”
他偏头看了眼窗外的月亮,语气有些淡,“小时候的时候也跟家人一起赏过月。”
李妙妙:“小的时候是几岁?”
赵伯承:“七岁之前。”
李妙妙:“那七岁之後呢?”
赵伯承:“七岁之後就没再赏过月了。”
李妙妙:“为什麽?”
赵伯承沉默了一会儿,然後才又道:“七岁那年父王出征周国战死,母妃受了打击一病不起,没过两个月也跟随父王去了,所以,自那之後就没再赏过月。”
李妙妙忽然安静下来。
赵伯承察觉到李妙妙的变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都已经是过去很久的事了,我都已经忘了。”
李妙妙轻声,“殿下,你是不是从小就吃了很多苦?”
赵伯承不知道。
也许那是吃苦,但也许,他在这个位置上,那些磨练就都是他应该承受的。
那一年赵伯承的父王战死之後,赵伯承便世袭王爵成为新的晋王。那一年他只有七岁,面对着西武九州的土地和百姓,他几乎不知道该怎麽办。但还好他有一个愿意辅佐他的叔父,还有他父王留下的一衆忠心耿耿的属下。
赵伯承从七岁那年就开始学习处理各种根本不属于他那个年龄阶段需要处理的政务,有的时候累了也不敢停歇,因为他要不断地去学习,要尽快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地方王,他生怕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会害了西武的百姓,所以,他一直都很努力。
後来,朝廷下令西武派军南征梁国,赵伯承的叔父战死。那一年赵伯承也才十四岁。
亲人接连不断地离世,而他身上的担子又太重了。但是,当赵伯承站在西武的城墙上,看着西武的土地,看着西武的将士,看着西武的百姓,又觉得,他既然站在这里,就应该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所以,苦也好,应该他承受的磨练也好,都不重要。
赵伯承把李妙妙抱进怀里,“没有什麽苦不苦,食禄就该有所为。”
李妙妙仰起白净的小脸看向赵伯承,“殿下你真的很厉害!”
赵伯承唇角轻牵,“是吗?”
李妙妙嗯嗯嗯。
赵伯承低头轻轻亲了下李妙妙的额头。
李妙妙“吧嗒”一下像八爪鱼一样抱住了赵伯承,忽然傻傻笑,“不过,这麽好的殿下居然是我的夫君,真好!”
赵伯承被李妙妙的话可爱到,轻轻弯了下嘴角,“永远是你的夫君,永远只属于你一个人。”
李妙妙开心笑,然後把她的夫君抱得更紧了。
这之後的一段日子,因为周国提了议和文书,所以不管是周军还是齐军都非常安稳。
军队里面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就等着小皇帝和太後把御印盖上,再把文书送回来交给周国。
李妙妙依旧是每天去菜园子里面浇水,然後在军营里面溜达,偶尔赵伯承有空的时候,两个人就去逛逛海城。
就这样又过了十来天,京城的信使终于把文书送回来了。太後和小皇帝同意议和,特命赵伯承出面将此事办妥。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个小插曲,是赵伯承上奏请太後和小皇帝同意与周国议和的时候,成湘侯不同意,非挑唆着太後说既然周国有可能内乱,就应该让赵伯承西进灭周。
当时太後的脸都气青了。
太後虽然是深宫妇人,但她也清楚西进灭周这种话就是痴人说梦。别说周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即便不是,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把一个国家灭亡。梁国就是例子,梁国的军事实力很弱,但周国和齐国轮番捶它这麽多年,它到现在也没有灭亡。
太後直接让成湘侯滚回府去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
赵伯承面无波澜看着探子写回来的密信,然後将密信用火折子烧了。
这个成湘侯是太後的亲侄子,所以赵伯承一直不愿意搭理他。但现在这个成湘侯一而再再而三地蹦哒出来刷存在感,赵伯承便留不得他了。
赵伯承继而写了一封信吩咐亲兵带着信疾行回京交给西北军的副将霍骁,然後才开始准备与周国使臣见面的事宜。
次日,赵伯承便将盖了皇帝御印的文书交给了周国。这东西是一式两份,周国一份,齐国一份。就这样,两国算是正式议和休兵。
赵伯承继而又部署了军队,留了五万大军与镇北侯一起在海城继续镇守,而其他十五万大军则与他一起返回京城。
李妙妙得知即将要返京之後还挺舍不得离开,毕竟她在军营里面无拘无束习惯了,整天想干嘛干嘛,也没人管,她不想回到那个动不动就讲规矩的京城,更不想进宫去拜见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