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妈妈后来学乖了,姜春兰关心钱一文,她就关心钱一心。钱一心高考考了535分,文科重点大学分数线是58o分,非重点本科分数线则是528分。看似两人的分数差不多,但是根据分数线的不同,钱一文是肯定有大学读的;钱一心如果志愿没有填对,补填志愿又不成功的话,只能去读专科了。据钱妈妈转述,大伯母因为这个关系,安静到现在了。
接下来给钱小姑打电话,自从她高材生的光环破灭后,钱小姑没再提起给乔亮补课的事情了。哈,算是因祸得福吧。
钱一文印象中,钱小姑待小时候的她很好,怜惜她没了父亲,会给她买衣服、鞋子,还会带着她到游乐园、公园玩。有限的记忆力,有很多钱小姑的美好回忆。后来是怎么冷下来的呢,大概是因为和钱妈妈吵了一架,看不惯钱妈妈不冷不热地对待钱爷爷钱奶奶;觉得钱妈妈脾气大,不肯一起吃年夜饭等等。而她对待钱一文,明显有了隔阂,不再主动来看侄女。
钱小姑毕竟还是疼爱侄女的,接到钱一文的电话后,很为她高兴;倒是姑父乔建设不咸不淡地点评了几句学校的优缺点,说了一句可惜了,高中这么好,怎么大学考成这样。姑父是司机,当然不是普通的司机,是给领导开车的司机。领导是本地一家重点初中的副校长,平时业务繁忙,工作上也算信赖姑父这名司机的开车能力。跟着领导出出进进,平时的派头感觉都有点不一样了。
这十几年工作经历的熏陶,也让乔姑父对教育事业有了“卓尔不凡”的见识,说起高中、大学那是头头是道。吃饭时聊起国家大事,时不时就要带出,某次某个领导怎么说的,在人际关系上很有一手。
近期给乔亮补课的退休老教师,就是依赖他的“小能量”。小姑对此也很是满意,庆幸自己没有贪图省力,让侄女帮忙补课。想想也是,小孩子考试成绩不稳定,高考还栽了个跟头,怎么比得上老教师呢。总的来说,钱一文和小姑的对话,双方表达了和平与善意。
完成这些任务,钱一文有点心累,不由庆幸爸爸没有很多兄弟姐妹。接下来,钱一文决定给陈陈打电话,这几个礼拜,能感觉小姑娘的小心翼翼。虽然一直和她强调,自己在舅舅那边做兼职,所以才没有时间和她出来玩,但感觉她还是没有完全相信。
和陈陈说完自己被tb金融学院录取后,突然听到她的尖叫声,“文文,我们的学校在一个地方,离得很近!”对哦,自己怎么没有想起来,陈陈在大一大二就读于和舟大学的分校,到了大三,才搬回了市中心,正正好,tb金融学院就在那边。两人在电话里乐开了怀,想不到这么巧,不由感慨缘分啊缘分。于是顺理成章地,两人约好周末一起出来看个电影、逛个街、买点东西。
星期六,钱一文早早地收拾好了自己,对着镜子准备涂一下润唇膏。镜子里的女孩身穿碎花长裙,肤色虽然还是不够白皙,但是胜在健康有活力,状态非常好。很好,最近瘦了好几斤,胜利就在前方。
飞航广场,两人约在广场的小商品市场见面。小商品市场指的是广场内部的一条街,里面纵横交错,商家云集,东西物廉价美,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市集。在门口就能听到里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一个在说,“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一个又说,“老板,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远远地就看到陈陈飞奔而来,微卷的头在阳光下摇摆,汗水随处滴落,钱一文忙拿出纸巾,示意陈陈先擦擦。“你最近好成熟哦。”陈思雨接过纸巾,努力想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好友的变化。
钱一文哈哈大笑,“谢谢夸奖。”看好友不想分享自己的变化,陈思雨想,算了,反正两个人还是好朋友就够啦,最近高考给她的打击太大了,还是不要戳破她的伤口了。
两人汇合后,应陈陈的强烈要求,两人先去拍了大头贴。所谓大头贴实际上贴纸和相片的结合体,不过一张邮票差不多大小,可以黏贴在书本上、床头柜、钱包里,是一段时间友情、爱情的必备道具。
认真挑选了想要的背景,两个人各种搞怪,很快就拍好了两版贴纸——两版一模一样的贴纸,两人各拿一份。贴纸上的两人白得可怕,很失真,但看陈陈这么珍惜,钱一文只好慎重地放在了钱包里。
拍好大头贴,陈陈熟门熟路地来到了一家漫画店,问了老板有没有犬夜叉最新的漫画,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这时的漫画书也太多了吧,钱一文看到安达充、高桥留美子、由贵香织里等等漫画家的作品,少年漫画、少女漫画、耽美漫画应有尽有。钱一文努力拉住陈陈想再买一套漫画书的念头,带着她度离开,就算零花钱再多,也没有必要买这么多呀。
市场里还有很多饰品店,各种漂亮的耳钉,造型很受女孩子喜欢,以前的自己也许会想买,但是现在的钱一文觉得,这些耳钉不知道干净吗,带他们,耳朵会容易炎吧。陈陈也没有想买,因为她家里有很多,黄金、白金、白银各个材质都有,做工也精致很多。钱一文不由想留下穷人的泪水。
最后两人买了可爱的零钱包、买了可爱的袜子,吃了两根可爱多,逛街的行程基本完成,打算完成最后的行程——看电影。
暑期档的电影一直是最多的,认真研究了一下,现在上映的有《怪物史莱克》、《哈利波特》、《新警察故事》、《疯狂的石头》……唔,再撇除陈陈看过的电影,好吧,实际上选择不多,钱一文最后选择了《疯狂的石头》,得到了陈陈的认可。
距离开始还有半小时,两人拿着可乐坐在等候区,说着学校里的各种八卦,畅想以后读大学了,你到我学校住,我到你学校住。这时,陈陈用胳膊撞了一下钱一文,示意她去看前面的一对小情侣。小情侣在吵架,女的在哭哭啼啼,“我为了你,高考都没考好,你还这样对我。”男的一脸不耐烦,“我怎么了?你说要看电影,我不是陪你来了吗?”
“那你一天到晚盯着手机干嘛,在和谁短信!是不是施飞飞这个jian人!”
钱一文热闹看得起劲,突然觉得声音有点熟悉,再定睛一看,是钱一心!!!
第14章暑假进行时(6)
“男主角“看上去没有耐心,直接丢下一句,“你又乱说什么,爱看不看,小爷不奉陪了。”
钱一心则拉住他,带着哭音说,“我不提她了还不行吗?我们去看电影吧。”冷哼一声,“男主角”脸色这才缓和下来,和“女主角”和好如初,进场看电影了。
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钱一文缓缓吐出心中的气。本来想当愉快的吃瓜群众,谁知八卦的对象是堂姐,这个瓜吃得有些不自在。
还有一个重大现,这个“男主角”竟然是堂姐未来的老公。今天所见不小心破解了当年钱一文心中的不解之谜。明明听说堂姐结婚对象是一名老师,怎么后来换对象了呢?现在基本有了合理猜测:多年感情舍不得抛弃,初恋毕竟能够战胜一切。啧啧啧,钱一心平时多霸道,对待感情却如此“软”,真让人万万没想到。
陈陈看得专注,最后点评“男的脾气好差”。钱一文尴尬地笑笑,“女的是我姐啦。”“啊——,平时都没听你提前过呢,是你堂姐还是表姐啊?”
“我大伯的女儿,和我们一个年纪。”
“那她脾气应该不错。”陈陈认真猜测。
钱一心脾气好?!作为老钱家的长孙女,地位可不是钱一文能比的。大伯家里条件一般,但加上钱爷爷钱奶奶的贴补,可以从小让她学钢琴、学跳舞、学围棋……各种兴趣爱好都轮了一遍,但总因为她叫苦,又都没有学下去。
小时候,她常常在钱一文面前炫耀这些。钱一文倒也只是羡慕一下,知道家里条件,没有向钱妈妈吵着学这些,两人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
等到小学四五年级,两人的学习成绩有了差距,钱一文的成绩遥遥领先,她看钱一文就非常不顺眼了。具体表现嘛,就是钱一文到她家,她会直接说,你下次别来我家了;或者是在钱奶奶拿零食给钱一文时,把所有零食都抢走。钱奶奶只会宠溺地说,“心心,给妹妹留一点呀。”识相的钱一文当然说,“奶奶,我不吃。”
再后来嘛,钱一文就在学习上更努力一下了,把钱一心的成绩压得死死的。工作方面也是,堂姐大专毕业,又不肯努力工作,最后在一家小公司里做小文员;钱一文的工作没技术含量,但赢在稳定性。往事不堪回,钱一文也无意和陈陈解释太多,主动跳过这个话题,和她聊起其他八卦。
看完《疯狂的石头》,陈爸爸打电话过来了,他是来接宝贝女儿的,真的是“模范爸爸”。陈陈接到电话还撒娇,“爸爸,我可以自己回家的啦,你不用特意来接我。”陈爸爸就回答,已经在广场那边的停车场了,让两人快点过去。
陈陈一上车就对着陈爸爸一阵埋怨,陈爸爸好脾气地笑笑,对着钱一文说,“文文,你们大学在一个地方,以后要互相照顾,你要帮叔叔看着陈陈,她有时就会闯祸。”换来陈陈的一阵撒娇。车上,都是陈陈的声音,一会儿对陈爸爸说,“今天电影好好看,里面有一个长得丑的演员演技不错……”一会儿对钱一文说,“我们下次再去看电影……”
到家,钱妈妈还没有回家。最近因为房子的事情,她东奔西跑,休息天都不得闲。有点心疼钱妈妈,钱一文决定去买点熟食,再煮个面条。暗想,以后要学着做菜,至少不要让钱妈妈一个人忙。
等钱妈妈到家后,现餐桌上有素鸡、夫妻肺片、干丝、凉面,钱一文则在看电视,她心里很是舒爽,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饭桌上,钱一文告诉钱妈妈在电影院看到的一幕,当然不是全部,只是说看到堂姐和男同学一起看电影,两人应该是在谈朋友。
钱妈妈想到钱一心的成绩,比模拟考低很多,不会是因为谈朋友吧;又疑惑地打量了女儿,要不是知道文文答题卡涂错了,也要怀疑她是不是谈朋友了。
钱一文完全没有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就是想和妈妈分享这件事,谁知被钱妈妈拉着谈了很久的情感话题。比如到了大学,遇到喜欢的男同学是正常的,但是谈朋友要慎重;女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大学里要以学习为主等等。有时钱妈妈还会“以案说法”,用身边的例子来讲述情感的问题。钱一文觉得以后她可以开副业,做情感类节目的导师。
被钱妈妈狂轰滥炸了两天,钱一文实在有点吃不消了,还好周一到了,又到了去“晴天市”兼职的时间。
因为大学是9月1o号报到,所以她和舅舅商量好了,兼职时间就到8月31日,有始有终。
现在的“晴天市”已经大变样了,入门左手边是收银台,收银台除了烟酒,还有关东煮、包子、茶叶蛋等简便食品;右手边是一排座位,一个大冰箱,还有一个货架,货架上是面包、方便面等物品。内部的其他货架井然有序,每个货架装得很满,但是顾客想要的基本都能找到。
市里的人员情况呢,李舅舅另外找了两名全职,加上金阿姨(全职)、小米(兼职),钱一文(暂时的兼职),李舅舅(送货的),人力较为充足。后期等钱一文上大学,李舅舅说观察市现状,是否再招一个员工,他还笑着说,总让老板送货很辛苦。
对于未来,钱一文和李舅舅探讨过了,如果这家市走上正轨,另一家市也要进行改革,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慢慢扩张,做成连锁。
站在收银台,钱一文基本整个早上都没有闲下来,既要接外卖的电话,还要收银,有时还要给顾客装关东煮。虽然为舅舅家生意兴隆感到高兴,但是又暗自期盼,顾客可以少一点点的。
中午,总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中饭是钱妈妈提前准备好的,自从市有了微波炉,钱一文就开始带饭了,早上放在冰箱,非常方便。
当钱一文埋头吃饭时,耳边传来“给我一份关东煮。”的要求,默默放下饭盒,忍住心里的忧伤,钱一文准备戴上口罩时,抬头一看,堂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