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一掌江山 > 第 5 章(第1页)

第 5 章(第1页)

第5章

皇帝透露出想习武的心思,不出一刻钟便按着她的要求找来了擅使长刀的武安。她乃现任禁卫统领,一手家传绝学力压当世武将。也正因她位高权重,方能在一衆武将中夺走这个美差。

武安作为禁卫首领,身形颀长,面容俊逸,但鼓囊囊的臂膀一眼便可看出她不是酒囊饭袋。她心思缜密,虽搞不懂陛下为何点名要学长刀,但她也只当陛下心血来潮。左右这是件好事,她是先帝提拔上来的,如今改朝换代,她早就该在陛下跟前露脸了。

“臣武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承刚换上利于活动的便服到了演武场,就见武安过来请安。她笑道:“爱卿不必多礼,演武场上只分师徒。”

她并未解释,武安也没有多问,见陛下准备好了就带着陈承热身。只是看着陈承的动作,她有些疑惑地发现陛下热身的动作很是准确,并不像第一次接触武学。但想到陛下许是学过一段时间,便未曾多想。

陈承并没有在意武安的想法,只一板一眼做着热身动作。这副身体养尊处优,只做了几个动作便有些受不住,让一心强身健体的陈承皱了皱眉头。

武安见她的身体确实有些跟不上,即便能做出动作也只是花架子,便为她调整了方式。又在一旁小心护持,生怕陈承不小心伤了自己。她见陈承额头上已冒了许多汗,不由担心陛下今日练过之後便不想再来,届时她这个武师傅也就剩个名头了。

谁料陈承练足半个时辰後,方才接过宫人手中的汗巾,停了动作擦拭面颊及颈部的汉水。

武安见状便道:“陛下,习武须循序渐进,今日已经差不多了。陛下这些日子可适当多进食强身健体,明日至之後两月间,须活动筋骨,以练习基础的武学招式为主。待陛下熟悉後,臣便教习长刀。”

陈承一边擦着汗水,顺手将另一块儿汗巾扔到武安怀里,笑道:“就依爱卿所言。爱卿也累了,下去擦擦汗歇歇。”

末世之中最大危机是丧尸,除了最开始的混乱时间比较黑暗,在重建秩序之後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不能当独狼。所以陈承得以跟着武馆的师傅学武,练了一手长刀。只是她没想到队友会对她下手,仓促之间没有防备才遭了暗算。

但如今在扬朝高床软枕丶锦衣玉食,比在末世时好了不止一倍,陈承便也没再记恨他们。毕竟再记恨也没用,她见不到那些仇人,也不可能放弃在扬朝的生活回到末世。

若能摸清楚原着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影响,就更好了。

思及此处,陈承自觉生命来之不易,当得好生珍惜。她道:“秋月,太医院中可有擅长养生之道的太医?”

秋月忙道:“陛下,陆院判祖上便有长寿之名,陆家老大人如今八十有六,尚且鹤发童颜。”

昨日陛下忽然昏厥,他便早已将太医院的底细查清楚,陛下不提他也会让陆院判为陛下调养身体。

陈承有些惊异地看了秋月一眼,心道不愧是能打败无数人成为自己贴身宫人的人。她道:“午後让陆院判过来。”

原本在外侧候着的秋实听了宫人传话,连忙上前禀告道:“陛下,丞相有要事禀报,现在御书房外候着。”

“让丞相先回去,等朕沐浴更衣後再见她。”

秋月闻言连忙服侍陈承上辇,一路将御辇擡到朝阳殿侧殿。此处正是陛下御用汤泉,所用泉水尽皆是山上引下的山泉水,派了宫人日夜烧火,一旦用过便要全部换过。

陈承看着眼前冒着热气的汤泉眼前一亮,汤泉四周皆有白玉凤鸟雕塑,从鸟喙中喷出汤泉。面前又做了渐向下的台阶,隐没在雾气中。她啧啧称奇,暗道从前总觉得古代皇帝不如现代人生活好,现在一看倒也不尽然。

泼天的富贵,如花的美人,极致的物欲享受,一切一切都能颠覆她的认知。

丞相得知陛下沐浴後才召见她也不恼,昨日贵君受宠的消息早有好事者传给她。儿子受宠,便有机会诞下女嗣,她们丞相府的地位就越稳固。

御书房就在寝殿前,陈承沐浴之後缓缓行至御书房,丞相已然在门前候着。见她从外面踱步而来,忙上前请安:“见过陛下。”

陈承虚扶一下,笑道:“爱卿请起吧,进去说。一大早就过来是何要事?”

君臣二人坐下,丞相才道:“啓禀陛下,祖制登基後应开恩科,礼部尚书今日呈上奏折拟定章程,请陛下过目。”

记忆中先皇去世正逢春闱,确实少了一届科考。陈承便道:“书生们日日寒窗苦读,却因皇家事耽搁了科考,朕也心怀愧疚。往日进士取多少,此次恩科多加三一,今年秋闱也按此例,如何?”

丞相闻言思量,读书人日日苦读就等春闱,却被先皇逝世耽搁了。如今扩招三分之一的人选也不算出格,反正年前皇二娘子造反连累了一大批官员,正巧有地方塞进去。

“陛下英明。她们日日苦读只为有朝一日报效朝廷,如今陛下广开恩科,天下读书人必定感恩戴德,日後对朝廷必将尽心竭力。”

陈承微微颔首,又道:“听闻贡院环境太过艰苦,着工部在科考前修整贡院。考棚不可漏水丶漏风,临近登东不可安排考棚。”

“是,”丞相笑道,“陛下仁德,天下人感激涕零。”

如今天下太平,国库也不缺这点银子。陛下如今正该施恩天下,好彰显天家气度。

正说话间,几个舍人将整理好的奏折送来,行礼後又迅速离开。陈承便道:“爱卿莫走,朕先前不曾接触政事,还要爱卿指点。”

“陛下言重了,”丞相忙道,“臣有辅政之责,理当如此。”

陈承虽有记忆,但奈何三皇女也很少接触政事,同样两眼一抹黑。登基月馀,也只是匆匆看过一遍後,按着丞相的意见写下朱批。

她翻开奏折,见正是礼部尚书的折子,忽略一大段的长篇大论後才看到重点,用朱笔批下“准,今年春闱丶秋闱皆增三一”後才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古人习字已成习惯。这身体的肌肉记忆能让她写字与原主几近一样,唯有笔锋处略有差别。不过这也可用自己习武搪塞过去,不至于惹人怀疑。

丞相立于一旁,见朱批并不曾起疑。所幸需要送到自己跟前的奏折不多,也不算大事,三言两语便能批改完毕。丞相也全然以陈承的意见为主,除非有瑕才进言。

陈承一边看着奏折,心中暗道丞相似是向着自己,果然多了一层裙带关系便大不一样。贵君一日不生女,丞相便不会生出异心。

她见奏折已经没了,便将朱笔暂且搁置,似是无意般道:“爱卿,皇姐那边……”

回想起夺嫡之争,陈承也有些不可思议,无她,这个皇位简直像原主捡来的一样。

皇长女最为得宠,皇次女文武兼备,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偏偏在围猎时皇长女不慎受伤,勉强撑了月馀就逝世。皇长女逝世後先皇追查,这才发现里面有皇次女的手笔。先皇被气得旧疾复发,怒而圈禁皇次女,自己这个皇三女就顺理成章成为太女。

丞相听陈承问及二娘子眉头一跳,谨慎道:“二娘子在宗人府中,听闻近来极少言语。只是先帝驾崩前曾言要赐死二娘子,臣等亦拿不定主意,还请陛下示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