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掌尊百度百科 > 第 17 章(第1页)

第 17 章(第1页)

第17章

今日若非陛下提及江南,流露出些许想要整顿的心思,丞相是绝不可能说出此事。修整堤坝是好事,但撺掇着陛下刚登基就征徭役,就怕民间会一片哗然。左右也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拖延两年也不打紧。

陈承想了想,不由庆幸自己驳回了选秀的提议。不然大操大办起来,国库的银子定然撑不住,更别提修堤坝这样劳民伤财的事了。

她回忆着穿越文里常用的“以工代赈”,说道:“事关江南粮库,不可疏忽大意。让工部先派人去摸清那几座堤坝的情况,拟个折子上来,将所需民工丶银两丶材料等一应列齐,再行商议。”

“这……”丞相自是明白陈承言下之意,“陛下,这于您名声有损,请陛下三思而後行。如今江南已然稳定,不如过上数年再……”

话未说完,陈承便道:“先让工部去查访一番,探明情况,这些日後再说。”

毕竟还是要看国库银钱能否支撑,不必现在就急着下决定。

丞相见陈承如此坚决,倒也不好再驳斥,领命後连忙离开。陈承则是将奏折批完後,才悠悠然享用起午膳来,吃了一小盅药膳补汤。

陆院判确实有两把刷子,吃了月馀药膳,确实能感到身体强壮许多。再加上如今早起晨练,已然不像自己刚重生时的模样。

吃了八分饱後,陈承方问道:“长安宫最近如何?”

秋月一直盯着後宫的动静,见陈承来问,连忙道:“陛下,长安宫近来风平浪静,也不见王太侍与贵君来往。”

陈承淡淡点头,示意宫人们继续监视。她不觉得王明月会放弃搞事,尤其二皇女是他的官配。

且不提宫中如何为新添了一位侍君议论纷纷,云家接到圣旨却是喜忧掺半。喜得是云熹一入宫便是三品昭仪,更是赐住雅贤宫,这可是後宫里独一份的恩宠。忧得是後宫中王明月根基深厚,怕他被有些阴阳怪气的贵君打压。

唯有云熹满心欢喜,心中暗暗激励自己要保护好表姐,压下王明月的嚣张气焰。他前世也当真是昏了头,不愿入宫,只寻了位书生订下婚约。如今再想,嫁给谁都是嫁,还不如嫁给世间最有权势的女子,能庇佑他的家人。

何况表姐念着舅舅,对他总不至于太差。

因着婚期将近,礼部的官员们并未给云熹太多适应的时间,而是马上让尚仪司的官男子教导云熹宫中礼仪,又要尚珍司的官男子为其量体裁衣,制作吉服。皇家纳侍自不会像娶君後那般隆重,只是三品昭仪乃高位侍君,亦有一番仪式。

云熹入宫一事有礼部操持,陈承忙于政事并未过问。她近来批完奏折後都会宣几位大臣入御书房,或是询问政事,或是关心近况,让不少受到宣召的大臣颇感疑惑。

陛下亲和宽厚是好事,但未免太过奇怪了。她似乎是按六部及各衙门分别宣召,无论官职大小随机宣召。

她们也知出孝後陛下会有一番动作,培育班底,提拔自己人。只是历来新帝都是直接开始,几乎没有谁会宣召一些微末小官。

但能在陛下面前露面是好事,她们也都暗自期待,冥思苦想有何良策丶谏言,希望能让借此陛下记住她们,如晋安阳一样成为天女近臣。

她们所料不错,陈承确实是希望从官员中挑出可用之人。原着还是太过局限,除了围绕王明月的一些人际关系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有用的东西。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几乎无法将手下的官员和记忆中的人对号入座,只好用了笨方法。一来能大致清楚自己手下有哪些人,二来也能通过策问发掘可造之材。

虽有原主的记忆,但陈承早已发现她并不能将其融会贯通。很多女尊国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事,她往往需要别人提及才能想起,还要控制住表情不能流露出任何诧异之色。

幸而皇室规矩大,不可随意说些怪力乱神之事,不然她身边伺候的人怕是早就起疑了。

陈承及时刹住胡乱飘荡的思绪,将手下的臣子们捋了一遍。

京城作为大扬首都,只京官就有二千馀人,陈承也只见了百馀人。几乎各部各司都挑了一两个,听她们汇报工作,初步了解一番各部情况。

好在这些官员素质尚可,至少一眼扫过去都是五官端正丶出口成章的儒生,并未发现有科举舞弊的苗头。只是言必称百姓,拐弯抹角劝自己施行仁政。

至于外放为官的,大大小小更是四万馀人,陈承只批各省的请安折子都来不及,更别提熟悉那些小官的姓名来历。不过抽查户部的税收,倒也不曾有大问题,想来即便贪墨银两,也不至于半件人事不干。

正出神间,秋月通传道:“陛下,李尚书和赵尚官求见。”

李尚书乃礼部尚书李三酿,赵尚官……陈承回忆一番,这是先君後的陪嫁侍从,在先君後时就奉命执掌六尚司。自己登基後,不知为何贵君不曾将他换掉,仍是他来充任六尚官。论理贵君是该借着代掌後宫的便利提拔自己人才是。

此二人凑到一处去,陈承猜测许是来汇报云熹入宫一事。

她们二人入殿後,李尚书便道:“啓禀陛下,明日便是黄道吉日,一切仪礼皆已完备,臣奏请迎昭仪入宫。”

陈承想到堪称国色的云熹心中一动,距离自己下旨是有月馀了。没想到礼部效率这麽高,她笑道:“如此甚好。昭仪乃朕之表弟,身份贵重,不可轻慢。明日迎昭仪入宫,叫他不必去拜见贵君,在雅贤宫等朕便是。”

说完又看向赵尚官,询问道:“赵卿,昭仪的住处丶摆件丶衣物丶首饰可都准备好了?”

赵尚官闻言连忙道:“陛下,雅贤宫一切都已经预备齐全,只等昭仪入宫。”

他自知与陛下和贵君都没什麽情分,幸而自己也不曾得罪陛下生父,如今对陈承吩咐下来的事极为上心。他年纪也不算小,只盼着能在宫里安安稳稳待着,对着诸位侍君都不敢怠慢。更别提云昭仪入宫便是三品,他讨好尚来不及,怎敢得罪他。

陈承闻言自是高兴。表弟是个活泼性子,有他在身边,自己也许会更好过些。更何况他与自己利益捆绑在一处,不会轻易背叛自己,宠起来也更加放心。

李尚书想到自己前去宣旨时见到的云昭仪,心想也怨不得陛下如此迫不及待要迎他入宫。也就自己差几年就要致仕,和承恩伯并无恩怨,不然她定不会甘心看着承恩伯轻轻松松靠着裙带关系就爬上礼部尚书的高位。

陈承本想让她们退下,却忽然想起一事,解下自己腰间的古玉命秋月呈给赵尚官。

“赵卿,今日面见昭仪时将此玉带给他。”

这是她们初见时自己所佩戴的玉佩,当时就见表弟看了这玉佩几眼,想来是喜欢它的古朴素净。

赵尚官自是应下,双手捧着玉佩退下。李尚书见陈承这般重视,心中不由想到宫中的王贵君,垂下的眼眸闪了闪。只是她和丞相关系一般,倒也不至于为丞相鸣不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