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0
好莱坞的电影産业十分成熟,导演在进行商业片的叙事时,一般会围绕主角的成长和经历去拍摄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格斯-范桑特在筹拍《心灵捕手》时,首先也是如此考虑的。
清洁工威尔从自暴自弃丶甘愿埋没自己的才华。
在教授丶女友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才一步步走出往日的沼泽与黑暗,走出破落贫瘠的街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但随着拍摄的逐渐进行,格斯-范桑特决定将影片的重点从故事情节中转移出来,放在故事的节奏和结构,以及威尔的心理变化上。
夕阳染上天幕时,波士顿南区的一家酒吧正在有条不紊地布置拍摄场景。
正是在这里,在酒吧对面的一张高脚桌上,影片中的威尔与他的哈佛女友初次相识。
这是格斯-范桑特一个月前采风时决定下来的拍摄地点。
那天不凑巧下起了一阵小雨,他穿过南波士顿区时,被街道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所吸引。
这是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酒馆,门口的木牌已经尽显陈旧,但这并不影响操着典型波士顿口音的顾客们喝酒谈天丶放松畅饮。
格斯-范桑特在走进这家酒馆的那刻,当即决定将其中一个场景定在此处。
在他眼里,波士顿自带的气场——最平凡的日常往往能唤起影迷的共鸣。
格斯-范桑特刚和几位主演沟通完待会儿要拍的这场戏,转头看向正在和副导演了解剧组情况的琳赛和瑞凡。
“我一直没有问过,你为什麽会挑中这个剧本?”
格斯-范桑特这句话是对琳赛说的。
在格斯-范桑特看来,这个剧本确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简单来说,在英雄主义和罗曼蒂克情节盛行的好莱坞,《心灵捕手》让他觉得眼前一亮。
但对于寻求转型的琳赛而言,这又不一样了。
初当制片人,选择一个比较保守的投资项目是大多数好莱坞演员转型的第一步。
比如作为有名气的主演,以片酬换取制片人的权利,又或者和大的影视公司合作——汤姆-克鲁斯和茱莉亚-罗伯茨都是如此。
但是琳赛选择了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编剧。
“well”,琳赛眨了眨眼睛,“你想听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显然,我对于非正式的理由更感兴趣,那就先说。。。。…正式一些的吧。”
范桑特打趣起来。
“好莱坞需要这样一部电影,从剧本的质量来看,我确信只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它不会被埋没。”
琳赛说的很简单,她相信这位有着丰富行业经验的名导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好吧”,范桑特并不意外。
“那麽,非正式的理由呢?”
“这可太多了。”
琳赛状作苦恼。
“比如,当制片人可比当卡梅隆导演的女主角轻松不少。”
这话一出,范桑特不由得大声笑起来。
耗资庞大,耗时长久的《泰坦尼克号》自从剧本诞生之初,就一直是好莱坞的热门话题,更别提拍摄过程中屡屡上报的惊险事件。
瑞凡搂了搂女友的腰。
“显然,我们更喜欢下船後的生活。”
瑞凡当初投资琳赛所说的这个项目时,完全没有考虑剧本本身的质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