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子有很多事情都是吩咐他去做的。”胤禛回道,“这人确实是太子心腹中的心腹。”
玉录玳就说道:“太子先後失去索额图和佟国维,显现颓势,如今朝臣又都在观望。”
“他很需要有人在皇上面前帮他美言,重新在皇上心中建立好形象。”
玉录玳微微一笑,补充道:“那几位皇上常常念叨的尤甚。”
胤禛闻言却是皱起了眉头。
“怎麽了?”玉录玳忙问。
胤禛摇头,想了想还是说道:“额娘,儿子收到消息,如今被皇上交口称赞的考生……”
“身份有问题?”玉录玳问道。
胤禛压低声音说道:“他的那篇策论怕是出自旁人之手。”
“科举舞弊!”玉录玳低呼一声,捂住嘴,竟然就是今年吗?
凌普胆大包天!
太子如今这局势,他竟然也敢将手伸向科举!
胤禛神色凝重点头:“这事若是被爆出来,那些真正通过努力出头的考生必然受到牵连。”
所以,他一直没有揭露此事。
舞弊之人该死,但被牵连入罪的人无辜!
也是他最近将心神都放在了南北二区重建事宜上,想起来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晚了。
“额娘,那些枉法的人该死,但那些无辜被牵连的学子实在可惜了。”
玉录玳点头:“是啊,十年寒窗才换来改换门庭的机会呢!”
她问道:“凌普具体做了什麽?”
胤禛答道:“如额娘所说太子如今很需要有自己人在皇阿玛身边。”
而如今朝臣都在观望,且皇阿玛对原本拥趸太子的朝臣也多有冷落。
太子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就把主意打到了新任官员身上。
既然老的那帮臣子不成了,那他就自己扶起一帮新官员来。
早些年江南巡讲,他在江南学子心中就有很高的威望,他也在索额图的指点下留了人在江南。
学子们在入京科考前有很多场谈论经诗古籍的宴会。
太子的人就会筛选一批最有可能入康熙眼的人才出来。
巧了,惊艳了康熙的“河工民生篇”正是出自其中一位学子之手。
这人在宴会中也说起过自己对河工的看法,太子的人都知道皇上年後很大可能会下江南考察河工,寻求治理黄河水患的方法。
这人不出意外必定会受康熙重视。
这样的人自然就是招揽的重点了。
可这人吧,性子有些清冷执拗,他直言自己只效忠康熙,言语中还隐隐有说太子还名不正言不顺,行事太过急切的意思。
太子如今的情况能听人说这个?
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子这样说他?
“可这人又实在是个难得的治水人才,更是能让皇阿玛一眼就看到t的存在,太子到底也舍不得就这样把人除了。”
那怎麽办呢?
这样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出来的啊?
没事的,换个署名就能解决了的。
“怕皇阿玛殿试的时候会发现端倪,太子找的替代之人是那学子的好友。”
那好友对他的论点十分清楚,且本身能力也不差,应付殿试绰绰有馀的。
玉录玳说道:“若是这样,太子此计必成啊。”这就不好办了。
就像胤禛说的那样,若是曝光了太子所作所为,固然可以让太子受到惩罚,但其他无辜被牵连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事得好好思量筹谋一番,既将影响降到最低,又能让太子付出代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