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名门世家,家大业大,大事小事都多。
罗艽在阁中随意逛了逛。
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所覆领域衆多。她却都没怎麽感兴趣。
唯独到了一间简陋铺旁,瞧见上面杂乱无章地堆着几箩筐的碎石,罗艽眼睛蓦地亮起来。
上一世她也有喜好,比如收集渲染失败的彩纸,或粗糙的原石。
思及此处,罗艽忽而微微愣住。
渲染失败的彩纸?
是了。她想到,从前在三清山,自己也曾爱好做河灯。
彼时的叶青洲对这些喜好嗤之以鼻,并不怎麽待见。
“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不如来与我练剑。”
这是她原话。
可琉璃幻境中,那满河漂着的阵眼河灯……
罗艽心下冷笑:哼哼,叶青洲,那可是一千馀盏!这总不能说是心血来潮吧?
毕竟在三清山时,罗艽自己都没做过这麽多丶这麽精细的河灯。
而罗艽对河灯的兴趣来也快去也快,在发觉粗糙的原石比彩纸更好收集以後,她欢欢喜喜‘移情别恋’了。
起初,三清道人以为这点儿收集癖带些赌石的性质,便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诫。但罗艽知道,自己这喜好与赌石才没什麽关系。
小时围炉听书,听过一篇《核舟记》,才对雕刻有了兴趣。
可单是雕刻又太过无趣,罗艽便想到将其与练剑合二为一。
她用剑风刻石。
——毕竟师娘常说,良好的剑术不该只是尖锐,应当有张有弛丶有虚有实丶有来有往。
比如将半掌大的碎石放在半尺外,拿剑锋指向它,倘若要它纹丝不动,该是什麽力度?要它猛然爆裂,该是什麽力度?要它循风後退半尺却又毫发无伤,又该是什麽力度?
或者要它被削去半个脑袋丶被断掉零散的边角,又该是什麽力度?
人人各不同,这些问题也没有确切答案。
罗艽总是自己操练,寻求答案。
犹记前世下山前,她已能做到将嶙峋的碎石宰得浑圆,再在上面刻一个小小的‘艽’字,而不使其偏离原处分毫。
前世,三清山後院,她的石头堆得像一座小山。
那都是不觉剑剑主罗某勤学苦练的证明!——想到那座小山,想到自己通红的虎口,罗艽含泪心道。
而事实上,这一世,罗艽也早就觉得和风仪门那些新生学子练剑没什麽意思,也曾想过重操旧业,对着石头练习剑风收放。
可此时她只有木剑,剑风过于温柔,对着寻常的硬石头,实在刻不出什麽花样。
但现在不一样了。
林氏的当铺中,看着柜中层层叠叠的碎石,罗艽可谓喜上眉梢。
‘这个,这个,还有那个,’她对着筐子指指点点,心下无声呐喊,‘全都是雪里石啊!’
雪里石,底部晶体淡淡,如同积雪,顶端又附着褐色石痂,如同雪雾,方得此名。
其本质,只是铁匠铸炼铁器时的废石。
由于淬火又浸冰,石体被全然全然损毁,表面坚硬,里内全软如流沙,做石头不够格,锻造也无用。
都是铸锻里的废材,地位与垃圾等同。
却是罗艽的心头好。
这石头里内柔软,和她那把木剑正是合衬;倘若雕出不满意的模样,放进烈火炙烤半刻钟,便又成了原先那副软塌塌的模样。
细细挑拣着筐里的雪里石,罗艽心花怒放。
手里捧了十三四个,筐子被翻到了底。罗艽本要打住,却见柜顶,又有一块巴掌大的雪里石。
罗艽两眼放光。
这块雪里石又大又饱满,一定……
可才伸手探去,便与另一只手撞在一起。
那只手冰冰凉凉,纤白修长,端的是玉骨冰肌。
与罗艽相触时,那手的主人也是一愣,甚至後退几步。
罗艽擡眼望过去。
那人比罗艽高出半个头,金丝履丶白狐帽,仙鹤裘衣梅枝氅,一身雪白,捂得严严实实,发丝儿都不露。
只在宽大的帽子下露出小半张漂亮的脸。薄唇苍白而无血色,显得病弱非常。
别人可能看几眼就过,也不会多有驻足,可罗艽当然认得出来者是谁。
叶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