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碎玉阶
18
随着太和殿太监的三声鸣鞭,外面站着的朝臣们,也依序进入太和殿里。
许是沈昭临今日早上听的那些言论,少年心性终究有些不服气的。
他气嘟嘟的像只踌躇满志的小狮子“咚咚咚”的跑上了太和殿的汉白玉长阶,然後抱着手臂等在离大殿门口最近的位置,想着等到他的队列的时候,他必然要第一个跑进去。
哼!让你们小瞧我呢!
沈昭临心里满是不服气。
这时,一个穿着从四品官府,身染一身佛香的身影,那自然是沈昭景。
沈昭景手握着念珠,一脸清风朗月与世无争的表情,见的沈昭临急乎乎的模样,含着笑意问道。
“七弟,今日发生了何事,这般急色,不如说与为兄听听?”
“五皇兄好,我丶我没事……只是第一次参加朝议有些新奇罢了!”
沈昭临看着沈昭景,脑袋里不自觉划过沈知微当年与他讲的话,莫要和沈昭景说太多事情,可……五皇兄看起来也不是坏人啊,又爱念佛,平日里也是清清静静的,阿姐必然是多虑了!
沈昭景看着沈昭临,若有所思了片刻,眼中的笑意更加浓了一些。
“那是那是,我比你大些,早些日子没领职的时候,就得父皇恩准来过朝议看看,你看,这便是天下儿郎十年苦读,最梦寐以求的地方,也是好儿郎建功立业之地!”
“那是自然!我也想建功……不是,为父皇分忧,让父皇母後,还有阿姐为我骄傲呢!”
沈昭临一听眼睛立马亮起,他不知道为什麽沈昭景一下子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但这一刻,沈昭临觉得沈昭景便是最懂他的人,巴不得立刻想把心里想的事情和沈昭景分享了去。
沈昭景不急不徐,也没继续问,继续清雅与世无争的笑着,讲手里的长柄玉扇举过嘴边,掩住了笑意。
饵已经下好了,钓鱼嘛,总不能急于一时。
——
朝堂上,马上冬雪消融,最重要的就是初春水利的问题。
但修建水渠灌溉也好丶易洪涝的地方修建堤坝防洪也好,总饶不过一个字就是钱。
可当嘉和帝打算问的时候,他打眼一瞧,朝臣里居然少了一个人户部尚书——卢麟。
“卢尚书这是……”
嘉和帝刚问出口。
沈昭景便站出队列,合手作揖道。
“秉父皇,刚才儿臣得信,卢尚书昨夜醉酒失足落于水里,等捞上来的时候已经……唉,所以刚才户部列位同侪们,让儿臣暂时代卢尚书汇报一下今年的财情,擅作主张,请父皇恕罪。”
“唉,这岂能怪你,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罢了,等下了朝,朕立刻派人去卢尚书家慰问了去……好了,景儿,既然如此,户部列位臣工举荐你,朕像听听你到底有什麽建议?”
嘉和帝听罢,面色如常,好似没什麽表情,只是歪了一下头,目光深邃的看向沈昭景。
“是,儿臣以为,现春税入库在即,各地水利都等着这批银子呢。当遣钦差分赴各地督办税银,分批押解入京。如此既可减轻户部压力,又能防止……”
“准了,着户部推举,吏部即刻拟定人选。”
接下来的议事,便是朝议流程了,很快各地运送税银的武官便定了人。
可到了江淮,衆臣却迟迟议不出个结果来。
这也难怪,江淮地区向来是一国银税要地,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点经验人脉的官儿,哪个想把这事儿揽在身上去。
“怎麽?不说话了?哑巴了?”
看着下面的群臣那麽为难模样,嘉和帝皱紧了眉头。
吏部侍郎期期艾艾半天才吐出一句。
“江淮税制复杂,历年积弊甚多,需老成持重之人……”
“积弊甚多?朕看你们是怕得罪人,畏难不敢上罢了,江淮地区税务本就是一国重器,如此犹疑不决,天下百姓可能指望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