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铁匠与豆腐娘的故事简介50字 > 第75章(第1页)

第75章(第1页)

他走后,小院里刚刚还显得悲痛万分的一家人各个神色自若,孟母说:“孟三,这个事你看着办,和你二哥二嫂也说一声。”

二嫂嘴巴厉害,有她在场面上吃不了亏。

孟驰坚点点头:“嗯,知道的。”

此事与二哥家的一说,二嫂连连冷笑:“平常挂在嘴边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会儿现她爹一个铜板的钱都没留下,更别说什么田产地契,倒是想起阿绵来了!”

这白事就算阿绵出钱,她也不能当主丧人,只能以“客亲”身份去参加。

到时候摔盆抱灵牌的,也是族内晚辈的男子代行,女儿只能在队伍后方哭丧,不能在前列的。不仅如此,葬礼结束后,女儿也不参与祠堂祭祖。

世道如此,就算这样,若父母双亡,只剩女子的家里甚至不得不“卖身葬父”,否则是极大的不孝!连带着夫家所有人的名声都会臭了!

二嫂摸了摸肚子笑了:“我们家都是孝顺的了,阿绵也是大孝女啊,当然是要回村奔丧的。孟三,到时候我再叫上我娘家的兄弟和姐妹,大家伙儿的,一块去。”

她做这些事也不是全无私心的,到底虎子还在铁匠铺里呢,瞧着吃得也还行,人也能跟着学点铁匠的本事,耳濡目染;二来名声这个东西,你不让东风压倒西风,就要叫西风压倒东风,日后他们的小娃娃们日后还要成亲的。

而且阿绵自来到孟家,一直很知礼乖巧,不计较琐事,与她关系还行。

不就是孝么?

孝,都孝点好啊!

孟驰坚听话是听音的,知道陆家兴话里话外的“欠条”、“白事”钱是什么用心,因而与孟二和二嫂细细布置起应对之法。

反而是当事人阿绵,有些游离在外。

她在墙头看到了几朵杜鹃,有红、粉两色,花色甜美,在微风中摇曳着,美不胜收。简直叫人移不开眼睛呢!

活着真好。

第128章葬礼(二)

商量一番后,二嫂从木柜里拿出一盒胭脂,用小拇指擦取了些,在阿绵的脸上一阵摆弄。

“阿绵你好像都不怎么哭的。”

孟驰坚看着不一会儿阿绵的眼圈红通通的,仿佛哭狠了似的,“也不是,她有时候会流眼泪……咳,但是跟旁人不太一样的。”

旁人哭是眼睛闭紧,嘴巴哇哇哇的。

阿绵是睁着眼睛,就好像不会哭似的,一边儿有些困惑的神情,一边掉泪珠。

阿绵说:“我只有真的想哭的时候才会哭。”

二嫂把她的髻拆乱,接着让阿绵换了一身素衣,与孟驰坚一块儿去书院告丧假。

不少人都看到了阿绵为父悲痛、伤心欲绝的模样。旺旺见阿绵如此难过,赶忙上前宽慰了一番,说到时候自己会和家人们一块儿去吊丧。

阿绵猛地想到什么,硬生生控制住向上的嘴角,继续装作“木头人”的样子。

“对了,等你回来,就要调到旁边的学斋去了,上次月试你考了甲等。书院里原本都在议论,你若是不愿去大学斋,也要和夫子说一声。”

“嗯。明日你来我家,帮我分些东西。”阿绵悄声道。

阿绵走的时候路过窗边,看到季衡之在翻阅着一本书,自洲城回来后他就一反常态,如今也不在书院中四处挑事了。

尽管他刻苦念书,这回依旧只考了丙等。

两人回到自己家,院门一关,孟驰坚看着这样的阿绵实在是感到眼睛很难受,便用温水浸了帕子,将阿绵的脸重新擦干净,黑梳整齐,他手很灵巧,平日里草鞋竹筐都会编,这些头也不在话下,没多久就盘好了。

阿绵不理会他做什么,拿出纸笔,皱着小脸边想边写着什么。

若是感觉写得不对,就用毛笔重重地划去,如此反复思索良久,终于写了一段话出来。

孟婧好奇地凑过来看,逐字念道:“告乡邻书……先父陆……这个念什么?哦哦,先父陆翁,离世数月前曾道,他一生被酒所误,悔之晚矣。望女代父行善,以‘孝面’谢乡邻,戒此恶业。每售一碗,捐一文与青山庙宇中,以此为父积福……”

“阿绵,你、你要去白事上卖面啊?!”孟婧瞠目结舌。

阿绵严肃道:“这可不是卖面,这是我爹最后的遗愿。”

——谁能想到送她去书院,她不但学会了识字,还学会了唬人!

她跑进房间,左看右看抱出一个饰盒,觉得实在太小了,跑去找万能的某人:“我想要一个大一点的木盒子,上面开一个口,底部可以打开的那种。”

“用竹子编一个成么?”

“嗯嗯。”

说完跑走了。

孟婧放下那张纸,看到自家三哥抓住阿绵,像是与狸奴玩耍那般,埋在阿绵的肩头乱吸一通,似乎很是得趣,直到阿绵抗议才把人放下。孟驰坚总说阿绵身上有花花草草的味道,然而大家明明都用得是一样的澡豆,怎么可能会不一样呢?

这个刚刚长大的小少女最近和从前不一样了,脑袋中冒出了许多从前从未有过的念头:她日后要找怎样的夫君呢?若是像阿绵一样,老是处处被管束着,她也是不愿的。

不过,她的烦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此时间只要两家的长辈商量好,不少夫妇是盲婚哑嫁,直到新婚夜才见到彼此的也屡见不鲜。

阿绵将《告乡邻书》誊抄了三四十张,隔日拿了一些交给旺旺在书院分,两人商量了一番要张贴在城中何处。

又如何如何宣扬开来。

孝,其实是很卷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