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她,与邻居们聊起天说起此事,是很骄傲的。
他们那片查得严格,家家户户只能生一个孩子,她中了头奖,第一胎就是儿子。
就这么着儿子长大了,结婚了,在餐桌上自然而然也是将鸡腿分给儿子、孙子。
刘大娘觉得自己根本这一辈子也不喜欢吃鸡腿,况且给孩子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她看着阿绵这副样子(据她所知阿绵成亲到现在都还没小孩,显然已经罪不容诛),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点做妻子的样子都没有。
她的目光太过灼人,孟驰坚察觉到了,扭头看向那处。
刘大娘讪讪一笑,“你给我们送饭来,也辛苦了,你自己也吃啊。”
小婧见她如此,嬉皮笑脸道:“没事,别理他,我哥这人有毛病的,不把我嫂子喂饱他心里就不舒服。”
她童言无忌,阿绵顿时耳朵绯红,赶忙呵斥小鬼头:“胡说八道,吃你的饭”
孟驰坚在她身旁轻笑了声。
阿绵恼羞成怒,张牙舞爪,“你……你去煎糍粑,不许站在这里。”
这在刘大娘看来,简直是阿绵嚣张跋扈的证据——当着外人的面都如此,在家中岂不是拳打小姑子、脚踢婆婆,让全家人围着她转?
她这老公也真是的,白长了这么高大的个子。
孟驰坚接替了旺旺,在一边专门煎糍粑,旺旺则是烫菜。阿绵吃完洗了洗手,也赶忙去收银。
刘大娘继续跑堂,但颇有些心不在焉:老天爷总是不眷顾像她这样的好人,叫她吃了一辈子的苦,也不知是为什么……
“阿绵,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没食材了。”旺旺提醒道。
“不会吧?就卖完了?我足足准备了原本三天的料!”
花灯在夜空中无比璀璨,与豆花摊上的众人却是无关。阿绵望着川流不息的街道,懊恼着:“早知道就再多备一天的了。”
豆腐这个东西又没法现做,逛完花灯的人们携老带幼,晚食这会儿早也消化得差不多了,每家食馆小摊门口都是一堆人。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豆花饭售罄,这叫排着队的人们大失所望,“等这么老半天了!”
“你那桌案上不还有点菜吗?”
阿绵硬着头皮喊:“没有豆花的豆花饭,就只有些豆芽、豆皮,两文钱一碗,没货啦!要吃的就进来!”
不一会儿功夫,配菜也卖完了。
这下整个小摊上,只有糍粑还有得卖,孟驰坚气定神闲,将每个糍粑都竭力煎成相同大小的圆形。
旺旺看了眼,想要抢回这活。
“怎么了怎么了,”小婧想着反正卖光了,这会儿也去凑热闹,“我们去看花灯呀!”
阿绵快且隐人耳目地将钱匣、临时的木箱装在包袱里,藏在驴车上的泔水桶旁边。她这会儿抬眼,现街上的人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又变多了。
“别踩我……谁的钱袋掉了?”
“阿爹我要吃烤糍粑!我闻到香味了呀!”
“啊——!!”一声极尖极刺耳的声音响起,接着是人们的惊呼声:“不得了了,汤锅被打翻了!”
“愣着干什么,退后啊!快快让出一条道来!”
“都说了让你们别挤!”
刹那间,人群大乱!
第142章豆花摊篇(九)
“这可怎么办、这这这……”
众人慌乱间,阿绵立刻想要去查看自家的汤锅,好险不是生在她摊位上的事。她刚迈开腿,立刻被人从后拎了起来,“全躲在驴车上面,都过来!”
孟驰坚把阿绵提到驴车上,小婧、旺旺和刘大娘也赶忙都上了驴车。虽说有些挤,但驴车四面都有围挡,站起来又比周围人能高一截,是再安全不过的了。
刘大娘捂着心口,惊魂未定:“哎呦真是吓人,我这一条老命差点儿交代在这了。”
这话是说给阿绵听的,为了安抚帮工总得多些银钱吧?
阿绵全然没听到,死死拉着孟驰坚的衣角,“那你怎么办?要不骑着阿豆?”
“我在这不要紧,还能看着摊子上的东西。”
“要不把这些木桌木椅拼过来,好歹能挡住点。”
街上的人群一乱就有些失控了,四处是呼喊声、哭泣声,刘大娘这会儿顾不上加钱的事了,好在早早就躲到这上头来了,感到很是庆幸。
眼下阿绵的小摊仓促间布置成了一座孤岛,孟婧说:“这下可怎么办?里面的人挤着出不去,外面的人堵着出不来。”
阿绵站起来大喊:“不要挤了!不要推搡!”
她的声音就像一滴水落进了茫茫海水之中一般,根本无法叫任何人注意到。
“关你什么事了……”下意识的,刘大娘撇了撇嘴。
阿绵见无人理会她,重新又坐下,自言自语:“没有人听我说话。”
靠在她边上的孟驰坚说:“是外头太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