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满一眼就看到她,看到南流景后,才算吃下来定心丸。
南流景在最后面,也没人注意到她,她伸手对袁满比了个耶,隔得这么远,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
“大家好,你们现在看我,可能有些牙痒痒,都想吐槽两句,我在剧中饰演的反派角色卢毅,是一名自食恶果的反面教材老警察。”
“大家好,我是剧中饰演李春的扮演者,孙奕涵。”
“我是李军的饰演者赵月阳,很高想见到大家。”
台上的人挨个介绍,观众们还在回味电影。
《迷踪》以追查杀害出租车司机张华的凶手开篇,老警察卢毅和他的徒弟李军接手此案件,与此同时警局里还在调查差另一个毒品走私案件。
电影的开始,不管是案发现场留下的痕迹,还是张华的私人恩怨来看,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嫌疑人李春。虽然李春死咬着凶手不是她,但她患有心理问题,本来可以顺利敲定的案子,在张耀也就是死者张华的儿子出现后,全部打乱。
张耀一口咬定李春拿走了他爸张华的古董怀表,还说这个女人跟他爸有染,便开始找他爸的遗物,扬言找不到就亲手杀了这个女人。小警察李军无奈下开始陪着张耀搜刮,两人却屡次被害,一幕幕搞笑、悬疑又刺激的情节就此向观众展开。
随着台下的掌声响起,台上各位的介绍也就此结束。
主持人再次接过话,“观众朋友们准备好,现在有想要提问的,或者是交流的就可以举手了,让我来挑选幸运观众。”
第一位幸运观众被抽到,“谢谢主持人,我想问一下李军的扮演者赵月阳,因为影片后面上演了一幕,李军和张耀把李春在警察局里偷出来其实挺搞笑的。但是李军做为警察,他应该知道这样做是不合规矩的,所以我想问李军当时是怀疑师傅就鲁莽的赌了一把?”
“谢谢这位观众的提问。这个问题呢,可能有细心一点的观众已经知道答案了。”赵月明做了个‘嘘’的动作,“我来说哈,人家问的是我,大家先毫安勿躁。李军在此之前说过一句话‘如果所有的证据的指向都是严谨到几乎完美时,那破绽就显而易见了’。
这个时候,李俊已经开始怀疑师傅卢毅了。他这个人虽然糙了点,但作为警察,没有证据,他不可能做这种劫狱一样的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卢毅那双破洞的雨鞋,还有垫脚尖控水的小动作,在后来李军的视角里,给了一个张华家那张破木桌腿长出蘑菇的画面。”
“我天。”提问的女生下意识捂住嘴,“谢谢赵月阳老师的解答。”
主持人又选了一名观众起来。
“我想问一下孙奕涵老师,李春这个人物发现尸体到搬运尸体仓尸的这个行为,确实挺疯的。她做的这些,真的是因为喜欢张华?”
孙奕涵接过话筒,“在我理解李春这个人内心世界很复杂,她幼年失去双亲,再后来不当的成长环境中,心理上产生了极度占有的病态。
她对张华的感情,更多是那种对所有物的占有,就像在发现张华死后第一反应不是悲伤、震惊和难以接受之类,而是想张华居然敢死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当时看到这里我是挺震惊的。
当然她对张华有男女情面的爱,李春不喜欢他跟大妈们调情。当知道张华背地里是个毒品贩子,偷偷举报给了警察,本想着给张华进监狱他就老实了,没想到张华却意外死了。
还有一点是两人差了20岁左右的,李春跟踪张华时看到他背影会想到父亲,这其实也挺毛骨悚然的。”
主持人接了句话,“这不有编剧,角色的亲妈在。”女生连连摆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坐下。
接下来有不少观众接着发言。
袁满在台上杵的笔直,听着现场的回答,时不时看向南流景的方向。
南流景在拍摄《迷踪》时,摄影助理这个工作更像是做副掌机,还夹杂着一些零活,就算参加了前期的剧本讨论,重心也都放在了拍摄技术上。听到各位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多少还是有些惊讶。
“我想问一下制片人,袁满老师,这次怎么会选择一个悬疑的题材?因为您之前筹备的三部电影我都看过,也很喜欢,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继续拍摄悬疑类型呢?”
袁满突然被叫到,心里一惊,提问的人看样子是个记者,“很感谢你的喜欢,这次的剧本也是机缘巧合挖到的,很喜欢编剧的构思就拍了。至于以后的电影类型,还真不好说,具体得看本子。”
零零散散的提问下,就到了最后的退场环节,电影的所有主创人员向观众致谢,并分发自己带来的小礼物。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电影上,就连记者问的,大多都是电影相关的。
退场时,南流景随着观众人往前走,袁满逆着人流寸步难行,她窜的比兔子还快,不一会就蹦到了袁满面前。
“还紧张吗?刚看你杵的比电线杆都直。”南流景在人群中牵起他的手。
“不紧张了。”袁满紧紧握住。
“拍了很多照片,等回家给你看。”南流景凑到他耳边说。
袁满点了点头。
等观众褪去,大家都累了半天,赶通告的继续赶通告,有安排的也先走了,留下赵月阳吃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