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西陲,吹来的徐徐的夜风,让人舒服的喟叹了一口气,姜瑜在膳房里调好了酱料,尝了一口,入口都是芝麻酱的醇厚香味,点了点头说道,“就是这个味道。”
旁边厨娘王婶看着放在青花碗里的冰块,心疼的问道,“夫人,这下面条就要放冰吗?”
姜瑜道,“放了冰,这面条就会劲道些。”
这会儿冰块多贵?却偏偏让姜瑜拿来煮面条,王婶忍不住咂舌,转头却是老老实实的等着开锅就下了面,等着沸腾了起来,又丢了冰块进去降温。
等着煮好捞出来,有用山泉水清洗一遍,洗去上面的面糊。
姜瑜用象牙筷卷了一条来吃,入口清爽却不失劲道,露出满意的神色来,还让厨娘王婶来吃,说道,“你尝尝这味道。”
王婶吃了一口,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说道,“还真是好吃。”
切了胡瓜丝,煮了鸡肉,撕成了条,芫荽末,花生碎,还有姜瑜爱吃的油辣子,整齐的摆放到了碟子里。
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看着十分漂亮。
翠屏端着饭菜,跟在姜瑜後面,径自去了後花园里的水榭,杜青正光着脚丫在玩水,发鬓上的水红色流苏,随着她的动作晃动。
“娘,今日吃什麽?”
姜瑜把凉面放到了桌上,调了一碗不辣的面给杜青,至于给杜颢玉的则是加了辣子的,劲道的面条,醇厚的芝麻酱,加上清爽的胡瓜丝,鸡肉丝,花生碎,这些凑在一起变成了极致的美味。
杜青吃的尽兴,小肚子吃的鼓鼓的,自己又跑去池塘边捉青蛙,翠屏在一旁陪着倒也不敢大意。
毕竟是苦夏,姜瑜坐了一会儿就热的额头上冒出汗珠子来,杜颢玉放下碗筷就拿起了一把蒲扇给姜瑜打扇子。
等着用完晚膳,丫鬟上了茶点,姜瑜摸着肚子靠在缠枝纹的杭绸迎枕上,听到身旁的杜颢玉问道,“刚才青儿说今日殿下在街上整治了赵春鹏?”
姜瑜点了点头,又听杜颢玉沉吟了下说道,“那赵春鹏可不好惹,赵首辅家中只有女儿却没有儿子,一直把这个侄子当做亲儿子一般的。”
姜瑜其实也有所耳闻,那赵春鹏来过几次姜记,却总是惹出事情来,王掌柜如今看到他都是恨不得闭门谢客。
“虽说这件事和你无关,但当时殿下是从姜记出来的……阿瑜,你不是要去大同见父亲?不如明天就啓程去吧,带上青儿一起。”杜颢玉坐直了身子,眼睛却是看着外面杜青。
杜青嬉笑着把青蛙丢到翠屏的身上,把翠屏吓的大叫。
“可真是顽皮。”杜颢玉笑着摇头。
姜瑜却是有些坐不住了,问道,“表哥,这件事有这般凶险?”
“赵大人不仅是功臣,更是辅佐过先帝,那内阁六位阁老中,三个是他的弟子,可见其势力,虽然他不敢拿殿下如何,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杜颢玉说完见姜瑜面色凝重,又说道,“只是以防万一,你也不要太过担心就是,咱们这位殿下也不是好相与的。”
姜瑜自然听从了杜颢玉的话,主要是担心孩子,第二日就收拾了行囊上了路,只是天气炎热,实在是难捱,走走停停的,终于在晚上到达了大同。
这马车还没进城就看到熟悉的人影,正是姜瑜的弟弟姜德方,他高兴地对着姜瑜说道,“姐,可算是等到你了。”
姜瑜十分的惊喜,仔细打量姜德方,见他虽然有些疲惫的样子,但是精神奕奕的,倒也放心了下来,问道,“你什麽时候来的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