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叫人两难呀。
周珍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没有这麽艰难过。
***
此时宫里已经乱套了,到了就寝的时候宫人都见不到皇长孙就准备去找人,不过之前皇长孙就说他要去抄佛经,谁都不要吵他,就一直站在门外等着。
最後实在是等不得了,这才推门进去,结果吓了一跳,那屋里的人居然不是皇长孙,而是和皇长孙身形相似的太监。
立时就有人把消息禀到了皇後跟前,皇後正伺候皇帝喂药,听到这话急的药也喝不下了,马上叫人去喊了太子和太子妃过来。
如今太子妃和太子虽然都在东宫里,但是却分着住在一起,之前太子妃还会对太子殷勤,但是自从上次彻底失望之後,她已经破罐子破摔了。所以两个人虽然在一处,但却如同陌生人一般。
今日要不是皇帝喊了他们一起过来,也不会凑在一起。
一路上两个人一前一後的,太子面无表情,太子妃也是一副冷漠的神态,一旁的的小太监忍不住想着,说是夫妻怎麽跟仇人一般的,等着一会儿知道皇长孙失踪了,还能保持这般冷静的神态吗?
但是这话要皇帝亲自跟他们说,他一个传话的小太监也不好插嘴,耍小聪明,只当没看到小心的在前面领路。
到了廊下,有那守门的太监喊道,“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来了。”
进了殿内,一股药味袭来,皇帝躺在龙床上,旁边坐着一脸忧愁的皇後,等着行礼之後,皇後率先开口说道,“福成自己偷跑出宫了。”随即把事情说了一遍。
太子神色平平,太子妃却是大惊失色,她所有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皆是寄托在这孩子身上,可以说,没有了福成,她什麽都不是。
人在惊慌失措的总是会下意识的去寻找自己的靠山,而太子妃的靠山显然就是皇帝,她哭着朝皇帝扑了过去,拽住他的衣袖,“陛下,您可要救救福成呀。”
皇後微微蹙眉,总觉得太子妃的举动太过亲昵了,皇帝毕竟是她的公公,一旁的太子冷眼旁观着,忍不住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来。
皇帝说道,“你别急,已经叫人去找了,他旁边还有个孙德瑞跟着,这个狗东西虽然犯了死罪,居然纵容福成自己偷跑出宫,但他还是有些本事的。”
看着皇帝温和的神态,太子妃理智渐渐回笼,她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失态,一副无力的样子,跪坐了地上,双手捂着脸哭道,“我的福成要是有个万一,我也活不成了。”她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掩饰刚才不妥的举动。
如此大家也只当太子妃太难过才会做出这种出格的事情来。
皇帝安慰完太子妃再去看太子,见他无动于衷,心中颇为不悦,那福成毕竟是他的骨肉,怎麽就……但是心里却又有个声音在说,那孩子可是他的血脉呀,他要是知道……
皇帝把怒意隐去,这才用平日的语气对太子说道,“太子,开啓宵禁,尽快找人去找下福成。”
太子自然领命,应了一声之後就从殿内退了出去。
皇後心里总觉得太子这神态有些怪异,再是和太子妃不和,那孩子总是自己的不是?怎麽就一副淡定的摸样。
不过这会儿,皇後也没空再去想这件事,皇帝的药摔了,须的重新吃药,还有太子妃一直在哭哭啼啼的,也是需要安抚。
太子出了宫就喊了锦衣卫指挥使李坦过来,吩咐了这件事,李坦小心翼翼的查看着太子,怕他因为担心迁怒自己,但是他神色如常,只让他尽力去查,倒也没有过激的言语。
李坦可是看过不少案子,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也知晓很多龌龊的事情,要知道他就是办这种事儿的,对察言观色自然是有自己的心得,但是太子这神态,真的不像是一个丢了孩子的父亲,难道他就这麽不喜这个长子?不过也是,皇长孙病恹恹的,又是先天不足,太子却还青春正盛,以後自然还会有健壮的儿子。
不过太子神态寻常不等于皇帝也是这般,要知道皇帝疼这个长孙可都是总所周知的事情,结论就是,无论如何他都要办好这件事。
那几个伺候皇长孙的太监,包括和皇长孙容貌相似的小太监都被关押在了一处,李坦带着人直接去了。
很快李坦就知道皇长孙偷跑出宫的原因了,居然是想去保定,他仔细想了想是不是有人撺掇的,又一一排除掉,说白了,谁会希望皇长孙遭遇不幸?太子虽然对这个儿子平平,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皇家还养不起个孩子了?不喜欢可以不见,就这麽养着呗,至于太子妃和皇帝等人,那自然是没得说。
至于宫中斗法,那自然是不可能,太子如今後宫六一个太子妃,连个侍寝的才人都没有。
所以最总结论就是,是皇长孙想自己跑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