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不自觉地露出笑容来,满眼的温柔,说道,“陪你外祖母说话了。”
“饿不饿?”
翠屏说道,“姐儿醒了之後就喝了一碗牛乳,还吃了半块豌豆黄。”
姜瑜吃惊,“胃口这麽好?”高兴的摸了摸杜青的小脑袋。
杜青从翠屏的怀里下来,拿起了一旁的九连环玩,突然想起什麽一般,说道,“娘,舅舅呢?他还说要给我一个新的九连环。”
姜瑜想起姜宴的事情,也是叹气,说道,“你舅舅出门了。”
晚上的时候,姜瑜用绿豆粉加上面粉,做了绿豆面出来,等着煮熟,用山泉水清洗下,在用芝麻酱拌了,加入各种辅料,吃起来十分的清爽,正是适合炎热的夏天,果然大家都喜欢吃,杜氏平时饭量很少,今日难得吃了一碗,姜峰则是毫不客气,吃了二碗面,女儿杜青也是很捧场。
杜氏吃的满足,再去看外孙女,杜青粉白的脸上沾着一粒芝麻,忍不住笑,说道,“怎麽吃的跟小花猫一般的。”拿了帕子出来给杜青擦脸。
家里的气氛倒也好了起来,没有了之前的压抑,姜瑜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只是这件事毕竟没有过去,京中不断传来消息,一会儿是太学的学生不说,其他书院的学子也都聚在宫门口请愿。
而领头的人居然那位老翰林广大人,正是跟着杜颢玉一起修书的那位老翰林,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声望也不低,谁曾想他居然是王立章的学生,只说要为自己的老师伸冤。
乌云渐渐笼罩在了京中的天空。
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的,按道理证据确凿,又是万民请愿,皇帝早就应该下决断才是,但是偏偏他却迟迟没有表态。
御花园里,皇帝坐在亭子里喝茶,四面罩着薄如蝉翼的绡纱,挡住了蚊虫,也遮住了皇帝的身影,叫人有些看不清楚。
乐安公主穿着一件桃红色蝴蝶纹杭绸褙,梳着坠马鬓,上插着一支碗口大的牡丹花,端的是富贵娇俏,她陪在一旁,从宫女手中接过冰酪放在了亭子内的石桌上,说道,“父皇,您快尝尝看,这是女儿亲手做的。”
乐安公主显然是想要让皇帝高兴起来,毕竟他身子骨不好,很少可以吃寒凉的东西,也就是一个月才破例一次。
皇帝倒也没有驳了乐安公主丢面子,端起来吃了口,说道,“倒真是不错。”随即促狭的问道,“今日怎麽让朕吃着寒凉之物了?”
乐安公主娇嗔的说道,“女儿看父皇这几日为国事烦劳,实在是担忧,这才去问了御医,说可以吃一小碗。”
皇帝慢悠悠的吃完了,显然是很享受,说道,“这味道,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
乐安公主等着就是这时候,低下头来,似乎是怕皇帝看出她的情绪来,说道,“这冰酪是配方还是姜记的那位杜夫人改的,女儿觉得味道要比以往更胜一些。”
皇帝说道,“你说的是那西街的姜记?”
乐安公主赶忙点头,说道,“正是。”
乐安公主还以为皇帝还会继续追问,但是却叹了一口气,歪过头去看向湖面,这会儿上面的芙蓉花都已经盛开,还有河喜在上面飞着游玩。
乐安公主只能忍住,想来这件事还是要等一等了。
***
天气炎热,周王府院子外面的桂花树上挂满了知了,正是叫的欢畅,徐宝喊了丫鬟过来抓知了,说道,“你们轻点,别是吵到殿下了。”
屋内,太子林泊之穿着一件天青色团花纹的杭绸直裰,手里拿着一把象牙纸扇,正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风,他对面坐着谋士章平,正是林泊之的心腹。
随着徐宝指挥着丫鬟们抓知了,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屋内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显得气氛也越发的凝重暗沉。
章平喝了一口茶水,随後擡眸偷偷的打量了眼林泊之,见他还是一直不说话,又重新低下头来喝茶。
不过一会儿,有是侍从进来,递了一个纸条给章平,他打开看了眼就站起来送到了林泊之的前面,说道,“广大人已经晕过去了,被人送到了太医院,只是陛下那边依然不为所动。”
这种天气,又不吃不喝的坐在宫门口请愿,会受不住是早晚的事情。
林泊之没有说话,章平却是忍不住,斟酌了下说道,“殿下,我一直觉得这件事太过操之过急了一些。”
章平见林泊之没有说话,到底也忍住了,只是心里头想着那姜氏到底是如何的不同?居然叫殿下这般乱了方寸。“什麽是合适的机会?再拖下去,也不知道闹出多少人命来。”林泊之却是握紧了拳头,只把扇子都给捏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