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章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徐宝开始只是陪着林泊之去姜记,等着後来就……他自己也很爱去了,其实姜记做的菜算不上多麽好吃,但是都吃的十分舒服。
无论什麽时候,厢房里的花瓶里总是插着新开的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地板擦的锃亮,看着就是舒服,还会随着季节换掉帐子纱窗。
有时候雨下的厉害,就会换成鹅黄色的,叫人看着心情舒坦,有时候天气炎热就会换成湖绿色的,有种清亮的感觉。
而且隔着一段时间,总会有新的菜肴,比如这会儿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姜瑜就叫人做了许多关于桃花的菜肴,喝茶的茶水是桃花茶,还有桃花羹,桃花粥,放了桃花瓣的桃花酥,甚至还有桃花酒,有一股淡淡的桃花香。
再後来开始上各种野菜,徐宝第一次吃到荠菜肉粥的时候,几乎要落泪了,只觉得似乎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说起来也是奇怪,吃那些少见的山珍海味的时候,自然是十分的满足的,但是真正让感觉安心的是这一碗十分寻常的野菜粥,徐宝夸张了擦了一把眼泪,说道,“奴婢想起我娘来,她就喜欢给俺做这荠菜粥。”
林泊之倒是没说什麽,一旁几个侍卫和丫鬟也都是出身不好,几乎是可以感同身受。
但是奇怪的是,来了几次,却是一直没遇到过姜瑜,再後来徐宝就想明白了,这是姜瑜故意躲着林泊之。
到後面,就连徐宝也有些同情他们太子爷了。
但是林泊之却是意外的从容,还会隔三差五的去姜记,甚至有时候会在那边消磨一下午,这让徐宝更加笃定了想法。
***
过完圣寿,天气就渐渐的热了起来,姜瑜换上了春衫,也给家里人也都做了一身夏衫,她是这时候接到了家里的来信,父亲姜峰只是个秀才,能当个县丞已经是极限了。
就算父亲政绩如何的出衆,因为这秀才身份,也是无用功。
但是信里却是说,他当了十几年的县丞,几乎考核都是优,所以这一次调任了大同的县令,这让姜瑜十分的奇怪。
大同是哪里?正是京城最为关键的港口,这里连通着大运河,京中的粮食多半是从这条运河里接送过来,正是最为关键的位置。
可见这个县令十分不同寻常,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拿到这个职位,但是偏偏父亲却是得了这样一个差事。
信中母亲的快乐溢于言表,还当是女婿使了劲儿,写道,你父亲勤勤恳恳多年,还当升职无望,结果还是等来这一刻,他高兴地喝了一坛的金华酒,又宴请了亲友,连着吃了几日的酒席。
只要是个读书人,谁没有施展抱负的心愿,更想着做出点政绩来,要是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那更是做梦一般。
所以当觉得升值无望的父亲,突然得到了调令,该是多麽的欢喜?
但是姜瑜知道这肯定不是杜颢玉的手笔,因为他如今只是在翰林观政,根本没有实差,又如何能让父亲挪动?
那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姜瑜只觉得惊的心口砰砰乱跳,和林泊之成婚三年,她小心谨慎的伺候,努力的去揣摩林泊之的喜好,夫唱妇随的,更是捧出了自己一颗真心,但是换来的不过就是他的冷漠以待,从她搬出王府开始,就已经彻底死了心。
但是最近这个几月来,林泊之频繁的在姜记用膳,今日又收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她不得不怀疑这件事。
姜瑜想要写信劝父亲放弃这个职位,但是犹豫了几日还是放弃了,看信上的日期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了,恐怕这会儿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来不及了。
再则,她想起多少个伤心失意的夜晚,想起林泊之的无情来,忍不住对自己说,这不过就是凑巧罢了,何必要杯弓蛇影?
而且就算是林泊之有什麽所想,她已经嫁为人妇,他又能如何?
姜瑜了解林泊之,他虽然行事严苛,却并非是个没有章法之人,不会,也不屑于做出这种事情来。
这麽一想,姜瑜终于安下心来。
不过几日姜瑜就又收到了家中的来信,只说已经到了大同,等着那边稳妥下来再来京中看她。
姜瑜收到了信自然是万分高兴,叫人准备马车,想要去一趟大同,以前是离着远,见一次不容易,但是这会儿离的这般近,没道理就等着父母过来,而且她一个做女儿的,自然是要主动一些。
只是恰好杜颢玉不在,跟着广大人去了宁河边探查水流去了。
姜瑜吩咐翠屏收拾了下行囊,又带了许多东西,平时攒着的布料,药材,还有店里的吃食,特别是她最近又研究出了艾草做的糕点,正是应季的食物。
杜颢玉是个说话算话的,他说要让女儿去学堂,还真就给他办到了,那学堂的先生原本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也不知道杜颢玉跟他说了什麽,两个人一拍即合,後来再一问,居然是杜颢玉的师弟,自然就破格收了杜青。
虽然学堂里的其他人颇有些怨言,但是因为杜青实在是小,也才三岁,这件事也就揭过去了。
杜青从学堂回来就看到母亲在收拾行囊,忍不住问道,“娘,我们是要去找爹爹吗?”
姜瑜算了算日子,杜颢玉去宁海已经半个月了,也怪不得女儿想他,说道,“你外祖父和祖母来了,在大同,娘想带着你去住几日,想你爹了?你爹最快也要下个月才能回京。”
杜青嘟着嘴说道,“还要那麽久呀?”
姜瑜忍不住摸了摸杜青的脑袋,说道,“你要想你爹了,可以给他写信。”
杜青乖巧的点了点头。
姜瑜给杜青换上了水红色的锦缎小袄,又给她重新梳了双螺鬓,戴上了红色的绒花,杜青本就生的玉雪可爱,如此一来,越发显得喜气洋洋的。
翠屏在一旁笑着说道,“大姑娘要是不说话,奴婢还当是年画里的娃娃呢。”
“东西可是收拾好了?”
翠屏点头,说道,“都收拾妥当了,不过,是不是要跟王掌柜说一声?”
姜瑜点头,写了一封信给王掌柜,安排了她不再时候的事项,马上就叫人送过去,自己则是上了马车,这会儿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好在马车跑得快,带动着风吹在脸上,也是十分的舒服。
杜青原本还对沿途的风景十分的感兴趣,“娘,您看,那棵树长的奇怪呀,居然只有一边有叶子。”又或者指着远处的山脉问道吗,“娘,那是哪里?是不是爹爹说过的不咸山?”
姜瑜哭笑不得,但还是一一解释道,“那棵树是被雷劈了,有一半已经死掉了,自然是不会长叶子,还有不咸山可是在辽北,虽然出了城,但是我们还是在京城,又如何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