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移舟的注释是什么 > 第64章 漏雨声声入夜来 她打了个哈欠拥出扛(第2页)

第64章 漏雨声声入夜来 她打了个哈欠拥出扛(第2页)

黄葭醉卧舟中,伸了个懒腰,望着对面渔火映照出的一派柳意,脸上浮出难得的笑意。

她拿起酒盏一饮而尽,驾舟返程。

冬风劲扫,流水淙淙,川流入小桥人家。

今日虽无雨,山涧石路却是水意泠泠,四围倏忽闪灭的渔火在黑暗里,像一双双眼睛。

船已靠岸,黄葭仍卧在舟中,不打算上去。

快入夜,街市上并非无人,只是臬司衙门到处搜查,此刻浑乱方息,街角还有提着灯笼匆匆过路的行人,四围静得只馀下脚步声。

黄葭躺在舟中,一股困意涌上心头,说来也怪,近来每每还未入夜,便觉得困倦,白日有时还睡不醒。

大抵是太累了。

她打了个哈欠,拥出扛上船的被子,在沉沉水雾中睡去。

夜来暮雨纷纷,已过宵禁,四下静谧无比。

再醒过来,舟中有了光亮,原来有人掌灯。

黄澄澄的一片光晕,照出对面之人清瘦的面容,黄葭睁开眼,有些诧异地坐起来。

“你怎麽找来了?”

杨育宽坐在船尾,面容疲惫,他转了好几条街才寻到人,一身风尘仆仆,说话的语气也有些冲。

“你如今也是为朝廷修造官船,怎能如此玩忽职守?”

黄葭只看着他紧锁的眉,面色一凝,拿起一旁凉下的酒盏,摩挲着上面的竹石纹路。

杨育宽这趟来得蹊跷,该来的应该是船厂的人或是臬司衙门的人,杨育宽与修船之事八竿子打不着,哪里轮得到他来兴师问罪。

是谁把他找来的呢?

黄葭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却还是不言不语,沉默地望着他。

杨育宽见她不曾反驳,多半心虚,便想,陈九韶所言不假。

“听闻这几日你一直在船厂白日不见人影,每每到夜间才现身,这样昼夜颠倒,岂不是让船厂的工匠和厂官难做?”

黄葭拥着被褥,平静地看着他。

溪河上波光粼粼,光影在二人脸上流转,忽起忽灭。

杨育宽叹了一口气,“如今你意气用事,躲到这里来,陈参将派人全城搜寻,劳心劳力,你也不羞愧?”

黄葭听明白了,是陈九韶让他来的。

这一手倒也算高明,毕竟陈九韶与她积怨已深,如今又与赵世卿走得近,他若再想用言语说动她,未免太过天真。

换了杨育宽来,也不失为以退为进。

只是她如今找到了出海的水道,假以时日改造出一条海船离开,也不在话下,她不想再由他们多作纠缠。

这是空耗精力。

黄葭放下酒盏,兀自沉默着。

疾风吹尘,只见桥下舟中烛影恍惚。

杨育宽说完了近日的事,已开始翻旧账,“先前你擅自逃出淮安,引得部院调请海防,闹出那麽大动静,如今又是这样,你可知给旁人添了多大的麻烦?”

他话音刚落,却见黄葭眼睫一颤,看向他的目光变得幽深。

她轻笑一声,“我不逃,难道坐等几年後被清江厂扫地出门?刘贤文如是,王叔槐如是,无不如是。”

杨育宽一愣,一种漏风的空茫之感落在心底,没想到她先前一直以为部院不打算留她,这才离开淮安。

他连忙靠近来,“我想……我想你是误会了。”

黄葭深吸一口气,撇过脸,她本不是喜欢旧事重提的人,也不愿拿之前淮安的事说情。

杨育宽却急了,坐直身子,“当时,漕台确实是打算在一个月里轮换三个清江厂掌事,也想利用你清洗刘贤文在清江厂的根基,利用王叔槐的钱填补清江厂多年的亏空。可他这样做,也是为你好。”

“为我好?”黄葭气笑了。

杨育宽语重心长,“刘家在清江厂根基深厚,倘若不彻底拔除,哪里能轮得到你坐稳厂官?漕台这麽做,既清洗了蠹虫,又让你这个掌事站稳脚跟,算是皆大欢喜。”

黄葭眸光微动,心底浮起一丝触动,但很快被压下去。

杨育宽有些忐忑地注视着她,四下渔火闪烁,点点微芒浸在她的眉间,显得目色格外清冷。

半晌,她仰面嗤笑一声,“比起刘贤文那个家底优渥的老滑头,我做掌事,于部院而言,难道不是更好把控?”

杨育宽神情一滞,却不好反驳。

夜来雨纷纷,落在溪水中,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

黄葭瞥了他一眼,轻轻叹了一口气。

杨育宽忽而擡眸,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向朦朦胧胧的雨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