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古诗移舟什么意思 > 第92章 指条明路 他淡淡一笑这一笑颇有些复(第1页)

第92章 指条明路 他淡淡一笑这一笑颇有些复(第1页)

第92章指条明路他淡淡一笑,这一笑颇有些复……

晨起天阴,黄鹂清啼,王仲贵喝了一盏茶,眯着眼,懒洋洋地坐在廊柱下,脚边的两个铜盆里炭火烧得正旺。

未过片刻,书办来报,“王掌事,周公公来了。”

王仲贵一愣,天刚亮就来,脚步勤快,看来是一桩大事,他心中闪过一个猜测,脸色随即黯了下去,“快请。”

书办得令退下。

王仲贵从贵妃椅上坐起,迅速整肃衣冠,吩咐了长随煮茶,送到二门的堂屋。

漏下一刻,周所穿了一身青色氅衣,迈着步子,慢步走入二门,身後乌泱泱地跟着一群侍从。

堂内已经点上了檀香,烧了两个炭盆。

王仲贵起身相迎,“公公大驾,可是江大人有所指示?”

周所没有看他,只“嗯”了一声,脸上神情微冷,转身上座,喝了茶,随行的两个侍从绕在他身後,轻轻为他捶肩。

王仲贵早已习惯了内廷太监的架势,吩咐长随去官厨拿碧螺春来。

“不必,”周所闭着眼,细眉微蹙,“我坐一会儿便走。”

王仲贵噤声,端起自个儿的茶盏,安静地喝着。

半晌,周所摆了摆手,示意身後两个捶肩的长随退下。他缓缓睁开眼,端起茶,看着金色的茶汤上冒着热气,轻笑一声,“王掌事有心了。”

他连忙起身跪下,“这声‘掌事’如何担得起,公公称呼在下仲贵便是。”

在南下巡漕前,王仲贵并不认识这个叫周所的太监,也不了解其人脾性,但对内廷的人,恭敬总是没错的。

“王厂官是个晓事的人,”周所笑了笑,“既然如此,许多话我便直说了。”

“公公直言,王某洗耳恭听。”他低头跪着。

“咚”的一声,茶盖扣在了盏沿,周所身子缓缓坐直,靠着椅背,神情严肃起来,“钦差大人示下,请王厂官将十八份旧年的图纸复原,限期十日。”

王仲贵一愣,转头扫了一眼後面的长随,长随端着废旧的图纸走上来。

他匆匆看过一眼,只有十三份,心中骤然大惊,先前说好的是有多少补多少,如今怎要补齐十八份?

冷汗涔涔而下,衣襟湿透。

“怎麽?王厂官办不到?”周所听他半天不答话,心中已有些烦闷,“钦差大人是何等赏识你,刚到淮安,他老人家自个儿尚未歇脚,就先替你谋了个厂官的位子,如今,正是你报答大人恩德,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的时候。”

王仲贵低头不言,只盯着地上的毛毯,心里也开始发毛。

修整图纸一事,他原先答应得就勉强,如今图纸已毁,还要把全无底稿的东西复原出来,江忠茂着实强人所难。

他暗自叹了一口气,身子瘫软几分,身下地气潮湿,冷风从两股间穿出,凉得彻骨。

院中的春蝉气若游丝地叫着。

周所瞥过他惨白的脸,语气沉沉,“王厂官,清江船厂的担子,历来能者当之,你要明白钦差大人的苦心。”

王仲贵心中咯噔一下,此事不成,竟连清江厂也不让他待了。

他多年鞍前马後,江忠茂怎会如此不顾交情?

可转念一想,当初到了顺天府後,江忠茂回内廷复命,他则在工部挂虚名,领着采办工料。七年间,二人有书信往来,却见不得面。

人心隔肚皮,谁又说得准呢?

“王某一定……竭尽所能。”他双手垂下,目光游离在地。

周所放下茶盏,带着一群人乌泱泱地离开了。

王仲贵坐到堂下,目光落在木几上,黑胡桃木托盘里,十三张图纸安静地躺着,春风吹过,已经风化的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动,似乎马上就会碎掉。

真是纸薄如命。

过午,天还是阴的,雨丝轻飘。

三门堂屋,王仲贵在案上摆好了笔墨纸砚丶残破的图纸,还有一本《海舱述要》。

灯火惶惶,照出他凹陷的皱纹,一道一道,写满了愁绪,一个时辰过去,他面前的纸上一笔未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