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古诗移舟什么意思 > 第68章 正月十五夜 你等着店家站了起来(第2页)

第68章 正月十五夜 你等着店家站了起来(第2页)

半晌,马车慢了下来,跟在後面的士卒快走到前面,给车夫递了一个眼神,示意他下来。

他们的下一步便是惊马,让马发狂,带着车,向乱石那边撞去。

车夫深吸一口气,下意识转头向後看,车厢有车帘挡着,他什麽都看不见,只是借由这个动作壮胆。

林子中,风声呜呜地响,他勒马站起,跳下车,马车仍慢慢地在向前走。

衆人对视一眼,车夫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用衣料擦拭着上面的汗渍,缓步走向那匹枣红马。

他快要走到马前,却见一个白色身影忽然出现,拉起缰绳。

骏马嘶鸣,仰天长啸,马蹄在原地打转,撅起地上白雪纷纷扬扬,正落眼前。

车夫瞳孔猛地一缩,快步退後,可四处都是乱石,他几步一摔,就扑在了石头上。

马蹄飞扬,尘灰蒙蒙扑来,後面士卒纷纷後仰。

衆人擡头望去,竹影斑驳下,只见白衣女子立在车前,脸上神情看不清晰,她拉动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往来路奔去。

士卒一惊,“抓!抓住她!”

……

月色初上,满城灯辉。

黄葭弃了马车,转走小路,到了闹市。

她匆匆过桥,一时晃了眼,石桥上女子熙熙攘攘,手里提着各色花灯鱼灯,照耀如白日。

女子都身着白绫衫,月色之下,个个恍若仙娥,头上珠翠堆满,如此成群结队地过桥,是元宵“走百病”的习俗,寓意祈福消灾。

耳边溪涧风声呼号,越发凛冽,吹起黄葭身上的白绫衫,她抿了抿唇,挤进黑压压的人群。

天色暗青,往来过路的女子自石桥两面交错而过,黄葭险些站不稳,而走在人群之中,又被挡住视线,更难看清前路。

过了桥,忽有几个黑影拦在前面,往她膝盖上撞。

黄葭没留意,几步踉跄就在雪地里滑了一跤。

“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回过头,原来是几个小孩转进人群,咿呀咿呀在唱小调。

黄葭心中生出一股烦躁,单手撑地起身,拂去身上尘灰。

几个卖糖人的商人从她身侧走过。

戌时三刻,街上依旧是人山人海,往来男男女女的哄闹声不绝于耳。

不能再耽误了。

黄葭沉下一口气,快步向溪岸走去。

风声拂来,天色更暗,黄葭走到溪边时,细碎的雪粒也落了下来。

闹市的人纷纷打起伞,今日元宵佳节,大夥带的伞颜色也都喜庆。

擡头望去,暗沉的天空下,漫漫长街亮起一片火红。雪落伞檐,正是白雪红梅,灼灼如焰。

“您要租多大的船?”一边的店家打伞坐在岸边石凳上。

“不是租船,是买船。”黄葭看向他,“要一条小渔船,两百料上下,最好船上能有三张渔网,鱼叉也行。”

“你等着。”店家站了起来,快步向渡口走去。

隔着蒙蒙雪雾,黄葭看着店家的背影,雪水在伞檐噼啪不停,她有些不安,还是跟了上去。

杭州内城由几条溪水交错而过,今日溪水上,河灯丶游船往来不间断。

游船里往往是三五成群,各人点了几盏花灯在船头,映出水上粼粼波光。

黄葭没工夫赏景,只沿着溪水快步向前。

岸边飘来梅香簌簌,到了渡口,店家已经招来一条渔船停在了渡口。

渔船上点了一盏花灯,舱中也有烛台,亮起一片黄晕,店家好心将一床被褥扛上了船,又把炉铣拿出来,在船头上生火煨酒。

“如今天凉了,吃一盏能暖身子。”他下了船。

黄葭道了声谢,给了几十两银子,举步上船。

夜来,轻舟在溪水中游动。

天色更沉,水波浩荡,不一会儿,两岸山林渐渐高大起来,船已走到了几条山溪的交汇之处。

河岸宽阔,船头吹来凉风习习,黄葭打了个寒战,才发觉後背已出了层薄汗,她倒了一盏热酒,一饮而尽。

酒水入喉,胸腔里烧得滚烫。

她脸上染了一丝绯红,浑身暖洋洋的,不由生出了几分懒意。

四下环顾,此刻群山尽黑,波涛起落,迎头吹来的是顺风,她收起了桨,半卧在船头,只听着雪声簌簌,飘洒入河。

她小憩了片刻,再起来,耳边水流声变得湍急,她远远望去,只见十丈开外,一艘小渔船向这边漂了过来。

四下昏暗无比,看不清眼前那艘船里有没有人,但见舱前未点灯,也听不见人声,小舟随着水流肆意飘荡。

黄葭微微蹙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