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移舟什么意思? > 第84章 减河丶固堤之争 三月下旬的天气淮安(第1页)

第84章 减河丶固堤之争 三月下旬的天气淮安(第1页)

第84章减河丶固堤之争三月下旬的天气,淮安……

冬去春来,已是一年的春末。

三月下旬的天气,淮安城里无风无雨,地气腾升,郁蒸不可耐,一到晚间,春蝉叫个不停,人心也焦躁起来。

黄葭酉正上堂时,堂内已点了檀香,南北窗大开。

喝过半盅茶,她扫视四周,站起身来,为今夜的集议定了调子。

“诸位,黄河桃花汛就在这几日了。”

此言一出,衆人面色忽沉。

连着几个月,清江船厂除了原本修造船舶之务,还兼着河道运输丶薪木类河工用料采收等杂务,又因先前的江北河盗一事,巡夜从三人轮值改为五人轮值。

大夥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头都有怨气。

热风敲打着南窗,一下又一下。

黄葭扫过一张张阴郁的面孔,走下两阶,语气肃穆:“去年两岸遥堤未成,今岁河工们预备抢在雨季之前,将现存桩木运集丶置办工料,造木龙一架,但去年大水冲毁了淮阴几个仓储,如今木龙造到一半,工料告急。部院有令,将清江厂仓中现存木料支援河道。”

说到这里,她给书办使了个眼色。

大门陡然敞开,十几个书办把几箩筐的账簿丶藉册搬了进来。

黄葭拿起筐上的几页纸,示意衆人,“这是河道出具的单子,今夜,辛苦大家,在仓储中仔细拣选,最好赶在後日前,把工料备齐。”

言罢,热风乍起,衆人脸上浮了一层薄汗。

难怪这位黄掌事在晚饭後忽然集议,原来又是干苦力。

邱萍拿起了单子,高声念道:“工料共分六类,为草料丶石料丶砖料丶木料丶沙土料丶稍料。先说草料,草料首选芦苇,选材时,根茎达四米者为上品,根茎不足两米者为下品;芦苇之後,次选秫稭,以水中秫稭为良,可用七八年,而旱地秫稭往往二三年腐朽……”

热风浮动,烛光忽明忽暗。

衆人不约而同地捧起茶,喝了一口,静静地听着。

天渐渐暗下来。

堂外春蝉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

这场集议持续了半个时辰,散议後,衆人深思倦怠,稀稀拉拉地走出堂屋。

堂上,黄葭眼皮沉重,半卧在官帽椅中。

书办关上了两边的窗,堂内暗下来。

邱萍坐在一侧,喝了几口茶润嗓子,但见黄葭窝在椅子上不动,叹气道:“先前部院来人,请您参议河务,您要是去了,说不定还能请他们再拨些人手。”

“去也没用,”黄葭闭着眼,漫不经心道:“河务集议来的是朝廷大小官员,吏员说不上话,干坐在那里,几个时辰下来,腰背都疼,再者……”她缓缓睁开眼。

再者,江忠茂的钦差卫队不久就会抵达淮安,她不想在这个时候分心旁事,尤其不能在部院插手河道上的事。

邱萍凝望着她,过了片刻,忽然长叹,“罢了,我去看看四厢的人。”

她起身往外走,推开堂屋的门,迎面一阵热风卷起,原来外面已下起了潮湿的小雨。

水雾悬在半空,一个书办走了过来,“部院来人,请掌事前去集议。”

邱萍愣了一下,还不知该如何作答,一个低沉的声音已从屋内飘了出来。

“跟他们说,我不去。”

书办面露难色,对着门里的身影拱手一礼,“杨郎中说,这回卫河船厂的厂官也跟着总河从临清过来了,所以,您必得到场。”

堂内传来一声叹息。

伴着雨声沥沥,黄葭扶着几案,从官帽椅上站起。

“我去更衣。”

戌时三刻,天黑得彻底。

百录堂上,蜡烛点了十多根,照耀如同白日。

“宁静致远”的木匾下,正中放着一张紫檀雕几,两边各安着一把花梨木官帽椅,总漕总河分坐两边,堂下两面各摆了两排座椅,官员乌泱泱坐了一片。

吏员没有位子,黄葭同一衆僚属搬了几条长凳进来,挨着墙边坐。

堂外雨声细密,总河王禄元的声音低沉粗粝,格外催眠。

“前年春末,黄河大水向南泛滥,徐州丶淮安丶凤阳几成泽国,徐州广运仓遭淹,仓廪储粮不及敷用,今年不论是修堤还是储粮,都要早做打算。”

话音落了片刻,工部侍郎曹化龙沉声开口,“遥堤已整修三年,尚未竣工。若是今年还将修堤提为首务,只怕也于事无补。”

参政陈敬猷微微蹙眉,“那你的意思是?”

他道:“不如另开河道行漕,以避黄河之险。”

另开河道,实为放弃黄河治理,新河开凿後,朝廷就不再考虑因此段黄河泛滥而导致的民生问题。

做法是丶自夏镇至宿迁直河以接黄河,使运道不再经过徐州,重点在于避开徐州二险滩,即徐州洪丶吕梁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