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移舟漕台 晋江手机版 > 第126章 山寺解签 蘩霜匪降蔹蔓于堂三战(第2页)

第126章 山寺解签 蘩霜匪降蔹蔓于堂三战(第2页)

她俯身拾起,签身微凉,刻着细小的编号。

此时,殿内正收拾供桌的小沙弥发现了她,看见她手中的签,不由诧异。

——方丈的签千金难求,明明都散走了,今日居然漏了一支。

须发皆白丶身着金红袈裟的方丈法正也转过身来,目光掠过黄葭的脸,又落在她手中的签上。

“黄施主,”法正笑了笑,“此签落地,又被你拾起,可见是缘法牵引。”

黄葭一怔,看了一眼竹签,躬身行礼。

“令祖黄老先生,当年常在此处与我论道品茗,恍如昨日,”法正的目光落在她腰间那柄鲁班尺上,此物件也曾在这佛前开光,“既是故人之後,今日又拾得此签,老衲便破例一回,为你开解,也不负昔年深交。”

提及祖父,便像投了一枚石子,在她心底漾开层层波澜。

黄葭并非笃信鬼神之人,但这一年来发生了太多事,眼下又遇上船厂的困局,她也不可避免地生了与神佛陈情的心思。

沉默片刻,便将竹签递了过去。

山风忽起,穿过林隙,带来一丝凉意。

小沙弥寻来了签子对应的签文,摊在两人之间的矮几上。

黄葭低头看去,不由念出声,“蘩霜匪降,蔹蔓于堂。三战三胜,其国乃亡。”

——签文晦涩,字字如冰锥,刺入眼中,带着一股不祥的寒意。

法正禅师盘坐蒲团,阖上眼,宛如古松,那份沉静,反让周遭的空气更为凝重。

黄葭盯着那前八个字,眉头微蹙,已经在思索,“‘蘩霜匪降’的蘩是白蒿,《采蘩》里祭神用的。至于匪降,《雨无正》说‘降丧饥馑’,是灾祸,《左传》中也有“陨霜不杀草”,乃灾异之兆,那麽合在一起……”

她顿了顿,谨慎地开口:“蘩霜不是天降的寒霜,而是异象?”

法正微微颔首,眼含嘉许:“不错。非自然之象,乃人事之兆。”

得到肯定,黄葭微微颔首,思路更清晰:“那就是说,有非常之人丶非常之事临身?”

“善哉。此即贵人现世之兆,其人或位尊,或行奇,如彗星袭月,引动波澜。”

法正的声音平和,却字字清晰。

黄葭点点头,引动波澜,能是什麽波澜?

目光移到下句“蔹蔓于堂”。

“蔹,是白蔹,”她努力回忆,“《礼记》月令里提过,蔹是有毒的蔓草。而这个‘堂’字……登堂入室,可引申为尊贵之地,蔹蔓于堂,就是毒草爬进了厅堂?”

她心下一凛,豁然擡头,“与前一句对应,贵人引路,登堂入室,而高位之上,有毒藤缠绕。”

法正眼中赞赏更浓:“福祸相依,登高履危。”

解完前八字,黄葭松了口气,但随即又被後八字攫住心神。

“三战三胜,其国乃亡……”她反复咀嚼,心头隐隐不安。

“这三战三胜,分明是赫赫战功,怎麽反倒亡国了?这个‘国’又是什麽?”

她望向法正,眼中是真切的迷茫,“後八个字,字面意思我都懂,可合在一起,就看不明白了。”

法正禅师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签文上,那後八字墨迹深沉,仿佛带着金戈之声。

“此签玄机,确如雾锁寒江,”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老衲试为施主剖之。”

说着,他枯瘦的手指移向签文:“‘三战三胜’,说的是《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国大将子玉治军严苛,鞭七人,贯三人耳,一时军威赫赫,国人皆贺其能,以为必胜之师。”

“然智者蒍贾见微知着,看出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断言他‘举以败国’。而後,子玉于城濮之战,虽有小胜,终因刚愎自用,大败于晋,几致楚国倾危!”

黄葭目光一滞,一股寒意顺着脊背悄然爬升。

窗外,雨声越来越大了。

法正的声音陡然一沉,如闷雷惊起:“此八字,看似贺胜,实乃示警,预兆施主一生,得天机异象之力,连战连捷,功业煊赫,然则——得势之日,即蹈危之时。”

“权位之侧,必有毒刃暗藏,如附骨之疽,终身难祛。尔此生如履薄冰,纵百战百胜,也有一败涂地之险!步步惊心,无时可懈。不过——”他话锋一转,“既承天命,当持敬慎不败之心,得志时勿忘蔹草在侧,凯歌声中常思楚亡之鉴。如此,或可绝处逢生。”

黄葭面色晦暗,望着签文,又看向法正清明的眼眸,扶着矮几起身行礼。

“多谢方丈教诲。”

·

安排完“送王船”的事宜,她就下了山。

程琦仍然紧随其後,按刀而行。

暴雨倾盆,士卒撑着油伞,黄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前面,蓑衣压着肩,就如她的心情一样沉重。

偶然来一趟,就抽了一支下下签,还有船厂的榫卯结合的事,桩桩件件,如巨石堵在胸口,呼吸也带上了火气。

擡起眼,漫天雨水中,山脚下的茶棚成了唯一的遮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