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移舟漕台 晋江手机版 > 第92章 指条明路 他淡淡一笑这一笑颇有些复(第2页)

第92章 指条明路 他淡淡一笑这一笑颇有些复(第2页)

半晌,家仆冒雨进三门,兴冲冲走到廊下,“老爷,小姐回来了。”

王仲贵猛地擡头,目光闪烁。

“吁——”

车夫勒马,一架马车在清江厂前停下。

掀起门帐,一位女子走了出来,上穿合领对襟大袖湖绿褙子,下穿八幅月华裙,头戴纱幔,行动之时,步履悠缓,如淮河的清波浮动,气度高华,仪态万千。

家仆搬来了脚梯,佝偻身躯,“小姐。”

王凝仪淡淡道:“我爹呢?”

“老爷在三门,似乎正发愁呢。”

王凝仪微微蹙眉,慢步走下马车,身後的蓝衣丫鬟为她打着伞。

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跨进三门,父亲早已迎候在槐树下,父女俩自有许多话要说,快步过了鹅卵石路,直到堂屋里坐。

“您是为何事发愁?”王凝仪接过长随端来的茶,喝过一口。

王仲贵听她一问,想到女儿自顺天回来,头一句先问他这个老父亲的处境,心中感动不已,便将钦差前後说辞不一丶命他画新图纸的事一一说了。

“若是能找到当年画图的人,或许会有复原的办法。”王凝仪语气沉缓。

王仲贵长叹一声,拿起茶盏。

他并不清楚画图的人是谁,这些与贡舶贸易直接相关的事,江忠茂会另找人来办。江提督不让他插手,也是想在事後,留住他的命。

只是,想到内府的手段,他眼眸闪过一丝痛惜,“当年画图纸的那批人,多半已经死光了……”

“即便都处置了,总有懂的人。”王凝仪看向他。

王仲贵深吸一口气,沉默不言。

“解铃还须系铃人,”王凝仪微微坐直,娓娓道来,“既然那本《海舱述要》是您从黄家翻出来的,自然是问黄家人最妥当,况且咱们两家连着姻亲,黄家二伯娶了咱家姑姑,逢年过节也是常有走动的。”

王仲贵摇了摇头,“那书藏在黄公甫的书房里,笔迹很新,大抵是他刚写的,黄家知道这书内容的人应该不多,倘若阖族传遍,当年也不至于只抓了黄公甫一个。”

他又叹了一口气,“不瞒你说,现在你爹这个位子上的前任,就是黄公甫的那个孙女。”

王凝仪一怔,“那您何不去问……”话说一半,她忽然想起什麽,看向王仲贵的目光变得深邃,“您是担心此人回来与您相争……”

王仲贵点了点头,脸色凄然,“江忠茂那边,一天一个心思,言语中往往以厂官之职威逼,若此事不能善了,我多半不能在江北待了。”

雨声簌簌,吹得愁绪纷乱。

父女二人静坐半晌。

等到家仆来传晚膳的时候,王凝仪忽然起身,沉吟片刻,“其实,如今提督不来请,谁也见不到他,您大可不必如此畏首畏尾。黄家那个孙女,不论她知不知晓内情,您还是要把人提来问问,毕竟也是一条线索。若她没这个本事,问完再把人送回去便是;若她能复原一二,那交给她去做,您也乐得清闲,到时候钦差那边,是您去回话,这个话怎麽回,在您丶不在她。”

王仲贵淡淡一笑,有些欣慰地看向她,“你在宫里多年,处事是极老练的。”

“孩儿不过是想您所想,道出了您的心思,”王凝仪坐下来靠着椅背,脸上带笑,声音平和至极,“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您须嘱咐差役,提人的时候,不得让她知道我们为什麽事来找她,先年那些内情也不可透露万一,免得钦差追责。”

王仲贵点了点头,“我儿聪慧,行事周全。”

……

汛期已过,洪泽湖上千帆猎猎,黄葭在堤上巡视了半日,心中却是心事重重,挨到入夜,她走过杨柳荫,回到岸边草棚。

门帐掩上,棚内一灯如豆,桌上的纸二寸见方,十数张叠放成两堆。

黄葭刚落座提笔,便听得外面的士卒报,“黄督工,清江厂那边传了消息,请您过去一趟。”

她蘸了墨,“去做什麽?”

“没说。”

“我现下不得空,让他们回去吧。”

“可来的人说……”

“不管说什麽,我在船厂无官无职,守堤的督工也不隶属于清江船厂,他们没有资格使唤我,如果要请我去,就先拿部院的批示来。”

“是。”士卒得了推辞的说法,转身离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