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宦得患失作者花间九声 >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去(第1页)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去(第1页)

第45章第四十五章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去……

赵枢和赵麟在内侍的陪同下一起来到御花园,向隆安帝叩拜行礼後,落座在桌案後,对着宣纸上的拟题思索起来。

隆安帝这道题,作答起来可浅可深。

两位皇子凝神沉思片刻,便提笔蘸墨各自作答。隆安帝等得不耐烦,又将御花园中的花木春景起了几个韵,让妃嫔们写诗作词,得中魁首者今晚伴驾。

大半个时辰後,妃嫔们纷纷让宫女把诗作呈给隆安帝品评,隆安帝装模作样吟诵一番,最终选中丽妃的一阙《点绛唇》。

其时丽妃的词平淡无奇,并无出彩之处,只是丽妃今日一身山月色梨花裙,头上戴着两只珍珠贝蝴蝶流苏掩鬓,纤腰素裹,在一衆花枝招展丶盛装打扮的妃嫔中,显得弱质芊芊,惹人怜爱。

丽妃被点了名,只得起身,来至隆安帝面前,在一衆或嫉妒丶或嘲弄丶或幸灾乐祸的视线中,敛衽行礼:“多谢陛下垂怜。”

隆安帝目光像蛇,在丽妃的脸和颈间逡巡两圈,然後拍拍自己身侧:“来,坐到朕身边来。”

丽妃有些无措,看了看坐在隆安帝右手边的陈皇後,站着没有动。

陈皇後脸色白了一瞬,陛下要一个妃子与她平起平坐,她身为正宫皇後的颜面往哪儿放。

“快点。”隆安帝不悦地催促道。

丽妃为难地往前迈了一小步,就被隆安地拽着胳膊拉到自己身侧,两人共坐一张龙椅,好在龙椅宽敞,坐两个人也绰绰有馀。

“陛下,臣妾在风里坐久了,头有些痛,想先回景阳宫歇息,请陛下恩准。”陈皇後适时站起来,行礼告退。

隆安帝都没看她一眼,敷衍地挥挥手,便黏到丽妃身上。

衆目睽睽之下,丽妃紧攥着衣角,眼中含着泪,只觉屈辱,却不敢推拒。

坐在下桌的赵麟瞧见隆安帝行事荒唐,不由皱眉,丽妃与他母妃交好,李家出事後,他也多次受丽妃照拂,不忍她在衆人面前丢了体面,于是搁下笔,出声解围:“父皇,儿臣已作答完了,请父皇过目。”

“哦?吾儿文思泉涌啊,甚好。曹臻,呈上来。”隆安帝正了正身子,懒散地靠在椅背上,擡手道。

丽妃趁机站起身,坐到一旁打横的小凳上。

曹臻应诺,把赵麟的答卷拿起来,躬身双手呈到隆安帝面前。

隆安帝接过来扫了一遍,又撩起眼皮看了眼恭首立在庭中的赵麟,面上瞧不出喜怒,半晌没有说话。

只见微黄的宣纸上开篇写着“天子者,承上苍之谕,秉九天之志,统御山海,教化万民。唯其爱民如子,顺应天道,政仁德高,四海归心,方为天下之王也。”

後面又洋洋洒洒展开论述,讲了如何实行仁政,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总归思想是民为君之本,只有让百姓衷心拥戴,才可能成为天下之王。

这些话,朝中那些清流士大夫,每旬中上的折子里,十有八九都会提及,不过是些正确无比的车轱辘话,隆安帝听都听腻了。

此时,二皇子赵枢也起身回禀道:“父皇,儿臣也作答完了。”

隆安帝沉声道:“呈上来。”

待看到赵枢的答卷,隆安帝眯起眼,目中露出两道精光。

“天下之王者,巍立于天地,雄心浩荡,一为富国强兵,令四夷臣服,无敢犯边者;二为严刑铁律,令小民无敢犯奸者;三为监束贵戚,令百官无敢谋逆者。如此,内外皆平,各安其分,方显天子威仪。”

通篇看下来,赵枢的意思是一个字“威”,天子之威,需用重典拱卫。而仁政爱民,只是儒家那些老学究们闭门造车,幻想出来不切实际的东西。

万千升斗小民,就应该一生庸庸碌碌,为糊口果腹终日奔波,万不可富其家饶其仓,以免滋生贪欲,得钱望权,不再满于一粥一食,平生许多风波。

赵枢的文章,通篇有理有据,自成一体,讲的却是身为一个帝王,身上应该有的东西:城府丶筹谋丶狠辣丶算计。

这些东西不能拿到明面上说,但却是执掌社稷的根本。

隆安帝深以为然,他心中的天秤向二皇子赵枢倾斜了一些,在他看来,未来储君最重要的,是要像他一样,深谙帝王之术,能将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天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不可让旁人染指夺权。

这一点,三皇子赵麟,还是太嫩了些。

仁政,呵!说起来冠冕堂皇,好听得很,这些话隆安帝也天天说,但那是说给天下人听的,真治理起江山社稷来,仅凭一颗仁慈之心,只会让那些虎视眈眈手握实权的臣子觉得你羸弱可欺,企图取而代之。

他仔细打量起自己的二儿子来,长子早夭,论年长,赵枢是几个儿子中年纪最大的,论嫡庶,本来几个皇子都是庶子,但现在二皇子寄养在陈皇後名下,勉强算半个嫡子。论才干,赵枢今日的答卷,确实让他惊艳了一下。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似乎他都应该给二皇子赵枢一个机会,至少可以作为进一步考察的对象。

他当然知道,陈皇後认下赵枢为养子,原因肯定不是什麽思子心切,而是要扶植赵枢成为储君,为陈家铺路,让陈家像昔日的李家那样,成为大梁背後真正的执权者。

但是,陈家与李家,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李家三代入仕,都是走科举,实打实读书读出来的,从阁臣李廷弼到六科廊李澈,再到孙辈李羡之,可谓人才辈出丶青出于蓝。

所以,就算他比较喜欢三皇子赵麟,觉得他聪慧机敏,有过立其为储君的念头,却因为忌惮李氏家族的权势,赵麟一个少年天子,难以掌控,以致外戚专权,扰乱朝纲,所以一拖再拖,想着把李氏击溃之後,再行立储。

但如果换一个人选,立二皇子赵枢的话,则不必有此担忧。一来陈氏家族除了陈衡,後辈子孙里就没一个成器的,陈皇後倒是有个弟弟,但他那个小舅子,只捐了个闲官儿,成日里招猫逗狗,不干正事,自诩皇亲国戚,各衙门没人敢惹他,总往家里娶大小老婆,孩子倒是生了一大堆,却都是纨绔做派,只知吃喝玩乐,读书仕途一概不通,这可比李家好摆布的多。

二则二皇子毕竟不是陈皇後的亲儿子,登基之後就算尊陈氏为太後,也不过面子功夫,枢儿若真如今日答卷上所写的那样孺子可教,在他手底下调理几年,日後对付个酒囊饭袋的陈家,又不必顾念血脉亲情,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