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0章“我进去瞧瞧他”
腊月二十三,小年。
一大早,王嬷嬷就起来,张罗着要把长春宫里里外外打扫一遍。
昨儿晚上,又下了一夜的大雪,小松子拿着扫帚簸箕,把院中的积雪清理出一条道来。
姜宝瓷被王嬷嬷从被窝里叫起来时,还闭着眼困得打盹磕头,咕哝道:“我的好嬷嬷,又没人来给娘娘请安,起这麽早做什麽。”
王嬷嬷入宫多年,极重规矩,以前对举止散漫丶游手好闲的姜宝瓷是颇有微词的,也就是李才人被禁足之後,看到她不离不弃,是个重情义的,这才对她有所改观,态度也和蔼许多,但该守的礼节习俗,还是不能免。
“没人来又怎样,咱们的日子也照样过,小年要大扫除,把这一年的霉运都扫出去,好运才能进来。”王嬷嬷手里拿着根鸡毛掸子,在姜宝瓷住的西厢房里边扫边道,“姑娘快起来吧,娘娘都起来梳妆好了,就算是为了图个好兆头,姑娘也该动一动。”
扬起的灰尘扑了姜宝瓷一脸,呛得她直咳嗽,爬起来抢过王嬷嬷手里的鸡毛掸子:“晓得了晓得了,嬷嬷快去别屋忙吧,西厢我打扫。”
王嬷嬷不放心地叮嘱道:“你可真要打扫干净,我要检查的。”
姜宝瓷嗓子发痒,说不出话,冲王嬷嬷挥挥手。
“就你那嗓子娇贵,一点灰尘毛絮也受不得。”王嬷嬷嘟囔着转身退出西厢。
姜宝瓷把窗子打开,深吸了几口气,拿着那根鸡毛掸子,跳大神似的在屋里转了几圈,敷衍地扫了几下,就当清理过了,往榻上一栽,接着睡大觉。
午间,姜宝瓷正被王嬷嬷死拉硬拽着,很不情愿地跪在小厨房参拜竈王爷。
丽妃遣听春带着一名小侍,挑了一担米面菜蔬送来,姜宝瓷听到动静,赶紧迎出来,听春还捧着个盒子,随姜宝瓷到正殿给李才人请了安,把盒子呈上:“给娘娘拜个早年,丽妃娘娘让我来给娘娘送节礼,这里头是一罐燕窝,还有一颗百年老人参,说是给娘娘补身子。”
姜宝瓷接过来,放到李才人面前的桌子上,李才人没有打开看,只笑着对听春道:“难为丽妃妹妹记着我,这些时,多亏了她帮扶,不然我恐怕早没命在了。只是,眼下我却拿不出什麽回礼。”
“娘娘千万不要客气,丽妃娘娘说,这些年受您照拂颇多,这点东西不值什麽,不能报答娘娘的恩情之万一。”听春恭谨道。
才刚说话,长春宫外的看守便来门外催促:“快走吧,再耽搁被上头知道了,我们头上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小松子赶紧过来打圆场,从听春送来的东西里,挑出一碟点心并几包小龙凤团茶,塞到看守怀里,笑道:“几位掌爷通融则个,陛下只说让娘娘禁足,咱们也没坏了规矩,只要您几位不说,没人知道的。您放心,有好东西,绝少不了您几位的。我这就去值房架上炉子烧上热水,让您几位慢慢的品茗取暖。”
这些时,负责蹲守长春宫的两班内侍,可是得了不少好东西,每每丽妃派人来,他们都要盘剥几成,原都以为是苦差,没人愿意来才踢给他们,却不想比在贵人主子那里得的东西还多,而且更不用受气,天天颐气指使的,长春宫的人还得敬着他们。
看守把茶团子放到鼻尖嗅了嗅,浓香扑鼻,是正经的八窨贡茶,满意地点点头:“行吧,看在咱们的交情份上,我们兄弟也只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替你们遮掩一二。”
“是,是,多谢掌爷,您请。”李松点头哈腰的把人请到值房。
听春也不敢久待,送下东西便匆匆告辞,李才人命姜宝瓷送她。两人相携出了正殿,听春把姜宝瓷拉到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只香包,拿给姜宝瓷:“姐姐,给你这个,我知道你一到这时节便害嗓子疼,前几日正赶上御膳房的师傅在熬雪梨糖,我便讨了一些,你带在身上,觉得不舒服时便含一颗。”
姜宝瓷心下感动不已:“你这丫头,真是招人疼。你娘的病怎麽样了?”
听春神情落寞下来,一泡眼泪含在眼眶里,哽咽道:“上个月我托同巷子住的太监阿伯去家里看了,我娘她,咳得厉害,怕是不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年,我恐怕,见不着她最後一面了。”
姜宝瓷听着心中不是滋味,她叹息一声,把听春拉到屋里,从自己所剩不多的银子里拿出三十两包起来,塞到听春手里。
“不,不,这银子太多了,我不能要,丽妃娘娘给了我月例的,我现也不缺银子,我娘的病,有钱也是治不好的。”听春推辞道。
“听话,收起来。”姜宝瓷握着她的手,“好医好药都用上,若真治不好,就给婶婶买副好棺椁,咱们做儿女的,心里也就无什麽遗憾了。咱们姊妹一场,我也没有娘,就当是孝敬自己娘亲罢。”
听春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再三谢过,拿着银子告辞去了。
黄昏时分,长春宫的小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气。
王嬷嬷用听春送来的燕窝,熬了一小锅八宝燕窝粥,又用猪油炒了几样清淡小菜,蒸了一锅馒头,先点上香烛,供奉五方神明,然後把饭菜摆到殿中,叫姜宝瓷和小松子都进来,陪着李才人一道用膳,几人说了会子闲话,虽比不上往年宫宴上花团锦簇的热闹,倒也让人觉得温馨。
几人早早吃罢晚饭,才刚酉时过半,突然几声嘭响,夜空里炸开几朵绚烂的烟花,接着丝竹声起,想来是隆安帝照例设了家宴,引衆妃嫔相聚,饮酒作乐。礼花一响,这宴席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