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宦得患失太监花间九声 > 第28章 第28章 是要擡你做平妻(第1页)

第28章 第28章 是要擡你做平妻(第1页)

第28章第28章“是要擡你做平妻。”

姜宝瓷被李才人盯得有些发毛,见她一言不发,握住她的手臂晃了晃:“娘娘,是不合胃口吗?我记得您以前爱吃玫瑰酥的。”

李才人摇摇头,虽然心中有猜测,但她不能说出来,怕刺激到姜宝瓷,只心疼地摸摸姜宝瓷的头,换了个话题道:“好孩子,你放心,本宫以後不会叫你再受苦了。今日李士光捎来了羡之的手信,信中说他已经从江南北上,算日子再过半月便可到京。”

姜宝瓷惊喜道:“那太好了,李公子来京,通过京察之後,应当可以留在六部任职,届时李家就能重新在京城立稳脚跟,也能给支持三殿下的官员们吃颗定心丸了。”

李才人苦笑:“本宫至今仍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他打压我父兄,将我废黜,俨然是一副要斩尽杀绝的模样,可又留用羡之,倒像是要给李家留有一线生机,实在教人难以捉摸。”

“一切还得等李公子来了京城才有分晓。”姜宝瓷宽慰道。

“你说的对,多思无益,咱们不说这些。”李才人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上次我差人往外送信时,夹了一张你的小像,羡之这次回信里特意提及你,他说佳人倾国倾城,人间难觅,况又对李家情深义重,与人做妾便委屈了。”

“李公子这是不喜奴婢,委婉谢绝罢了。”姜宝瓷笑着打趣,倒也不恼。

“哪儿的话,羡之的意思可不是这个。”李才人道,“他在信里说了,是要擡你做平妻,等来京之後,先定下大娘子,过两三年等你出宫,便三媒六聘丶八擡大轿娶你过门。。”

姜宝瓷微怔,心中却并无喜悦。嫁给李羡之,本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出路,她出身低微,又做过乐伶,等到二十五岁承恩出宫时,年纪也大了,这些年娇生惯养,早吃不得苦做不了活计,就算寻常百姓人家也不愿娶她为妻的。

只能凭着残存的几分姿色,嫁到豪门高户里做小,遇到主母善妒的,还不知会怎样受磋磨。既都是做妾,还不如嫁给李羡之,好歹有李娘娘疼她,大娘子就算看她不顺眼,也不敢欺负她。而且李羡之这不也说了,会以平妻之礼待她,这原是她以为要生下子嗣才能换来的殊荣。

可是现在,姜宝瓷心底莫名有几分不愿。

倒不是因为李家势颓,而是李羡之的态度,他连自己的人都没见过,只凭一张小像,开口就要定下自己终身,实在是草率,怕不是相中了她的样貌?而且听他那施舍的语气,自己要与旁的女子共侍一夫,难道还要感恩戴德不成?

况她又没见过他,哪知道他高矮胖瘦丶秉性如何?他怎麽就笃定,自己愿意嫁给他,想来也是个刚愎自用之人,她嫁过去之後,恐怕还会因为她乐伶的身份轻视于她。对待正头娘子,他得克己复礼,但对于她,可就不必循规蹈矩丶掂量轻重了。

若不得夫君尊敬,即便娘娘有心护她,手也伸不到人家後宅之中,更管不了人家的床笫之事,到那时,什麽苦也羞与人说,都是她自己慢慢尝罢了。

尽管李才人将她这个内侄夸的天上有地上无,最是正人君子,姜宝瓷还是打了退堂鼓,她是要择夫婿,可不想给人做玩物。

若李羡之真看重她,既看了她的小像,就也该在信中附一幅自己的画像来,让姜宝瓷也瞧瞧子丑寅卯,可偏偏只有冠冕堂皇的言辞,画像不曾有,信物也不曾有。

这样一比,倒像是她姜宝瓷巴巴的上赶着给人做妾似的。

对于李羡之的样貌,她原也有几分好奇的,李才人往日也跟她说过,那位公子身量颀长,丰神隽秀,剑眉鸦鬓,最好看的是有一双多情眼,常叫人望之失魂,京中不知多少世家贵女对他芳心暗许。

姜宝瓷想着,脑海中却不自觉浮现出陆晏和冷清的身影,离她远远的,月光云影中,独立在一株玉兰树下,向她瞥来淡淡一眼,面上没什麽情绪,疏离的眼眸中甚至有几分嫌弃,姜宝瓷却觉得分外亲切。

若那李羡之是像陆晏和这般的,嫁给他倒也罢了。

“宝瓷,宝瓷。”李才人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笑道,“这丫头,竟高兴的痴了。”

姜宝瓷猛地回神,脸腾一下红了,推脱道:“娘娘莫拿我取笑,我与李公子又不曾见过,也许见着了,李公子便知道我蠢笨了,这事还八字没有一撇呢。”

李才人却很放心:“他见了你还不喜欢,难道是要天仙不成?就是天仙,也没你这般可人,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就是。再说我那侄子,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才学人品都是极好的,不是我自夸,说是京中第一公子也不为过,虽然李家现在不如以前了,但单凭羡之这个人,也断不会辱没了你。”

“娘娘的内侄,自然是最好的。但这婚姻大事,还是等李公子入京之後,再从长计议。”姜宝瓷道,“也许李公子这番回来,早有贵女久候,和他两情相悦,李公子便不肯纳妾了呢。”

李才人不赞同道:“什麽话,我们李家就只羡之这一个嫡孙,自然是要他多纳妻室,开枝散叶的。”她拉起姜宝瓷的手,“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任她什麽世家贵女,也越不到你头里。”

王嬷嬷这时端着托盘进来,姜宝瓷趁机起身告退:“娘娘,时辰不早了,您喝点热汤,早些歇息吧。”

李才人看看天色:“哎,我只顾拉着你说了这会子话,竟忘了是大半夜里了,你快去睡吧,左右无事,你脚上还有伤,明儿也不用早起,好生休养几日。”

姜宝瓷轻轻点头,转身出去,刚走到门边,李才人又叫住她,叮嘱道:“以後,陆晏和那里,就不要过去了,哪怕咱们艰难些,也犯不上去求一个太监,你日後是要做李家夫人的,与一个宦官过从甚密,传到人耳里终究不好。”

姜宝瓷一怔,知道李才人误会了,可是事关人命官司,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只得讷讷道:“是,我记下了。”

从殿中出来,李松早备了个汤婆子给她,姜宝瓷接过来抱在怀里,有些怅然若失地回到西厢,躺进被里,却翻来覆去总睡不着。

她在陆晏和屋中那一觉睡得倒安稳,本是杀了人,抱着大不了抵命的念头,反而不怕了,此时性命无虞,却又考虑起前途,瞻前顾後起来。

果真嫁给李羡之,便能得到她想要的麽?从记事起,姜宝瓷便在教坊司了,每日都要练唱功丶学琴棋书画,还被礼仪嬷嬷盯着教规矩,怎麽站怎麽坐怎麽笑,都是照着模子刻好的,学得不像,便要挨打。

偏她瘦小的个子一身反骨,对教坊司里教的那一套取悦男子的课业嗤之以鼻,教习不在时,便坐没坐相丶站没站相,斜腰拉胯的躺着歪着,有瞧不惯的去告她的状,可坊里跟她要好的女孩也多,等教习风风火火赶来时,早有人给她通风报信。教习只能看到她咿咿呀呀吊嗓儿或者装模作样的描画,总也抓她不着,她又有一张油嘴,把人哄得五迷三道,便也不追究了。

可终究是不自由,那时姜宝瓷最羡慕街上那些没人管的野孩子,有要饭的,也有家里大人忙顾不上的。姜宝瓷常常爬到教坊司最高的屋脊上,看他们成群结队的在街上疯跑,吃糖葫芦,抢风车,扯着线放风筝,瞧着无忧无虑的。

而同样的年纪,她却被困在院中,整日学那些娱人之技,嬷嬷敲着戒尺,告诫她们要知足,说这些技艺,那些闺阁贵女也要学的,而且还要花重金来教坊司请老师去家里教。

姜宝瓷可不信,世家贵女金枝玉叶,出入都有人伺候,哪用学这些劳什子,她决心要抓住一切机会,逃离教坊司那个鬼地方。

後来被选入宫,她以为可以苦尽甘来了,可看到宫中那些妃嫔贵主们过的日子,她终于有些信了,後宫女子为了争宠,更是要揣摩皇帝陛下的心思,尽力投其所好,与教坊司那些女孩们讨好恩客,也没什麽两样。

宫里规矩比教坊司更多,也更不自由,让她同样想逃离。

可是嫁了人,嫁给李羡之,又能如何呢?李家是世代书香门第,约束绝不会少,李娘娘也说了,他会娶许多妻妾,自己到了李府,恐怕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分到一个小院里,日日盼着夫君来临幸,连出门也要得到主母允许。这还是好些的,若没有单独的居所,跟别的姬妾同住,同几个女子一起,天天围着一个男人转,吵也要吵死了,更没有消停日子过。

姜宝瓷後背升起一阵恶寒,朦朦胧胧间,她又想起杏园来,干净整洁的小院落,清清静静无人打扰,她同小侍们嬉笑打闹陆晏和也不管束,倒是难得自在。

想到这儿她赶紧打住,不是考虑自己的婚事麽,怎麽频频想起陆晏和来,他一个太监,想他做什麽,难不成,真个与他做对食?

姜宝瓷惊恐地摇摇脑袋,觉得自己有病,放着好好的世家公子不嫁,总想起个太监算怎麽回事。自己方才对李公子那番揣度,也是太过偏颇,又没见过面,娘娘给人家寄她的小像,人家不过是称赞她几句,允了一句有意求娶,怎麽就把人想成急色的了,李家是想让李羡之多娶几房,那也得李公子自己愿意才行,万一他是个好的呢?

姜宝瓷心中七上八下,直到五更天,外面昏昏蒙蒙,她听到小李子起夜,困得脑中嗡鸣,这才强迫自己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而此时,东厂值房中,陆晏和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望着窗外露出的鱼肚白,眼中一片迷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