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txt资 > 第68章 杂事 竟有人想白使唤(第1页)

第68章 杂事 竟有人想白使唤(第1页)

第68章杂事竟有人想白使唤

六十八章

说了这阵子各自的事,崔兰愔看着崔兰芝拢起的肚子,笑道;“待外甥生出来得加不少使唤的人,南书房那里住着就局促了,姐姐和姐夫搬到後面院子里吧。”

洪佶给崔兰芝打了个眼色,崔兰芝知他心意,温柔笑道:“怎就住不下,我们在无锡时也是这麽住着,孩子生出来至三岁时都要伴着我们住,再添个乳娘就够用,书房那边足够住,待明年会试後,无论相公中不中,我们都要另置间宅子住的。”

听她说明年要另置间宅子住,姜氏先不舍起来,“是谁同廉方说什麽了?不是说好了一直住着,愔姐儿不住家里,谡哥儿也难得回来住一晚,你们再走了,就戬哥儿在家里,哪还有家的样子。”

崔兰愔知道这事儿还得看洪佶,“姐夫,表叔给我说了,让我宫里和卫王府两头住着,家里我该是不会回来住了,後面白空着,你们做什麽不住进去。

应城居大不易,另置个宅子,还要多使唤不少人,这就不少的花销,家里又不是没地方,何必多花银子,省出来给我外甥多攒些身家不好麽。

我知姐夫不是在意人言的,是想着谡哥大了,怕他成亲时你们占了院子,家里不好同你们张口,你属实多虑了,贡院那边的点心铺子和酒楼生意每月的进项不少,其中一半儿的利归到咱家,去了开铺子投的本钱,这三个月咱家能有六百两的进项,待丧期过了每月的进项还会多些。

所以,咱家现今可不是穷家破落户了,待谡哥儿成亲时,看是再买处院子还是买了旁边人家的院扩一下,到时我就是多几个外甥也住得下。”

洪佶本就喜欢岳家的和乐气氛,崔兰愔这样一说,他去了顾虑,笑道:“那我们就不管那许多了,待收拾了就搬到後面去。”

姜氏先顾不得高兴,她难得清明起来:“点心铺子和酒楼生意不是你帮着卫……陛下做的,怎麽还要给家里一半的利,都是你忙的,家里一没出钱,二没出力,这可使不得。”

这麽些年都是崔兰愔当着崔家大房的家,崔晟和姜氏都是从她手里领月用,就是同两个人讲家里的进项,两人也是听了就忘,时候长了崔兰愔就懒得说了。

所以,点心铺子和酒楼一半的利归崔家大房的事她也没想着说,反正她攒起银子,看着家里需要时拿出来就是。

还是那日皇帝发话,往後卫王府由着她住,她这也算另立门户了,崔兰愔就想着该将家里的银钱出入交代一下。

这会儿正好借着机会说了,“娘,原我是想着我和家里一起占一半的利,那一半归表叔,表叔却说我算他那一头的,让家里占一半利,另一半归我和表叔,都给我做零用钱花用。”

那日崔兰愔匆匆从宫里回来,又告诫了家里那些话,虽後面钱和又来接她回宫了,猜着是叔侄俩有误会了,家里却还是惦念着放心。

这会儿她仍是张口闭口都喊着“表叔”,显见在宫里也没改口,皇帝待她和当卫王时一样宠惯,连分利钱这样的事都要给她划到他那一处去,摆明了是不想将崔兰愔还回崔家了。

皇帝都发话了,那可是金口玉言,谁能有异议。

姜氏想着将那些银子多半都给崔兰愔陪嫁,就道:“家里都是你做主,你觉着合适就成。”

崔兰愔就说了要将家里这边的账本和银钱交出来,姜氏说什麽也不肯,还一杆子给推老远,“这家里就没有能管这个的,等谡哥儿娶了媳妇再说吧。”

崔谡吓得直摆手,“还是等戬哥娶媳妇儿吧,我还要跟着陛下建功立业呢,几年内都别指望我娶。”

崔戬也不甘示弱,“考不中进士,我也不娶。”

姜氏是个想得开的,对着崔兰芝肚子柔声道,“有好外孙给我抱,管你们什麽时候娶。”

一家子都是嫌银子烧手的,崔兰愔只能作罢。

吃了午膳,姐妹兄弟四个一起忙,帮着崔兰芝和洪佶搬到了後头院子,南院书房给崔戬读书用,前头三间厅整个都给崔晟,他如今不同以前,偶有同僚上门,三间厅,明间用来给他待客,东间给他做书房,西间则给他摆弄那些活计用。

这样一分配,明明还是一样大的地方,却觉着宽绰了许多。

傍晚崔晟回家,听崔兰愔说皇帝想吃他做的豆腐皮包子,激动得在屋里来回走着,“陛下还有什麽想用的,到时我多做几样。”

崔兰愔就道,“能放两日的素点心也做几样,给表叔当零嘴用。”

崔晟连连点头,问了崔兰愔後日回宫後,说他明日下晌就能回来,到时色色都备齐了,保证她後日走时能拿着新鲜热乎的进宫。

晚膳时,他不嫌辛劳,下厨做了几道味道极佳的素菜,一家子久违地一起用了顿膳。

晚膳後,崔兰愔就带着赤云几个回了卫王府。

见她回来,宋长史颠颠跑过来,未语先红了眼眶,“二小姐,我……我还以为再见不到你回来住了。”

卫王府里,长史是除了皇帝身边和她身边这些之外,相处最融洽的,想到後面要分开,崔兰愔还挺舍不得。

只是卫王府已成潜邸,长史这些属官就没了用武之地,待皇帝除服後,肯定另有调用。

崔兰愔就道,“表叔许我宫里和府里来回住,往後长史闲了可以回来坐坐。”

长史一听,就求她道,“既这样,二小姐同陛下说说,还留我在这里吧。”

“长史这样能干,会有更能发挥的去处,岂能留这里就埋没了。”

“二小姐可能不知,我是举人出身……”

当初都当卫王以後至多是个富贵闲王,想有晋升的谁都不肯往这儿来,就轮到宋长史捡了漏。

不然一个举人出身的,又怎麽会四十出头就升到了正六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