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7章如今她对他袖手旁观
姜诺换好衣衫,同李檄,姜棠等人一同登上山峦最高处的烽火台,台上有了望的简易房屋和燃放烽烟的高岗。
从此地俯瞰,青翠山峦中的烽火台彼此相望,东西绵延,气势甚是巍峨,确是一桩令人惊叹的大工程。
李檄在衆人的簇拥下,缓缓点燃烽火,相邻烽火台也依次燃起火焰,连绵不尽,宛若星子燎原。
衆人山呼万岁,李檄向来冷冽的眸光映着烽火,也炙热了几分:“这道防线,护的是身後国都,日後,再不必有後顾之忧。居安思危,起而迎敌。”
衆人跟随李檄而喊,满山都在回荡。
离得较远,六时望着这一幕,低声对姜诺感叹:“陛下还是很有魄力的。”
李檄一身天子玄色劲装,腰线挺拔,冷峻贵重的气质,走到何处都引人注目。
姜诺望着远方的明净天色,神色疏静:“陛下本就是要名垂千古的英君明主。”
可她,并不愿做英君明主的贤後。
他有他的大业,她也有她的路子。
点燃烽火後,今日的大事已毕,衆人都放松下来,在山中互相结伴,缓缓走回行宫。
李檄心下有意和姜诺一道同行,他不动声色,朝她的位置进了两步,想着稍稍靠近她。
偏偏,有陪同的官员无意道:“陛下,您若是和姜姑娘一道回,臣等就先告退了。”
李檄看向姜诺,未曾说话,眸光里却流转殷殷期待。
姜诺隔着帷帽,在青翠山色间轻轻福了福身:“臣女也正有此意,若陛下无事,不若同行。”
李檄颔首,忽又看姜诺帷帽轻垂,许会看不到,忙开口道:“朕无事。”
这些年,也算身经诸事,李檄总想着自己已是心如止水。
可他错了。
他自个儿也未曾想到。
“正有此意”这四个简简单单的字,会有一日如波涛中的阵阵涟漪,让他的胸腔,翻涌着按捺不住的欢喜。
山色如烟,两人在苍翠碧绿的山间并肩前行,身边草丛中偶有清脆鸟鸣,打破这片沉默。
李檄走在姜诺身侧,竟不知要说何事。
平日和姜诺在一起,他向来是不用想如何开口的。
他只需一露面,早就有她笑意盈盈的奔过来,将饱满的热情,连带种种话题一一奉上。
她主动了太久,如今换成他开口,竟如此生涩:“一路皆山,在路上可奔波了?”
他被她惯坏了,如今他才发觉,这对她有多麽不公。
帷帽下,姜诺温细的声音响起:“多谢陛下挂念,臣女不觉辛苦。”
李檄顿了顿,终是忍不住:“朕回给你的话,你可曾看了?”
姜诺纤细的身子明显顿了顿,低声道:“未曾。”
“未曾……”李檄站住脚步,前几日到今日,他的所有自信,皆是来源于她看了那奏折,释怀了不少——可她竟并未翻看,一颗心被不安紧紧揪住,李檄又回到了那手足无措的境遇:“那都是朕……很用心的……”
“这几日甚忙……”姜诺的语气轻若浮云,歉意道:“还望陛下赎罪。”
李檄哑然。
恍然记起,从前的他,不也曾如此?
诺诺不过是一次罢了,而她这些年,又受了他多少有意无意的忽视和冷遇。
心头闷闷的泛起疼,可想起她曾经也受过同样的痛楚,痛楚中又涌上直窜上眼眶的酸涩,李檄低声道:“不碍事儿。”
缓了缓,李檄停步开口:“那……你这次来此地,是为了何事?”
他还不至于那般想当然,将她的到来想成是完全为了看他。
姜诺隔着帷帽福身,将早已写好的单子递给李檄,手腕上的暖白玉猫爪手串泛着洁净的光芒:“这是臣女母亲的嫁妆单子,这笔银子,被姜棠私自挪用,入了国库,臣女这次来是想看看,臣女这些银子,究竟用到了何处。”
李檄甚是惊诧:“有这等事?”
姜诺:“看到陛下不知情,臣女也安心了。”
李檄怔忡了一瞬才意识到姜诺何意,语气有几分急痛:“诺诺,朕是对你诸多亏欠,可你如今竟将朕想得这般无耻……朕在你心中,到底……是有多不堪?”
姜诺躬身:“陛下,臣女和陛下相识十载,自然明白陛下心胸,陛下此举,功在千秋,後世铭记。”
“是,这是利国利民之事,功在千秋之事!”李檄双目灼灼的落在姜诺身上,帷帽如雾遮住她的容颜,她宛若在高高云端,让人看不透:“可朕如今只想问你一句,诺诺,你看到今日这番景色……可有开怀吗?”
姜诺取下帷帽,不染尘埃的面庞清冷端凝,声线如寒泉泠泠而下:“陛下此言,臣女惶恐,这等国之大事,上有肱股之臣出谋权衡,下有黎民评说,陛下怎会来问臣女?臣女又如何答得起?”
“诺诺,你今日来此地,清清冷冷站在远处,始终……始终像个旁观者……”李檄微微擡头,望着明净幽远的天色,轻声道:“朕的事,如今你也做到袖手旁观了……”
诺诺从前绝非如此。
他水上漂的石子投得远,诺诺会蹦蹦跳跳,在一旁拍掌叫好:“表哥好棒,石头在表哥手里宛若飞石,你一定能练好武功。”
後来,他功夫矫健,武功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