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章朕对你积欠甚多
回廊之上,李檄侧首,今日宫宴,他一身玄赤色天子礼服,金龙云纹在春光下反射着光芒,处处彰显着天家体面。
姜诺犹豫了一瞬,想好的说辞忽有些不好开口,恰好身後有人笑语道:“诺诺,我寻你好久了,原来你在此处。”
姜诺回头,竟是沈菱清带了六时一道来了。
沈菱清朝她使了个眼色,摇了摇头。
姜诺会意,对李檄背影道:“陛下赏赐臣女的物件,臣女皆存在侯府,臣女是归还于陛下,还是……随意处置?”
李檄送的物件,除了极有纪念的还与李檄,剩下的珠宝首饰,姜诺不想留,也不愿还,善堂正是缺钱之际,她手头刚得的庄子实业,又没有可直接支配的银钱,若是典卖一笔,进账也能用在孩子们身上。
她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人虽断了,物件可是清清白白呢。
李檄头也未回,语气沉沉道:“怎麽处置,都随你。”
说罢,已大步离去。
沈菱清看到李檄离去,才敢说话:“我和六时早就寻到了你,就在回廊尽头的柱子回头,瞧见你想给陛下提侯府那笔银钱才站出来,千万莫要此时说,陛下如今多少生闷气呢,不若从长计议,对姜府,对你,对吉祥,都好。”
吉祥哼道:“债主要钱,倒还要挑时辰了。”
一语既出,吓得沈菱清忙告饶:“好姐姐,我可是服了你的巧嘴,陛下说出那话,我和六时正气得想怎麽驳回去,没曾想你那般口齿伶俐,好漂亮!真给你家姑娘解气!”
六时也笑着叫好:“吉祥,书铺里何曾出你的书?那般口才,我当时掐着手心,才忍住了没抚掌叫好。”
四人说说笑笑走出宫,皆有几分喜色,看天色尚早,沈菱清索性也到了侯府和姜诺一起又用了晚膳。
待到明月挂于天际,又开了窗子,趁着春夜清风,一杯一杯,对月夜酌,皆说是要给吉祥庆功。
因了李檄严令,姜诺很久未曾饮酒。
此次敞开了喝,喝到最後,四个人都有几分薄醉。
沈菱清趴在姜诺肩头:“今晚这景色,你猜,我想到了什麽?”
“我想到的是……是你小时候,让吉祥在宴会上藏酒,还非要拉着我,晚间在被窝里一起尝。”
月光下,姜诺双眼迷离,鬓角乌发松垂在白皙的侧脸上:“多久的事儿了,偏你还记得。”
“那夜你喝醉了,抱着我直喊娘,你说……你说原来酒真的是个好东西,可以看到想见的人……”
“那时我才知晓,诺诺你喝酒不是因了好玩,你是太苦啦。”沈菱清忽然哭了:“可李檄他懂吗?!他有我懂你吗!他只知道不让你骑马,不让你喝酒,不让你冰嬉,不让你打马球……”
“後来,他被关在北苑,你给他送酒,他照单全收。”沈菱清冷笑道:“结果他出来成了太子,不说第一时辰迎娶你,偏严令你戒酒,说什麽史上可曾有善饮的太子妃……”
姜诺叹气,将沈菱清抱到怀里道:“行了,怎麽就又提到他了?你先罚三杯吧,再说此事确不算他的错,太医也说我体弱,不该过度饮酒……”
“你没过度,酒不是放纵,酒是你的一点甜,有时候,日子就是靠着这点甜撑过去的啊……”
“他不是为你的身子,他是怕你万一醉酒,万一被人瞧见,失了体面!冰嬉也是,他从小就不爱让你和我们出门玩……”
“万一啊万一,就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可能,他就把你日子里的甜都给你禁了。”沈菱清此时,气得恨不得冲进宫把李檄拉出来问罪:“我就是不平,就是越想越生气!”
“说起来,你还未曾细问过,我为何如此决绝。”姜诺低声道:“其实就算你问我,我也不晓得怎麽回答,也不是废後毁约,心移他人的大事,都是微末小事,说出倒显得矫情。”
“哪儿有什麽大事,夫妻二人过日子,别管是帝後,还是平头百姓,每日不都是小事?”
姜诺怔怔:“都是小事……”
沈菱清用力点头:“所以你要找一个,把你的小事当成大事看待的人。”
“何其奢望啊。”姜诺笑着,眸中泪光闪烁:“难得有情郎,我何德何能,怎配得上旁人用心。”
吉祥第一个蹦出来:“姑娘你特别好。从前都是陛下的错,你切莫归责在自己身上!”
六时紧跟其後,顺带夸了自己:“姑娘可曾发现,陪着姑娘的,都是顶好顶好的人!就是因为姑娘特别好,所以心善的好人,才会都对姑娘好呀!”
她们开始七嘴八舌,细数姜诺究竟有多好,究竟有多值得。
窗外透过朦胧月色,姜诺将手帕覆在面上,眼睫扑簌了两下,撒娇道:“各位好姐姐散了吧,好困,想就寝了。”
她才不是困了,不是想散了。
是藏在帕子里的眼眸又红了。
“方才我不该提那位。”沈菱清擦干眼泪赔不是,举起酒杯眨眨眼睛:“我自罚三杯,祝我们诺诺,前路坦荡,无违己心。”
*
晨光熹微,厢房的门打开,姜诺入内,目光一一拂过屋内的物件。
有些是李檄年节时令的赏赐,她平日里用不着,囤放在此处。
有些是儿时的物件,不值钱,却皆有段情谊故事在里头,也囤放在此处。
一件一件,她都极爱惜。
姜诺从前,若是从李檄处受了委屈,她就会来这屋子里坐片刻,看看李檄送她的物件。
她向来将这些物件,当成他爱她的证据。
可这些物件,大多是李檄随旨赏的罢了,如今人既断了,物件更没有留的必要。
“物件是好物件。”姜诺淡淡开口道:“都拿去典卖了吧。”
“卖了?!”六时犹豫了片刻,上前劝道:“之前姑娘想着将那山栀花运出府也罢了,可这些东西……府中向来只进不出,若是典卖,叫老太太知晓了,怕要责骂姑娘,说是……败家之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