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生接过话头:"就是您和王叔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了,不如正式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王轱辘偷瞄沈雅琴,现她的耳根已经红透了。
"胡闹"沈雅琴低声说,"这么大年纪了,办什么仪式"
"外婆。"梨叶握住她的手,"年纪大怎么了?您和爸互相照顾,我们都支持。"
王轱辘清了清嗓子:"妈孩子们也是一片好心"
沈雅琴沉默良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随你们吧不过要简单点"
"太好了!"梨叶高兴地抱住外婆,"就定在下个月初八怎么样?那天是腊月十六,好日子。"
王轱辘和沈雅琴对视一眼,同时想起了李大勇的话,不由得笑了。
晚饭后,雪停了,月亮从云层中露出脸来,照得雪地亮如白昼。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院子里,沈雅琴跟了出来,给他披了一件厚外套。
"冷不冷?"沈雅琴问,声音轻柔。
王轱辘摇摇头,指着梨树:"看,雪把树枝都压弯了。"
沈雅琴拿起靠在墙边的竹竿,轻轻拍打树枝上的积雪:"明天太阳一出来,雪化了会更重,得提前打掉些。"
王轱辘看着她忙碌的背影,突然说:"妈,谢谢您。"
沈雅琴停下动作:"又谢什么?"
"谢谢您愿意跟我一起走剩下的路。"王轱辘的声音有些哽咽。
沈雅琴走回来,在他面前蹲下,月光照在她的脸上,那些皱纹显得格外温柔:"傻孩子,是我该谢谢你。这些年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
两人静静地对视着,院子里只有积雪从树枝上滑落的簌簌声。
第二天,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青山村。李大勇是第一个登门道喜的,还带了两瓶珍藏多年的老酒。
"我就说初八是个好日子!"李大勇拍着大腿说,"老哥,雅琴姐,恭喜啊!"
赵婶也来了,手里提着两斤上好的五花肉:"雅琴姐,这是我特意留的年猪肉,肥瘦相间,最适合做红烧肉了。"
村民们陆续登门,小小的院子里很快挤满了人。沈雅琴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也渐渐放开了,忙着给大家倒茶递瓜子。
梨叶和菌生负责接待,王青山和王思远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兴奋得小脸通红。王轱辘坐在轮椅上,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暖暖的。
晚上,等客人都走了,沈雅琴坐在灯下继续织那件没完工的毛衣。王轱辘坐在她对面,帮她绕毛线。
"妈,您别太累了。"王轱辘看着她疲惫的侧脸,"毛衣不急,慢慢织。"
沈雅琴摇摇头:"快织好了,天冷了就能穿上。"
王轱辘不再劝阻,只是静静地陪着她。炉子里的火偶尔出噼啪的声响,窗外又飘起了雪花。
三天后,梨叶从县城回来,带回了两个红本本。她把结婚证郑重地交给父亲和外婆:"都办好了,就等初八那天请乡亲们吃顿饭。"
沈雅琴接过红本本,手指微微抖。王轱辘凑过去看,照片上他和沈雅琴并肩而坐,背景是喜庆的红色。两人都穿着最好的衣服,笑容有些拘谨但很真实。
"照得不错。"王轱辘轻声说。
沈雅琴小心翼翼地把结婚证收进抽屉里,转身去厨房做饭,但王轱辘看见她偷偷抹了抹眼角。
初八那天,青山村像过年一样热闹。合作社的大礼堂里摆了二十多桌,全村人都来了。王轱辘穿着沈雅琴新织的毛衣,坐在轮椅上接受大家的祝福。沈雅琴穿了件暗红色的棉袄,头梳得一丝不苟,耳垂上戴着王轱辘送的那对银耳环。
仪式很简单,就是请老支书当证婚人,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但当王轱辘握住沈雅琴的手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妈雅琴"王轱辘的声音有些颤抖,"往后余生,我会好好照顾你"
沈雅琴的眼眶湿润了,她紧紧回握王轱辘的手,什么也没说,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份无声的承诺。
宴席上,李大勇喝得满脸通红,举着酒杯大声说:"我提议,为这对新人干杯!祝他们百年好合!"
"百年好合!"众人齐声应和,笑声和祝福声充满了整个礼堂。
回家的路上,雪又下了起来。梨叶推着父亲的轮椅,菌生搀扶着外婆,两个孩子在前头蹦蹦跳跳地踩着雪。
"爸,外婆,今天高兴吗?"梨叶轻声问。
王轱辘和沈雅琴相视一笑,同时点了点头。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他们回家的路。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此刻,两颗历经沧桑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喜欢轱辘杆子请大家收藏:dududu轱辘杆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