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沈雅琴立刻忙活起来,翻箱倒柜找出一堆小衣服小被子。王轱辘则给李大勇打电话,请他明天一早开车送他们去医院。
"这孩子,跟梨叶一样性急。"沈雅琴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还没到日子就急着出来见世面。"
王轱辘笑着摇头:"随她妈。记得梨叶出生时也是提前了半个月。"
天刚蒙蒙亮,李大勇就开着那辆旧五菱宏光车来了。一路上,他不停地恭喜王轱辘和沈雅琴,还说自己早就看出梨叶怀的是女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看她那个肚子,圆滚滚的,准是闺女没错!"李大勇信誓旦旦地说。
县医院的产科病房里,梨叶虚弱地靠在枕头上,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襁褓。看到父母进来,她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爸,姥姥,看看你们的外孙女。"
沈雅琴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多漂亮的孩子啊,跟梨叶小时候一模一样。"
王轱辘凑过来看,小家伙红扑扑的脸蛋,稀疏的胎,小嘴一嘬一嘬的,可爱极了。"起名字了吗?"他轻声问。
梨叶和菌生对视一眼:"我们想叫她麦穗,王麦穗。纪念妈妈,也纪念咱们的青山麦。"
沈雅琴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她把小麦穗紧紧搂在怀里:"好名字,李青一定会喜欢的。"
由于是早产儿,小麦穗需要在医院观察几天。梨叶也因为产后虚弱要住院调养。王轱辘和沈雅琴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沈雅琴变着花样做各种滋补的汤水,王轱辘则负责接送和跑腿。
村里人知道梨叶生了,纷纷前来道贺。赵婶送来了亲手做的小棉袄,李大勇拎了两只老母鸡,说是给梨叶补身子。合作社的年轻人们更是排班轮流到医院帮忙,让菌生能抽空休息。
一周后,梨叶和小麦穗终于出院了。回家那天,沈雅琴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还在门口挂了红布条,图个吉利。王轱辘则坐着轮椅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检查有没有什么障碍物会绊到抱着孩子的梨叶。
当菌生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下车时,全村的妇女几乎都围了上来,争相看一眼这个早到的小天使。
"眼睛多大啊,像梨叶!"
"鼻子挺,随菌生!"
"这小手真有劲儿,将来准是个能干的!"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小麦穗似乎感受到了这份热情,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沈雅琴赶紧接过孩子,熟练地轻轻摇晃:"哦哦,不哭不哭,太姥姥在这儿呢。"
说来也怪,小麦穗一到沈雅琴怀里就不哭了,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安顿好梨叶和孩子,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李青的墓前。坟头的矢车菊开得正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轻声说:"老婆子,咱们又有外孙女了,叫麦穗,王麦穗"
一只蝴蝶飞来,落在墓碑上,翅膀一开一合,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接下来的日子,沈雅琴几乎住在了梨叶家,全天候照顾产妇和婴儿。王轱辘则每天摇着轮椅过去帮忙,虽然做不了什么重活,但能帮着递个尿布、热个奶瓶,也让他感到满足。
小麦穗虽然早产,但能吃能睡,长得飞快。满月那天,合作社的大院里摆了二十多桌,全村人都来庆祝。梨叶抱着穿戴一新的女儿接受大家的祝福,小家伙不哭不闹,睁着大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惹得众人啧啧称奇。
宴席上,李大勇喝得满脸通红,举着酒杯大声说:"我提议,让小麦穗将来接她妈的班,当合作社的第三代掌门人!"
"好!"众人齐声附和,笑声和祝福声充满了整个大院。
王轱辘和沈雅琴坐在主桌,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相视一笑。沈雅琴怀里的小麦穗突然咧开没牙的嘴笑了,仿佛也在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开心。
晚上回到家,王轱辘坐着轮椅来到院子里。夏夜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横贯天际。沈雅琴抱着已经睡着的小麦穗走出来,轻声说:"进屋吧,夜里凉。"
王轱辘点点头,却没有动:"雅琴,你看今晚的星星多亮。"
沈雅琴抬头望天:"是啊,跟李青走的那晚一样亮。"
"我在想"王轱辘缓缓说道,"人生真是奇妙。梨生带着青山麦去了澳洲,梨叶又给我们带来了小麦穗。就像是一个循环,是结束也是开始。"
沈雅琴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婴儿:"是啊,生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小麦穗在睡梦中咂了咂嘴,小脸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安详。远处的田野里,新一季的麦苗正在悄悄生长,等待着秋天的丰收。
喜欢轱辘杆子请大家收藏:dududu轱辘杆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