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嘱里的留白
林清言的复诊报告落在沈延桌上时,“情绪波动较大”几个字被阳光照得发白。
医生的字迹很潦草,却能看清末尾的话:“避免过度劳累,建议减少刺激性环境接触。”
沈延把报告折起来放进抽屉,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麽。
林清言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喉咙发紧——老剧院的粉尘丶嘈杂的施工声丶还有那些翻涌的回忆,或许真的像医生说的,是“刺激性环境”。
“下午去公园走走吧。”沈延转身时,手里拿着顶遮阳帽,是林清言大三那年丢在画室的,帽檐绣着半片银杏叶,他後来补绣了另一半,却没敢送回来。“总待在剧院里,对身体不好。”
公园的长椅晒得发烫。林清言坐着看小孩放风筝,线轴在手里转得飞快,像他停不下来的思绪。
沈延买冰汽水回来时,他正盯着地上的影子发呆——两个影子离得很远,像两条不敢交汇的河。
“医生说什麽了?”沈延把汽水递给他,拉环的响声在安静的午後格外清晰。他没提报告,也没问“是不是该退出项目”,只是用瓶盖在地上画了个太阳,刚好把两个影子圈在里面。
“说……按时吃药就好。”林清言的指尖抠着汽水瓶的标签,“没别的。”
沈延的目光落在他颤抖的指尖上,突然伸手,轻轻握住他的手腕。
“林清言,”他的声音很轻,像落在湖面的雨,“如果觉得累,我们可以暂停。”
林清言的呼吸顿了顿。他想起昨晚整理的设计图,离竣工只剩最後五张;想起沈延贴在暗星旁的银杏叶,被风吹得卷了边;想起自己画在舞台地板上的太阳,已经快要铺满整个角落。
暂停?像把没写完的信折起来,把没拼完的星图拆开来,怎麽甘心。
“我不想停。”他擡起头时,眼里的光比汽水的气泡还亮,“就像你说的,裂缝不是为了停下,是为了学会绕过去。”
沈延的拇指在他手腕内侧轻轻摩挲,那里的皮肤很薄,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像颗努力活着的星星。“好,”他说,“那我们就慢慢走,走累了就歇,下雨了就停,不赶时间。”
回去的路上,沈延在药店买了罐维生素,标签上写着“缓解疲劳”。他没说“医生让你吃这个”,只是把药瓶塞进林清言口袋,说“我总忘吃,你帮我记着”。林清言摸着口袋里温热的药瓶,想起那年,他也是这样,把退烧药说成“我多买的”,把胃药说成“顺手拿的”,用笨拙的方式藏起关心。
剧院的施工声在巷口就听得见。沈延突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个口罩,是带呼吸阀的那种,他说:“粉尘大,戴上。”林清言看着他给自己也戴上口罩,镜片後的眼睛弯了弯,像在笑“这样就不怕刺激了”。
口罩过滤了大部分噪音,也模糊了彼此的呼吸声。但林清言牵着沈延衣角往前走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布料传来的拉力,像根温柔的线,把他从摇摇欲坠的边缘,轻轻往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