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眸子一亮,撒着娇问师父,“那您现在想好了,我去做什麽?”
师父哈哈大笑,“总归不能让你去主持祭祀大典。”说完他坐下,“这次大典的重要性毋须我多说,具体事宜内阁还得多方平衡。此去既得让你出衆,又不能落人话柄。不过你放心,师父定会替你安排好的。”
“嗯,谢谢师父。”
师父将徒弟拉到身边,再抱着他的腰,“此去泰山路途遥远,你若不去,那得多久见不着你。”师父脸颊在徒弟身上蹭了蹭,“每次分开太久,我都食不知味,夜不安寝。”
徒弟摸摸师父的後脑勺,笑着说:“黏人。”
师父擡起头,眼中含着点儿委屈,“不知为何,每次你一走我就开始胡想八想的,就怕你不回来了。”
徒弟点点他的额头,“不回来,我还能上天啊?”
“那以前我也不觉得自己是患得患失的人呀,哦,对了,”师父想起个重要的事儿,“这次大典我外公和舅舅应该都会去,到时候我带你去见见他们。”
“哈?”旭阳心里想,这没必要吧?自己以什麽身份见?以他俩这情况,肯定越少牵扯越好啊。
“怎麽,怕啊?丑媳妇儿总要见公婆,公婆虽然不在了,其他长辈总是要见的吧。”
“谁是你媳妇儿?”
“你呀。”
“谁呀?”
“你!”
……
去泰山的队伍浩浩荡荡,师徒要见一面那还是不容易。幸得一路顺畅,行程过半时,队伍集体休整两日。
高翎来找旭阳,“准备得如何?”
“师父替我把把关。”
“嗯,去找个安静些的地方。”这两日,队伍在野外临时扎寨,风景倒是一等一的好,“你无需紧张,流程还得再演练几遍,你做好自己这部分就好。届时师父会在你身旁,出不了岔子。”
“嗯。”徒弟抿着嘴看着他师父,“谢谢师父。”
师父四周看一眼,靠近他轻声说,“真想亲你一口。”
徒弟掩面一笑,也朝四周看了看,广袖之下,轻轻握了下师父的手。
师父带着徒弟一遍遍诵读,每个字丶每个眼神无一不精益求精。
“师父,您这几天没睡好吗?”旭阳将手中的水壶递给师父。
师父接过喝了一口,舒了口气,“可能年纪大了,心里挂着事儿就睡不着。”
“也真是辛苦。”徒弟噘噘嘴,“这伴君如伴虎,大官儿也真是不好当啊。”
“一位帝王一生能经历几次泰山祭祀?”师父笑笑,“其实也还好,大梁是礼部在挑,内阁也就动动嘴。”
徒弟笑着摇摇头,“您可真会将功劳往外边儿推。”他看着远处的山,又看看师父的侧脸,说:“晚上,我来找您吧。”
师父有些惊喜,因为,他几乎从未主动说过这样的话。
泰山祭祀当日,旌旗猎猎,霞光万丈。
天子头戴十二旒冕,身着玄衣纁裳,踏着朱红毡道,拾阶而上。行至祭坛,皇帝手捧苍璧,昂首诵祝,声音高亢远阔,似与天地共鸣。
身後百官俯首,山下百姓遥望,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旭阳擡眼,除却顶天立地那一人,他却能从一衆官服里,一眼挑出那个身影。
再俯首跪拜,祈祷风调雨顺,国祚永昌。
泰山大典礼成,皇帝在行宫休整。高翎和旭阳可是不得闲,带着太学生一遍遍排练。
七皇子大驾,他这两天可没怎麽见着高翎。
“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各位辛苦。”
七皇子笑笑,“哟,长青,这还不让提前看?”
“那倒不是,我看大家都乏了。”高翎一笑,“旭阳,去给殿下泡杯茶来。”
七皇子看着旭阳的背影,着装和其他太学生不一样,眉心一蹙,“长青,你不会是让旭阳去领诵吧?”
高翎笑笑,没肯定,也没否定。
七皇子难以置信地盯着他,心里咯噔一声,便是有了定论,“呵,真有你的。”
旭阳进来,躬身递上茶杯,“殿下,请。”
七皇子直盯着旭阳的头顶,高翎诧异地看向七皇子,半晌,七皇子才伸手,接过茶杯。
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王安石《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