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曲阜孔庙祭祀,乃是体现“君师合一”的最高礼制。
天子完成主祭,文武百官行跪拜礼。
旭阳深吸一口气,看向一旁的师父,师父沉稳地点点头。
宣父曾道:“後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旭阳乃是太学最年轻的官员,由後生接续千年之文脉,开创万世之新风,自然让人心服口服。
可天子亲赴曲阜祭孔,这是何等的规格?以高翎内阁大学士丶翰林大学士丶太学祭酒的身份,他领诵儒家经典是最合适不过,但却将机会给予旭阳,不难看出,高翎对这徒弟是多麽的信任和器重。
旭阳本就天家子孙,生来气度不凡。
只见他立于孔庙大殿之前,身姿如松,气度沉凝,儒袍轻盈,广袖迎风。开声时,音若洪钟,却温润如玉。眉宇肃穆,却又坚定清澈。周遭礼乐悬声静默,身後衆生沦为陪衬。
沉稳大气,确有儒家大师之风骨。
与皇子皇孙陪练期间,旭阳就深得帝心,如今再观,宜动宜静。
恍惚间,皇帝竟从旭阳身上看到一丝大皇子的影子,一时心潮翻涌,更是感慨万千。
仪式礼成,百官恭送皇帝退场。
皇帝经过旭阳身边,竟驻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拍,便是天恩浩荡。
山东之行顺遂,回京首日,皇帝大行封赏。
当日,旭阳家中贺礼堆积如山,其中不乏有人是真心交好,也有人是为了巴结他师父,但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前途。
当晚,高翎便给徒弟庆祝。
“师父,”旭阳起身,端起酒杯,眼神诚挚,言辞恳切,“师父授我以诗书,传我剑胆琴心,师父之大恩,徒儿今生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师父忍不住笑了,“停停停,那麽正经,我都不习惯了,给我坐下。”
“不不,师父,您让我说完,”旭阳饮下这杯酒,看着他师父,坚定地说:“若有来世,徒儿必定结草衔环,以报师恩。”
师父拉起徒弟的手,轻轻捏了捏,“这是干嘛呀,师父对你的好,从未想过要你回报。”
徒弟慢慢蹲下身来,擡头凝望着师父,然後扑进他怀里。
“师父。”
“嗯?”师父拍着他的背。
“下辈子,我定要早些遇见你,最好能生在您隔壁。”这样,便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这样,我们便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师父捧起徒弟的脸颊,补充道:“最好还能生在同样的年月,这样,我们便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徒弟嘴角勾起笑,眼中带着湿意,深情向师父吻去。
此番山东之行,七皇子对高翎意见颇深,他太偏爱旭阳,偏爱到让人心生妒忌。一路上,七皇子脾气不好发作,一回京城,便是彻底忍不住了。
傍晚到高翎府上,得知他去替旭阳庆祝,七皇子便一直坐在府上等。
“殿下,不如老奴派人去找找长青吧。”
七皇子喝口茶,“我找长青无事,只是心中烦闷,想到这府上躲一躲,别去打扰他师徒的雅兴。”
管家退出去,也不知七皇子的话有几成真,暗地吩咐人去旭阳家通报消息,谁知,走到大门处,竟被七皇子的人拦了回来。
子时已过,管家心中惶恐,这尊大佛送不走,府上之人怕是都不得安睡。“殿下,要不,老奴为您备下客房,您屈尊将就一晚?”
七皇子不让人去请高翎,就是想知道他今晚到底回不回,现在这个时辰,怕是回不来了,他叹声气,问:“长青经常在旭大人家留宿?”
管家躬身,“长青公务繁忙,偶尔在太学丶内阁过夜也是有的,至于是否在旭大人家留宿,这老奴确实不知。”
管家是高府的老人了,七皇子也知道,自己从他嘴里定是问不出什麽,“也罢,我看时辰已晚,便不再叨扰。”
“殿下,老奴送您。”
七皇子彻夜未眠,一大早便到太学堵人。果然,远远就看到高翎和旭阳一前一後进太学大门。
旭阳刚进大门便被祝贺的人团团围住,高翎不凑这热闹,直接前往祭酒堂。祭酒堂在二楼最里边,他还未到门口,便发现七皇子正立在门边,怒气腾腾。
高翎刚将七皇子请进门,便听见一句“关门”。
高翎心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