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太傅用上朝吗 > 第122章 文正 念其劳绩特赐谥号文正(第1页)

第122章 文正 念其劳绩特赐谥号文正(第1页)

第122章文正“念其劳绩,特赐谥号,文正。”……

经过内阁插手,褚元祯的尊号终于定了下来,正是蔺宁随手一指选的那个:建定。蔺宁觉得太过随意,褚元祯觉得没什麽,当日便派人给伍子篱传话,了了这桩心事。

距离登基大典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朝野上下忙成一片,人人都是脚不沾地。蔺宁也没有闲着,将“重建内阁”之事提上日程。

在真正的历史上,内阁也曾一度被下放,只是作为皇权的内助,後来的掌权者将议政之权分给内阁,让内阁在参政议政的同时协同六部。

蔺宁如法炮制,替内阁争到了殿前议政的权利,同时,为了防止六部和其他朝臣有异,又提议工部尚书许绅兼华盖殿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郎贽兼武英殿大学士,吏部侍郎郑明清兼谨身殿大学士,将他们统统纳入内阁。

许绅丶郎贽丶郑明清仨人不是褚元祯的人,但都身居要职,许绅郎贽二人自诩清流从不“站队”,而郑明清则是褚元恕曾经的“旧部”。蔺宁此举,一则加重了内阁的实权,二则把中立之人握在了掌中,夯实了皇权为上的基础。至此,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大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这头内阁风头正盛,而另一头,状告的折子如雪花般呈到了御前,工部侍郎墨宗迟连上三道奏折,斥责蔺宁以不正当手段牟取私利。

褚元祯故意把折子拿回寝殿,佯装生气地甩到蔺宁面前,问:“墨宗迟说的‘不正当手段’是什麽?嗯?蔺大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好不厉害,还有什麽是我这个夫君也不知道的。”

“冤枉啊。”蔺宁拿起折子扫了一眼,“别人不信也就罢了,可夫君也不信,当真叫我心寒。”

褚元祯瞪着人不说话,蔺宁琢磨着他的意思,又道:“墨宗迟瞧着同为侍郎的郑明清做了谨身殿大学士,心里不平衡呢,论出身他不比郑明清差,况且郑明清还是褚元恕的人,这样的人都能在内阁占有一席之地,他却不能,这才狗急跳墙,参我一本。”

说罢,搂过褚元祯的脖颈,“夫君火眼金睛,自然不会被他蒙蔽。”

这一声又一声的“夫君”叫的褚元祯心都热了,他脱了外袍,想要去沐浴。

蔺宁拉住了他,“你怎麽不问问我,为何选郑明清,而不选墨宗迟?”

“墨宗迟碌碌无为,从未有过过人政绩,换作我也不会选他,内阁要的是敢仗义执言之人,而非他这等浑水摸鱼的庸才。”褚元祯看着蔺宁挑了挑眉,“松手,或者我带你一起洗。”

蔺宁乖乖放了手,“其实我还有一事。”

浴桶就在屏风的後面,乾清宫有浴池,褚元祯不爱用,他喜欢在浴桶里折腾人,折腾完了一擡脚就能抱到床上,故而专门叫木匠造了一个浴桶。

蔺宁见好就收,主动後退半步,坐在屏风後面与褚元祯说话,“我还想重新整顿国子监。”

“国子监?国子监怎麽了?”褚元祯内袍脱了一半,转过身朝向屋内,“学生又闹事了?”

“学生们没有闹事,只是最近我翻阅学籍,发现不少人是靠着‘买监’进来的,若是这些人都入了仕,那朝廷会成什麽样子?”蔺宁顿了顿,“我想,废去他们的监生之名,将这些人逐出国子监。”

“此事有些复杂,不必急于一时。”褚元祯从屏风後走了出来,敞开的衣裳露着半个胸膛,结实的肌肉清晰可见,轻声道:“先等等。”

“呦。”蔺宁擡手摸上去,“美人计啊?”

“美人计,不用等。”褚元祯抓住蔺宁的手,“想摸哪?”

蔺宁瞥了他一眼,“先告诉我为何复杂,我就告诉你想摸哪。”

“父皇在位时就处置了买卖监生一案,可却是治标不治本,哪怕处置了唐之涣,还会有下一个‘张之涣’丶‘李之涣’,根本问题出在国子监的招生制度上。国子监对士族子弟不设门槛,可凭父辈功绩进入或由内部人员举荐,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褚元祯正色道:“登基大典之後就是春闱,你是国子祭酒,春闱之事必得参与进来,可以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蔺宁听了眼前一亮,“这麽说你早有打算?”

“解妻之忧困,乃夫君之责。”褚元祯突然伸手掐住蔺宁的腰,就这麽抱了起来,“都怪你罗里吧嗦,现下我改主意了,我们一起洗。”

蔺宁身子一震,察觉出了那语气里的不妙,简直太不妙了。

*

几日之後,蔺宁以国子祭酒的身份上了一道奏折,大抵是要摒除士族子弟无门槛入学的旧制,入学者无论出身贵贱与否,须得参加统一的“院试”,只有通过院试者,方可成为国子监监生。

如此一来,国子监不再有官生丶民生之分。

京都里的士族大家顿时怨声四起,本来嘛,有些士族子弟虽懒散,但也能凭着父辈的功绩以官生身份入学,入仕後尚能一生顺遂,再不济,私下送点银子,也能解决问题。可这“院试”一出,什麽法子都无效了。

于是人们纷纷笃定,这道奏折定会留中,毕竟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哪能说改就改?一旦改了,便是打了世家大族的脸,官宦子弟怎能与平民百姓平起平坐?

哪知褚元祯不仅没有留中,还称赞蔺宁此举“甚得朕心”。

国子监的风向霎时变了,大门前被人公然张贴了言辞激烈的文章,大骂蔺宁魅主,擅改祖宗礼制,根本不配为国子祭酒,实则不过是个以男色侍人的僞君子罢了。

这还不算,蔺府也被人泼了粪,甚至有人直接闯了进去,在庭院里以刀剑相迫,逼蔺宁收回那道折子,幸亏有裘千虎在,三两下便把人制服了,这才避免了伤亡。

国子监的这把火确实烧起来了,但却违背了一开始的初衷。人们不再在乎士族子弟是否享有专权,而是把矛盾对准了蔺宁,骂他以不正当手段欺君魅主,实现个人野心甚至祸乱朝纲。

这把火烧的非常妙,若单论国子监一事,奉天殿上尚有可争辩之处,如今五姓的声望大不如前,新提拔的官员中不少都是寒门出身,赞同“院试”者不在少数。而说到“魅主”这件事,那风向几乎是一边倒了,毕竟褚元祯对蔺宁的偏袒有目共睹,不少老臣上书请求立後的折子都被驳了回来,眼下正好借着这把火,名正言顺参蔺宁一本。

褚元祯怒不可遏,他已经猜到了是谁在背後操纵风向,这件事只有墨宗迟能办到!齐州墨氏本就是书香大族,在一衆读书人眼里声望极高,只是墨老爷子重视人才提点,向来不屑官僚间的明争暗斗,到了墨宗迟这辈,竟也学会了搬弄是非!

蔺宁看着那些折子,无所谓地说道:“参就参吧,我又不怕。”

可褚元祯看不得这些污蔑之言,再一次摔了折子後,就要派人将墨宗迟抓起来问罪。

蔺宁赶紧将他拦下,“抓什麽?皇帝抓人也要讲证据,你只凭猜测如何抓人?”

褚元祯不说话了,气得在屋里踱步。

“登基大典。”蔺宁话锋一转,“你现在就顾好登基大典,旁的事情都不要管。”

“你的事也不管?”褚元祯反问:“任他人污蔑你?”

“怕什麽,随便他们去说。”蔺宁看得开,“有句话说得好,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眼下国子监处在风口浪尖上,人们想说什麽便说什麽。待到来日,国子监剔除了那些游手好闲之辈,真正培养出一批朝堂所需的股肱之才,人们自然会明白‘院试’的合理性,也就没人质疑我是不是‘魅主’了。”

“你说得倒有几分道理,听起来确是这麽回事。”褚元祯皱了皱眉,“只是那句话——什麽时间什麽真理,听着着实叫人迷惑,此话是谁人所言,为何我从没听过?”

“这个嘛。”蔺宁一摆手,“乃一位高人所言,你学艺不精,自然没听过。”

眼下离着仲春越来越近,即便有再多的流言,也都湮没在筹备登基大典的忙碌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