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楔子1第二次看海计划
临近年尾,中巴车里人头攒动,车窗外灌进再多的风,混杂难闻的气味都顽固地充斥在整个车厢。车子一路上走走停停,上客下客,开了很久,上桥过河之後,路过一所临河修建的新学校,才终于在站点停下。
司机一气呵成地完成操作并解了安全带,清了声痰,往後吆喝:“到终点站了啊,云桐县到了!”
坐在最後一排靠窗位置的人用帽子罩着脑袋,只露出了略显苍白的半截下巴和脖子,并不急着动身。
他不过是衆多乘客中的一个,看起来没什麽大不了的,但很容易惹人多看两眼,因为那身衣服一看就是价格不低的好货,穿搭也很讲究,而且他一路上都没有露过脸,也没说过话,给人清清冷冷的感觉,不像是要去这趟巴士终点站的本地人。
等到前面的人走得差不多了,他才摘下帽子,拿上行李起身。
陈绪思下了车。
很多时候,在陈绪思眼里,这块地方的天空是灰色的。每到夏天,它会从灰色直接变成黑白。
不过还好,如今的季节是冬天。
四年前,通过高考这条摇摇晃晃的独木桥,陈绪思终于走出小镇,去到真正的大城市念书上学,仿佛走进另一个天外的世界。
他一直都是好学生,很上进,品学兼优,听话懂事,从小到大都是学校老师们最喜欢的那种孩子。大四实习这年,他已经收到拟录取通知,成功保研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
陈绪思小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不属于小镇的人,一旦离开,就再也不回来了。
但事实是,他还是会回来。
现在的陈绪思已经认不出县城天空的颜色了。
街上风刮得很大,一点点钻缝似的钻进骨头里。从云桐县城到陈家镇的路不远。陈绪思拉拢外套拉链,一手拖着行李箱,走进这辈子最熟悉的巷子里,却隔得远远的就停下来,只是看着里面。
前方是一栋被矮墙围起来的旧房子,颜色灰败,墙壁斑驳,杂草从砖缝里冒出来。
他每年寒暑假都会回来一趟,可回来了他也只会去住宾馆,房子平常都空着,好几年没有住过人了。
这一次陈绪思莫名没有继续订宾馆房间,而是直接来了这里。
外面这扇摇摇欲坠的破门上拴着生锈的锁,陈绪思早就找不到钥匙。可他怎麽都蹬不开门。他很快放弃,三两步踩在石砖上,就将自己的行李箱扔了进去。
拍拍手里的灰,陈绪思蹲在门口的台阶上,从兜里拿出烟盒,熟练地抽出根烟来,点燃,然後看着白雾在冷风里腾空,升天。
他夹着烟,往嘴里吸了一口,烟雾紧接着从唇间溢出来。
从始至终,从他踏上这片土地起,他就一点都不像个好学生。他在学校相交的老师同学,他去大公司实习时认识的领导同事,他们肯定都想不到。他们的夸赞也从不是给这样一个人的。
冷风把陈绪思的脸色吹得更白了,他紧接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反手撑着墙壁一阵干呕。
从小镇出发,只有去县城简单,但去任何远方都需要经过漫长的辗转跋涉,从任何远方回到这里也同样如此。
陈绪思其实也没那麽会抽烟,重新站起来後,他把干燃到一半的香烟按灭,扔进路口的垃圾桶里,然後去了从前的老地方。
南片区还是这麽乱。
他们这不发达的县城里就是如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四处显得拥挤热闹,却总有种一尘不变的底色。
陈绪思穿过迷宫一样的居民区走道,走进那家没有招牌的台球厅时,天已经快黑了。他带着从旁边快餐店打包来的盒饭,坐在休息厅里就吃了起来。
这是家开了很多年的台球厅,年轻的老板玩得开,有人缘,後来又在隔壁一起开了家酒吧,两边客源互通,生意都很兴隆。
陈绪思四年不在县城,却依然是这里的常客。
项老板年过三十,搂着一位新哥儿们刚从里面出来,一见到他,就很吃惊地打起了招呼:“陈绪思?我的乖乖,你怎麽就回来了,现在不是放寒假的时候吧?”
周围非常嘈杂,酒吧门口站着一群打扮漂亮的少女少男,正大喊大叫。
“谁啊?居然能让我们项老板先打招呼。”旁边这位朋友口气不小地玩笑道。
项老板只好敷衍笑笑,解释说:“很久以前认识的朋友。”
陈绪思没怎麽听清是谁叫他,刚擡起头,一脸面无表情地看出去,嘴里还在咀嚼吃东西。
陈绪思穿得不俗,利落的黑色长风衣加一件棉质衬衣,一条宽松的休闲裤,看起来和他们这小地方上流行的风格很不相同。这样的人居然跑来这种地方扎着,吃八块钱一份的盒饭。
他也很瘦,挺高,五官挺秀清俊,模样极为出衆,哪怕在这种地方,看着也出尘不染,就是眉目眼神太冷了些。
但当陈绪思和他们一起走进去,一起拿上球杆打上几杆,再接过递来的香烟时,一群二五仔混混才算是真的开了眼,又认识到了这位新朋友的特别之处。
围在陈绪思他们这桌旁的人格外多,他们看不懂陈绪思,对他摆着的那张冷脸爱恨交加,充满了探究欲。
除了已经认识陈绪思多年的这位项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