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块变成了1998块。◎
说笑着,她们的面一碗碗端上来,而后依然是一边聊天一边吃面,不过主要是王美佳在讲,她平常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娱乐圈八卦杂志,这会儿说的也是八卦杂志新闻。
聊着聊着,便说起孟繁也写这类新闻。
察觉到几人注视的目光,孟繁先开了口:“我写的不是新闻,是故事,就是一些真中掺假的故事,反正很多人就是看个热闹嘛,我稍微编一些细节是没问题的。”
“我懂,就跟你写投稿给《读懂》的文章一样,自己稍微编一编,但也不能编的太过分,让人一眼看出假来,不然就可能像这次一样会退稿。”孟玉兰几乎看过孟繁所有的文章。
“就是这个道理,不管是娱乐圈杂志,还是《读懂》,其实不少都是真中掺假,真假掺半的,但不能真的写成纯属虚构的故事。”孟繁说着,一一为她们介绍了一下自己写文章的方法。
大体上来说,不管是写娱乐圈故事,还是写《读懂》文章,底层逻辑是一致的,所以她才能无缝衔接,只不过跟孟玉兰她们这样真正的初中生不一样,孟繁因为前世的生活,多少经历过一些人生百态,能从她看过听过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些容易吸引人的故事出来。
“听上去好像不难写。”王美佳托着腮说道。
“只是听上去不难写,实际落笔不会那么容易,”蒋秋接话,“孟繁能写,是因为她本身在这方面有天赋,换成别人未必能行,不信你自己去写写试试看,不用写别的,就写八百字的以人物为主的故事。”
“八百字”这三个字,激起了王美佳的真正感触,连连摇头:“那我肯定不行,你说也是啊,孟繁说故事写故事,听上去似乎问题不大,但你一说八百字,我立马觉得自己不行了。”
“看出来你很不喜欢写作文了。”孟玉兰笑着说道。
四人一边吃一边聊,很快就吃完了面,起身往附近的书店去。
蒋秋有自己买书的想法,而她买的书对孟繁三人都不适用,所以刚到书店,就分开了去找自己想要买的书。
孟玉兰跟王美佳直奔着小说区走,孟繁则看向了另一边的杂志区。
“这次《读懂》退稿过来,提了几个杂志名,既然是人家推荐的,应该跟我写故事的风格比较相似,我打算都买来看看,”孟繁指着杂志区跟小说区,“两边距离比较近,抬眼就能看到,你们有事随时喊我。”
“行,那你去那边,我们去看小说。”孟玉兰确认了杂志区的位置,点了点头,随后拉着王美佳快步走向小说区。
两人离开之后,孟繁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读懂》的退稿信,以及用来写账单的本子,将中午饭的钱记上去,又默默算了算总价,反复确定无误后,才往杂志区走。
这家书店比较大,杂志区的书目十分齐全,她很快就照着退稿信里写的,每一种都拿了两本杂志,又拿了最新一期刚出的《读懂》。
拿了这批杂志记了账,距离333元还剩一些,她看了看杂志区里的书,转身往另一边教辅区走去,直接往科学和英语的方向过去。
最后按她自己的情况,买了两本科学的习题集,和一本厚实的英语习题集。
最后还剩下17块钱。
她拿着17块钱,开始在书架上寻找就售17块钱的书,结果实在没有找到单本售价17块的,只能又回到杂志区,开始拼凑着买17块的杂志。
这时候她都完全不看是什么杂志,反正杂志类型无所谓,重点是价格要正好凑齐。
选完,她将所有的价格全部登记在记账本上,又从头到尾算了三遍,确定从今早触发任?*?务到现在,是正好花费333块整,才抱着书去前台结账。
结账的时候,她又在柜台上看了一下这批东西的价格,从钱包里拿出正好剩余的钱付款。
毕竟是六倍奖励,不能亏了。
结完账,她一身轻松,将这些东西塞到了书店的存储柜里,这才拿着存储柜的钥匙又进了书店里。
距离六小时时间到达还剩下将近1个小时,只要她在这一个小时里一分钱不花,那她今天任务的奖励就能轻松到账。
走到小说区,她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孟玉兰和王美佳任何一人冒出来的脑袋,最后在两排书架的中间,看到了坐在地上认真看书的两人。
她走过去,在边上的书架找了找,看到一本明显被翻看了许多遍的小说,便直接抽了出来,坐到了孟玉兰身旁,也低头看起了书。
不知道过了多久,身旁响起惊讶的声音:“孟繁,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好久了啊,”孟繁头也不动,继续看书,后知后觉想起什么,抬起手腕,随后松了口气,“才两点半,还早呢,我们三点钟起身去车站都来得及。”
“哦,”孟玉兰应了一声,随后看了眼孟繁另一边,“你没买杂志?”
“买了,我都已经付完钱了,所以待会儿去拿东西就行,”孟繁抬起另一只手,让她看手腕上挂着的钥匙,再指着手里的书,“这本小说好好看啊。”
“我这本也好看,”孟玉兰举起手,让她看了眼封面,“时间还来得及,半小时我应该能看完。”
“我不知道能不能……”孟繁说话声音逐渐放低,很快就沉浸在小说世界里。
她前世其实不怎么看小说,主要是看电视剧居多,所以即便手上这本小说出版在她初中的时候,她却没有看过,这会儿看小说剧情只觉得新鲜感十足,迫不及待想要看后面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