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名册开始选临时班干部。◎
申请表上需要填写的内容不少,孟繁在填写期间,又有一个学生进来,跟在她身后的是个女人,应该是她妈。
她抬头看了一眼,与那个学生对视,两人相视一笑。
与此同时,对方的妈妈已经跟老师交谈起来,说起孩子的情况,以及别的一些情况。
孟繁则低头,继续填写手上的申请表。
“老师,你说我女儿的排名,能不能考上本科啊?”对方妈妈问道。
“只要成绩保持住,进步一些,就会有希望的,”班主任没有给予确切的答复,“思彤妈妈,你们是走读还是住校?”
“我们家就在嘉宁,距离学校不远,但我希望她能好好学习,不要分心,”思彤妈妈皱了皱眉,“可她不太愿意住校。”
“没关系的,喻妈妈,就算是走读,孩子也要在学校上完晚自习才能回去,”班主任知道对方的意思,“除非特别申请,不然都是要上晚自习的。”
“这可以,反正住不住校都要上晚自习的话,那还是在家里休息的好,”喻妈妈听到这话,立即决定下来,“那就办走读吧,我以为高中也跟初中一样,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呢。”
班主任点头,立即给她们办了相关的手续,随后将条子给她们:“接下来要去领军训服,还有,今天晚上也要上晚自习,傍晚五点五十要到教室里集合,具体的看这个。”
“好,我们去领军训服。”
两人离开没多久,孟繁写好了手上的申请表,将它交给班主任。
随后打开背包的拉链,从背包里取钱。
刚才那位同学跟她一样都是走读,所以两人付的钱也是一样的,这笔钱在之前寄到她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文件里就有,她一早就已经准备好放到了包里。
班主任这次没有多说,只是将学费登记好,随后也将取军训服的条子和一些学校的注意事项交给她。
“白天没什么事,你可以回去,傍晚五点五十要在教室里集合,之后你也一样是要晚自习的,没问题吧?”
孟繁立即点头:“没问题。”
虽然晚自习的时间她一个人在家可以使用更多的时间,但在教室里晚自习,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拿过该拿的东西,她背着包离开教室,很快就在学校对应的地点找到了分发军训服的地方,正好遇上一早过来这里的喻思彤母女,以及另外的一对母女。
就听另一对母女的妈妈说道:“这军训服怎么是二手的?”
“二手就二手,反正就穿十天,买一套衣服回去放家里没用,反而浪费,”喻妈妈说道,跟管衣服的人开口,“我女儿要M码的。”
“拿大一点的吧,这批衣服买的尺码大号多一些,小码数量不多,留给更瘦的小孩,L码的可以吗?”
“也行,思彤可以吧?”
“我没意见。”
孟繁进屋,也要了一套L码的军训服。
“哎,你跟我们家思彤是一个班的啊,”喻妈妈认出了孟繁,“你们都来这么早,以后可要好好相处呢,我们思彤性格内向,到时候多多担待。”
孟繁笑了笑:“我们互相担待。”
两边都是刚来,谁也不认识谁,只简单聊了两句,喻思彤母女俩就要回去。
“该办的事都办完了,趁今天天气好,这衣服带回去洗洗,晒一天就能干,明天你穿过来正好,”喻妈妈说着,跟孟繁打了声招呼,“那我们就先走了啊。”
“好的,慢走。”
两人离开之后,孟繁也拿着军训服,离开了校门。
现在还没到早上十点,班主任说是要到下午五点五十才集合,她五点钟出发都来得及,正好再回去享受快乐的一天。
离开校门的时候,她想到一个新的梗,到家将军训服洗出来晾晒好,就进了学习小屋,以学校为背景,写了《闯关得二百万大奖》的第三个故事。
这次是学校的大逃杀,背景是高三(12)班,所有学生都会被随机抽出来答题,如果答对,全班学生安全,但要是答错,就会有人被推上待定笼,由剩下的学生答题,只有连续答对三题,待定笼的学生才会被放出来,否则就会死亡。
鉴于看小说的人水平不会太高,也鉴于孟繁自己的水平不够,虽然这个故事的背景是高三(12)班,但她并没有写太多高三的内容,只是挑拣着从之前买的高中习题册里找了几道题出来,对照着参考答案写上去,剩下的题都是初中水平,或者是一些脑筋急转弯。
从早上十点到傍晚五点,她不仅在学习小屋里写了篇故事,还睡了一觉,最后还是被她提前设定好的五点钟的闹钟喊醒的。
醒来后她还觉得有点没睡够,又重新设了个十分钟的闹钟,在学习小屋里睡了半小时回笼觉,这才爬起来刷牙洗漱,再洗了个快速的澡,这才出门,往学校走去。
八月中旬的温度已经降了一些,没有之前那么闷热,特别是晚上的时候,要是有风,会觉得很舒服。
五分钟之后,她走到学校,到了十二班门口。
这时候班里已经坐了二十几个人,有些人坐在一起,但不少人都分开着坐,占了大半双桌的单位。
“孟繁,这里。”
孟繁抬头,看向喊她的喻思彤,笑着过去:“坐你旁边吗?”
“对啊,你坐你坐,”喻思彤起身坐到里面,让出了外面的位置,“刚才我们班主任来过一次,说等待会儿人到齐了,还是要按照身高再排一次座位的,所以现在先随便坐。”
“这样安排挺好的,”孟繁点头,看着面前的桌子,“这桌子跟我们初中的时候不一样。”
“跟我们初中的时候用的一样哎,你们以前的桌子是什么样的?”喻思彤好奇问道。
孟繁看着面前对着她的两个开口的抽屉,伸手盖住两个口子:“就是这两边都封死,然后桌板可以掀开来的那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