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已拆穿了司言身世的谎言,就也没必要瞒着二哥了。
某日午后,阿柔专程去书房寻戚思彦,正要敲门,却被明珠拦下了。
明珠迎着阿柔疑惑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公主殿下在里面呢。”
二哥成婚之后,乐瑶自然搬进王府来住了。
原以为乐瑶在宫里被娇养惯了,会很难伺候,实际相处下来却意外地好说话。
除却一点,乐瑶不愿别人喊她夫人,总觉得将她喊老了许多岁。戚思彦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吩咐府中上下依着乐瑶的性子来。
阿柔了然地点了点头,倚着石柱等人,过了好一会儿,终于见书房门开。
阿柔和乐瑶迎面碰上,打了个招呼,就进书房去了,彼时二哥面上温柔的笑意还未完全褪去。
“我原还担心这场赐婚不合二哥的心意,如今看来,却是多虑了。”阿柔笑容意味深长。
“看来我平日里还是太宠着你了,都敢调侃到哥哥头上来了。”戚思彦故作嗔怪,虽然他温和的面容让这番话显得没有什么威胁性就是了。
“二哥得遇良人,我自是高兴。”阿柔有些别扭,“只是……乐瑶比我还小上一岁呢,要让我喊她二嫂……还真是有点叫不出来。”
“你别扭,乐瑶也别扭,倒不如大家都随性些,喊名字就好。总归都是一家人,难道还计较一个称呼不成?”戚思彦说道,“你今日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想同二哥打听一桩陈年旧案,顺便理一理近来大昭境内发生的事。”阿柔正色道,“二哥,你可知前连远道节度使萧锐清?”
戚思彦顿了顿,继而说道:“原来如此,你是为了萧锐清,才会往定州去的。”
阿柔知道她二哥素来聪慧敏锐,点头道:“是。”
“我比你大不了多少,当年事发之时,我也还是个幼童。但阿爹曾对我和大哥说过,萧大人是个忠君为民、骁勇善战的良将,绝不是通敌叛国的贼子。”戚思彦说道。
那时的戚思彦尚小,还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也未曾遭受过人生的重大变故。
即使如此,他仍旧记得阿爹对他的每一句告诫——
一向高大威严的阿爹看起来沧桑了不少,面上也染上了些许悲戚之色,恳切地嘱托道:“你们要记得他的名字,记得他的功绩,即使同僚诬告、天子舍弃、万民唾弃……但你们身为武将,绝不可忘记他的冤屈。”
“都说文死谏,武死战。一任武将,未曾战死沙场,却死于庙堂阴谋之中,何等讽刺。”戚思彦冷冷地说道。
“那二哥可曾知道,萧锐清一案的幕后黑手是……”
“我想你去定州打听过后,心中应当也有了一些猜测。”戚思彦说道,“这桩旧案,与如今的威北大将军林予哲,脱不了干系。”
“果然如此吗……”阿柔沉吟片刻,又有些疑惑,“可当初林予哲不过是军营里的一个副将,如何能做到这件事?”
“只凭他一个人,自然是做不到的。”戚思彦说道。
阿柔陡然想起来,司言曾对她说过,林予哲是如今的宰相梁朝越一手提拔上来的。
但当时阿柔并未细究,一个京城文官,究竟是以何等手段提拔一个远在北境军营的将领的。
“梁相。”阿柔说出了那个答案,“林予哲是梁相亲手养在军中的一条恶犬,却没想到,这条恶犬如今已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
“这背后之人是梁相,却又不只是梁相。”戚思彦叹了一口气。
“什么意思?”
“通敌叛国之罪……这可是顶巨大的帽子啊。这顶帽子,可不是谁都敢给别人扣的。更何况,当时的梁朝越还没坐上宰相这个位置。”戚思彦意味深长地道,“但倘若,梁朝越知道,即便他设的局被洞穿,也不会有人来追究他的罪责呢?”
“二哥是说,梁相背后仍有靠山?”阿柔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陡然一惊,“难道说,这整件事情,和陛下有关?”
“也许不是陛下授意的,但……若没有陛下的默许,梁朝越未必就敢构陷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武将。”戚思彦面色凝重。
“可是,为什么?”阿柔百思不得其解,继而又想到了一个答案,面色瞬间变得很难看,“难道……也是因为忌惮吗?”
戚思彦知道她这是联想到自家王府了,安抚似的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是忌惮,却也不完全是。陛下任由梁相设计构陷萧锐清,大概率是因为……他和先太子李焱是至交好友。”
如此一说,阿柔瞬间就明白了。
世人皆知,当朝天子李钰的皇位来路不正,是杀兄逼父抢来的。
先太子李焱惊才艳艳、仁厚宽爱,是难得一遇的好储君,最终却血溅东宫,死于李钰剑下。
一开始,朝野与民间上下皆为李焱不平,对天子的痛斥之辞更是随处可闻,可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将李焱淡忘,再加上天子确乎雄才大略,做出了不少为国为民的实绩,也就没什么人再揪着过去的污点不放了。
李钰容不下他深受爱戴的皇兄,自然也容不下李焱的至交好友。
戚思彦继续说道:“也许陛下早在继位之时,就起了除掉萧将军的心思。但北境羌夷族恰在此时来犯,陛下情急之下,便派了连远道节度使萧大人前往镇守。后来,北境之乱平息,萧大人却因为通敌叛国之罪入狱,被诛了全族……”
“飞鸟尽,良弓藏……”阿柔喃喃自语。
“我想,萧大人北上杀敌的时候,未尝不会料到这个结局。只是……身为武将,他始终记得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戚思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