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横刀夺取by一西林 > 第71章 不巧 撞了个正着(第1页)

第71章 不巧 撞了个正着(第1页)

第71章不巧撞了个正着

二爷走了,家里更冷清了,哪哪儿都空。以前逢年过节有二爷牵头带动,平时有事没事总会叫上大家一起吃饭聚聚,或者他主动到304来串门,打个晃悠,现在再也没有人赶着晌午和晚上吃饭的点来“混吃喝”了,饭桌下常用的凳子又闲置了一个,等着过些时日被收起来。

二爷遗嘱中留给陈则的那些东西,全都还放在老房子中,原封未动地摆在曾经的位置。陈则未将其搬走,留下了,要是搬了,过不了多久,二爷往昔存在的所有痕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消失,直至某一天彻底被岁月侵蚀,一丝一毫都将荡然无存。

送骨灰上山後的半个多月,陈则仍住在老房子,依旧打地铺,起初是为了待在那边清理房屋,北河市夏季多雨,这边屋顶的瓦片该修检补漏了——旧时的砖瓦房都这样,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屋顶的瓦片或多或少会有点移位丶漏缝之类的,所以每隔一两年,等到气温回转的时节,天热了就得搭梯子爬上去清理修整,避免之後房子漏水。

前几年都是陈则干这事,本来他也不会,起初二爷忽悠他上去打下手,说干活儿抵消拜师的孝敬钱,待陈则学会了,二爷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美其名曰锻炼他的心性,陈则干着干着就习惯了,以至于之後每年都会主动上丶屋顶翻修。

翻完屋顶陈则还不肯离开,任由他那麽下去铁定不行,贺云西把他带回新苑了,本以为依照陈则惯常的脾气,他会发火,会和贺云西闹,然而这人没有。

一开始他的确不愿意回新苑,贺云西也不强迫,只是说:“二爷不希望你这样,我们都不想。”

陈则寡言少语,当时并没有回半个字,但晚上贺云西再来找他,他收拾东西跟着回去了。

到新苑还是住302,像何玉英还在时那般,维持原样。

无论如何,日子还是照样过,再多的情绪,再多的不舍,纵使天已经塌下来了,还是不影响太阳东升西落丶日夜轮转。

江诗琪要上学,五金店开着,底下还有三个员工,其中两个都守着每个月那份工钱过活,别人也有一大家子,也有各自的无奈和苦痛,就像曾光友说过的,人活着都不容易,没谁是轻而易举就能喝风安稳到老的。

陈则白天正常工作,恢复了两点一线的节奏,店里丶新苑两头跑。

毕竟再有两年就奔三的人,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遇到难处就寻死觅活一蹶不振想着跳楼一了百了,那太不负责任,早过了那个阶段了。

只是回去守店时,偶尔他坐在收银台那儿,还是会出神,思绪游走千里之外,街坊邻居们来店里以及路上遇到他了,总是对他报以同情的眼神。

何玉英死的那会儿,还会有少数人背後骂他不仁义,亲妈死了养着仇人,正常人干不出那事,但直到二爷步何玉英的後尘,那些话再没有人讲过,都觉得他造孽,命不好。

风向完全变了。

以前大家的不理解,现在全都变成了感慨,经过二爷那一出,都觉着陈则也是受害人,是心善有担当的好人。

上一辈搞出来的事情,当年他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能怎麽办呢?能把那时的局面都摆平就算是极能耐的了,何况他不止解决了家里破産後的欠债,还将他爸妈搞出来的全部烂摊子都收拾干净了。

七年前,换成别的有良知的人,也会做出他那些选择,总不能放任何玉英去死,再把江诗琪祖孙俩赶得远远的,撇得干干净净无事一身轻。自古父债子偿天经地义,上一辈犯的错,下一辈总会被牵连,那是没办法。

往日不理解陈则做法的,这时候无比具有同理心——陈则一个学生,是名牌大学又如何,他要养他病瘫在床的妈,还拖着一老一小,他毕业後不去大城市大公司,选择回北河市,的确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大的需要全天候的照顾,老的不靠谱也得靠人养,小的还得上学,要户口要学区名额要乱七八糟的种种,一家老小都需要他在身边,去大城市立足简直异想天开,名牌大学生只是虚头,实际顶个屁用。

陈则啊,他是为了这个家,放弃了本该属于他光明平坦的人生大道,实在是可惜,可怜。

五金店一直在出工地单子,今年的房地産行业愈发如日中天,房价更是一天一个样,直线上涨,新闻里都在播报,像庆成市那样的超一线大城市,房子更是坐地起价,隔一晚甚至能涨几十上百万。

北河市这个小地方也不遑多让,原先还只是隔岸观火,卖不上价,18年别的地儿早热起来,北河最近才跟上了时代的潮流,下半年刚开始,便与上半年截然不同。

从前新苑的老房子有价无市,最近竟然卖出去不少。

304对门的老邻居搬走了,一栋楼好多住户都趁机卖房,只盼着用旧房的钱去付新房的首付,日日提心吊胆,既担心房价像大城市那样上涨过快买不起新房,不能从这处老掉牙的地方搬出去,又盼着这边的老房子能多卖几个钱,越多越好。

许多老街坊邻居趁此离开和平巷,熟的越来越少了。

沾这波变迁的光,五金店的生意水涨船高,利润与日俱增,一度到严重缺货的程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