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大爷上前看了看,也看到了残留的红色残渣,然後想了想。
好一会儿,他想起来了,“不是砖,是这边有户人家在装修,这儿堆过他们搞装修时丢的垃圾,有两回堆的还挺高的。”边说还边指着旁边那栋楼四层的位置。
这话一出,崔国义快速看向林时,“林队。”
林时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当然也清楚,犯罪嫌疑人是怎麽出去的了,这麽高的墙,对他来说容易但其他人可就没有那麽容易了。
可如果有东西当借力,那就非常容易了。
而且看大爷的意思,这些垃圾也不是一直堆在那儿,应该过两天就会清理掉。
也就是说,那天垃圾堆得位置刚好够他爬出去,并且被害人又独自一个人,对犯罪嫌疑人来说这就是天载难逢的好机会。
小区里除了门口有监控外,周围都没有监控,他从小区穿过甚至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要麽就是非常低调,要麽就是大家都认识他,即使路过也不会多想。
但如果是太低调的人,调查的时候也应该进入视线,只可能和顾白说的侧写那样,热情,能很容易融入集体,这种人很难会被列为可疑的人。
转头去看崔国义,他道:“明天问了一下这户人家装修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东西大多几天清理一次,还有装修团队有哪些人,曾经有没有看到过什麽人在他们丢的这些垃圾面前徘徊过。”
现在已经过了零点,要去问就得把人都喊起来,只能明天问。
转头又去看大爷,他道:“大爷,这户人家住的是什麽人,你知道吗?”
考虑到顾白提到的犯罪嫌疑人为了囚禁被害人,造过地下室,有过装修,这种小区楼肯定是没办法造地下室,但难保不会有什麽其他的措施。
大爷显然对这家有一定的记忆,他道:“哦,这房子之前住的是个老大爷,最近被他女儿接去京城了,这房子就卖掉了,买的是一对夫妻,还带着个小娃娃,因为要装修他们家还给邻里邻居的送东西,说是装修声音吵担心打扰他们,还给我们两个门卫室也送了点,我见过,人挺客气的。”
因为是要装修,而且又是新入住的房主,还送过东西,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记忆。
林时点头,又道:“那个老大爷离开是在绑架案发生前还是发生後,房子大概是什麽时候开始装修的,还记的吗?。”
“我想想啊。”大爷低头想了想,然後道:“那老大爷走挺久了,我记得好像是去年一二月份就走了,那两夫妻买房子是九月的时候,没两天就开始装修了。”
林时听了也大概清楚了,点头应了一声好,之後又在周围看了看,这才离开小区。
陆续上车後,他们没有离开而是关了灯坐在里头,撇着头看那隐没在黑暗中的小区。
门卫室本来还开着的灯也很快熄灭了,想必是大爷睡觉了。
林时抚摸着手腕上的桃木小兔子思虑着今天听到的以及看到的,很明显犯罪嫌疑人就是从围墙离开的。
他又能在小区里自由行走,大概率就是住在小区的,所以大家都认识,尤其是门卫室的大爷可能都认识,而且住了不少时间。
毕竟一户刚买房过来的人,大爷都记得,一个陌生人长时间出现在小区里不可能一点记忆都没有,只可能就是在小区里住的,这和顾白的侧写是符合的。
但就是这样反而更难找了,人来人往,不一定会记住有人离开。
最好的办法还是得问,并且也只能靠问,以此来缩小范围。
其实也可以直接去问石头村,但直接去问石头村不一定能问出什麽东西,甚至还可能会打草惊蛇,如果犯罪嫌疑人为了毁灭证据,很可能把人给杀了。
那原本能活到十年後的人,可能就会因为打草惊蛇死在十年前了。
所以还是得问小区里的人,这麽个人,一定会有人注意到。
转头看向崔国义,他道:“崔队,明天开始小区内重新进行摸排,尽可能多安排人,如果小区里有人问起来不要告诉他们案子已经重啓了,就说是要做结案卷宗所以想要重新确定一下案子,着重询问以前看到被害人的时候都是在什麽地方什麽时间,被害人和什麽人在一起玩,能记得的都记下来,以及再确定一下是不是云霞区本地人。”
“如果是本地人,再看看他们的身份证,确定一下他们出生时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再问问他们自己的邻居有没有最近突然搬走的,那些搬走的都记下来,还有确定一下哪些是买的房子,哪些是租住的房子。”
“营造出案子我们要结束了,现在也只是例行处理,避免如果问到犯罪嫌疑人从而导致他恐惧而杀人灭口,尽可能降低所有人的警惕。”
“还有,找一下云霞区能知道的施工团队,看一下他们案发前几个月都接过什麽地方的单子,可以吗?”
被害人到十年後才死亡,除了一个犯罪嫌疑人对她産生的感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警方没有再继续调查这个案子,给了犯罪嫌疑人案子已经结束的放松感,现在如果突然告诉他们案子重啓了,犯罪嫌疑人又会高度紧张,为了不被抓很可能会为了保全自己而对被害人实施杀人犯罪。
崔国义认真听着林时的安排,但在听到林时说到避免犯罪嫌疑人杀人灭口时却是愣了一下。
在林时询问自己可不可以时他回过神,然後出声,“林队,你觉得被害人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