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过去的事儿别再提了。”女人摆摆手,打断她的话,“孩子,也别总是低着头。我看得出来,你们俩都是好孩子。”
女人顿了顿,又凑近半步,压低了声音:“咱这小镇啊,人嘴碎,心不一定坏。你们俩好好过日子……慢慢来。”
说完,她擡手拍了拍时易的肩膀。
遥音并不知道那晚发生的事情,但很快反应了过来这个婶婶没有恶意,马上凑上来说道:“姨姨,下回再来,我们挑好的留给您!”
时易没再说话,看着她的背影慢慢走远。半晌,才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
正值中午,集市人声鼎沸。
遥音正蹲在摊前捆艾草,时易坐在一旁分拣鸡蛋,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嗤笑:
“哟,这不是咱们镇上那位逃婚姑娘吗?还真回来了啊?”
两人擡头看去,是一个面带酒气的中年肥胖男人。
他嘴角斜斜地咧着,目光在遥音和时易身上来回打量,像是在看什麽稀奇物件。
“还有这位……当时不是说是个山上来的巫婆?你们俩……敢摆摊,也不嫌晦气?”
摊前几个刚凑过来的人顿时迟疑了一下,有人低声议论,气氛一下僵住了。
遥音脸色一白,刚要起身,时易却已经站了起来挡在她前面。
时易面无表情地看着那男人:“当时镇上的病,城里的医生都说是流感了,你这会儿再嚼舌根,是觉得自己比医生还懂,还是存心找事?”
那人像是没想到她们会回击,愣了一下:“哟,脾气倒不小。”
时易往前走了一步:“我们正经摆摊做生意,您不买,就让开,别挡着後面的人。”
男人脸色一沉,刚要说什麽,旁边卖腊肉的阿姨站起来,叉着腰加入战场:“老王你吃饱撑着了吧?这姑娘们种地卖菜,靠自己吃饭,你起什麽劲?你家儿子打游戏不上学,你咋不去管?”
卖豆腐的小妹也来了句:“可别坏了人家生意,咱这是集市,不是你家门口唠嗑的地儿。”
男人被几人一顿围攻,脸上挂不住,讪讪地撂下一句“我不买还不行啊”,灰溜溜地走了。
遥音看着时易的背影,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
时易回头看她:“不怕。你不是说了吗?我们要做买卖,就得站得住。”
遥音抿嘴一笑,低声应了句:“站得住。”
-------------------------------------
午後,有一位拄着拐杖的奶奶慢悠悠走过来。
她的头发雪白,背有些驼了,面容很慈祥和蔼。她走近了,眯着眼看了一会儿摊上的艾草,又看了看遥音的脸,突然问道:“你这小姑娘……你妈,是不是咱们镇的药婆?”
遥音一愣,随即笑起来,点头道:“是的,我是她女儿。婆婆,您认得我娘?”
老奶奶点点头:“哎呀,你妈熬药也是有本事的,我那风湿病全靠她配的药才缓过来呢。”
她顿了顿,语气一转,低声说:“姑娘,前些日子,你跑了的事我听说了……我说,生拉硬拽的亲事,过不下去就跑。你跑了也没错。你妈心里是疼你,就是心急了点。”
遥音一时没接上话,眼眶却有些泛红。
老奶奶蹲下身,一边挑着艾草,一边念叨:“你们家这艾叶长得真不错,新鲜。”
时易赶紧递上一小把:“奶奶,这些送您尝尝,您要是觉得好,再来买。”
老奶奶擡头又看了看时易:“你是山上的那位吧?都是好孩子,好好过啊。”
她说完,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巴巴的纸钞:“来,我要两筐。”
遥音眼圈红红的,连忙拦住:“奶奶,我们免费送您一些吧,买多了用不完。”
她又摆摆手,笑道:“不用送,我认你们的货。你们就安心做下去吧。别听那些人咋咋呼呼的。”
-------------------------------------------------
就在集市快要散场时,她们正收拾着散乱的麻绳丶空筐和仅剩的一点艾草,一个穿着西装丶戴着眼镜的斯文年轻人慢慢走了过来。
她不像镇上的人,说话带着点外地口音:“你们这艾草,是自己种的?”
遥音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的姐姐,这是山上自家地里种的,没打过药,用的是鸡粪堆的肥。”
那人俯身闻了闻,又轻轻摸了摸,点头:“品质不错。能留个联系方式吗?我是从城里的药材行过来的,刚好在镇上出差,看见你们的摊子……以後要是有货,或许能谈谈长期合作。”
时易和遥音对视了一眼。随後,时易客气地说:“我们目前的産量不大,规模还小。不过,我们有考虑以後扩大规模,到时候一定通知您。”
女人递了张印着“嫖姚药业采购部”的名片,笑了笑:“那我等你们消息。”
她走远了,遥音盯着那张名片看了好一会儿,问时易:“这些字是什麽意思?我不认识。”
时易低头看了看:“嫖,是迅速丶矫健的意思。你知道古代有位馆陶公主吗?就叫刘嫖,意思是身姿轻盈丶行动敏捷。”
遥音笑着摇摇头:“不知道,所以你还要教我再多读读书呀。”
时易揉揉她的头发,又说:“这个采购部的意思,就是人家是专业收草药的,以後可能会来进好多货的。”
遥音听了,惊喜地“哇”了一声,把那张名片收进了口袋:“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当大商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