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依山傍水,卫怜躺在床榻上,鼻尖仿佛能闻到柳枝的清新气味,耳畔也静得只剩蝉鸣。
然而他们抵达行宫不久,几场瓢泼大雨便冲毁了堤坝。江南水患四起,民间怨声不断。卫琢本在父皇身边协助处理政务,如今更是南下彻查此事去了。
卫怜原想等他得空再一道去寻薛笺,见状也只得独自去。
薛笺的师父赫赫有名,打听到她们落脚在青蓬观,卫怜便借着上香之名前去拜访。
她乘车带着犹春出宫,半路上,才意外地发现季匀跟在后面。
“你怎的也在琼州?”卫怜疑惑道。
“四殿下在何处,我便在何处。”季匀答得干脆。
犹春愕然地望着他:“可四殿下,是去了江南啊……”
季匀缄口不言。
卫怜也一头雾水,只好带上他。
——
青蓬观建成已有百年,数人拾级而上,脚下石阶沿着山势铺开,不见半丝青苔。观中冠盖如林,透着几分优哉游哉的出尘之气。
道人猜到卫怜身份不凡,得知来意,连忙去喊正在后山忙活的薛笺。
薛笺像只小兔子似的跑过来,欢喜又惊讶地瞪圆了眼。卫怜也未曾想这般快便与她重逢,两个小姑娘说着话,不知不觉已将这座古观逛了半圈。
女冠们在观中豢养着一只孔雀和不少狸奴,后山田间还种着瓜果。卫怜见薛笺气色红润,愈发庆幸当年没有让她入宫为婢。
一只狸花猫格外亲近卫怜,油光水滑的尾巴绕着她蹭来蹭去。卫怜忍不住将它抱起,那猫儿便舒服得咕噜噜响。
直至卫怜随薛笺来到三清殿,见有人正在摇签卜问吉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这签很灵的。”薛笺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姐姐可要试试?”
卫怜心念微动,笑盈盈揉了揉猫儿脑袋,随薛笺去求签。
殿内降真香氤氲缭绕,竹签在筒中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良久,才终于有一支签跳出来。
卫怜俯身拾起,薛笺已凑过来,顺嘴念道:“明珠沉海,金乌……”刚念一半她就愣了下,住了口。
宫中所藏道教典籍众多,卫怜也曾读过不少,她记得明珠沉海主凶象,似乎怎么解释都好不到哪儿去。
“姐姐心中所求是何事?”薛笺问道。
卫怜默默将签文放回去,声音闷闷的。
“……姻缘。”
——
卫怜在观中消磨了大半日光阴,临走前怀里还抱着那只小狸花。
她思量过了,等回行宫,便叫宫人打制一方笼子,日后也好将猫儿带到长安。
薛笺一路送她至山门外,暮色正温柔地洒落下来。她不经意朝远处望了眼,蓦地怔在原地。
一道熟悉身影,就立在不远处的石阶旁,笑吟吟看着她。
一人一马,似乎已在此等候多时。
卫怜环抱着狸花的手臂骤然收紧,心头泛起一阵酸苦,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强迫自己移开视线。
陆宴祈也是一愣,卫怜往日见到他,脸颊总会染上几分微红,眼角眉梢也随之浮起欢喜。然而此刻她却低着头,脚步未动。
他不明所以,疑惑地大步上前想迎她,却被一名侍从模样的男子拦在身前。
“这是何意?”陆宴祈长眉拧起。
他素来脾性温和,可终究是官家郎君,何曾受过下人如此阻隔。
季匀只当没听见。
卫怜抬起头,飞快地看了陆宴祈一眼,最终却只字未说,紧攥着裙角登上马车。
这段时日,她也将盈娘的话反复想了千百遍。总盼着这事不是真的,可那支檀木簪却如针尖细刺,扎得她心绪翻腾,时而涌起妒意,更多的还是恶心作呕。
她甚至不由自主对着镜子,比较起自己与盈娘的容貌来……分明胸中像是空了一处,卫怜却总觉得心脏沉甸甸的,坠得厉害。
马车驶动起来,犹春担忧地看着她。
跟随的人仍在阻拦,陆宴祈顾不得许多,上马在后紧追不舍。他急唤了几声公主,不见回应,又去拍车壁:“阿怜!你怎么了?”
听见车外愈发喧闹不休,卫怜忽地叫停了车驾,声音微不可查地发颤:“你们先退下……我与陆公子有几句话要说。”
车帘缓缓被掀开,陆宴祈紧盯着端坐在车内的人。见她紧抿着唇,眸光黯淡,脸上的神色头一回让他读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