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赐嫁东宫晋江 > 6070(第6页)

6070(第6页)

顾姝臣瞪大了眼,陛下是皇子的时候?那时候沈将时还没出生呢,怎么连那时候的事都知道?

沈将时轻轻一笑:“孤说的这些,宫里的娘娘们未必不懂。”

顾姝臣垂眸思忖着,这话倒也不错。娘娘们面上不显,说不定心里和明镜一般呢。

“不过倒也不是说懂朝政一定是为了日后入宫,”沈将时轻轻抚弄着她的手指,“多学一些总是无害的。读书明理,要是人总是不愿意动心思学习,囿在后宅里,心便小了,头脑也变笨。”

顾姝臣心道她日日弹琴看琴谱,才不会变笨呢。不过她还是被沈将时说动了心思,反正她也乐意跟着太子做些研磨的活计,顺道学一些也不赖。

晚上用了膳,顾姝臣便开始整理自己的头面首饰,准备带去江南。其实这些东西让下人们整理也是一样,可顾姝臣向来爱美,摸着这些漂亮的东西心里就高兴,也不愿意当了侧妃以后就衣来伸手的,便自己抱了个宝匣,开始挑拣起来。

“这个是前年我生辰的礼物……这个是和清河郡主一起在铺子里买的……哦还有这个,这个是表姐送我的!”顾姝臣举起一朵蝴蝶形状的点翠花给沈将时看,上面镶着挺大一颗玛瑙,还有三颗圆润的粉宝石并两颗紫水晶,样式精巧华丽,拿在手里也轻盈。

“对了,殿下你有表姐吗?”顾姝臣把点翠花放在宝匣里,忽然开口问道。

“表姐……没有。表妹倒是有。”沈将时想了想,如实答道。

顾姝臣自然知道他有表妹,清河不就是吗?于是哦了一声,继续拿下一支莲花头金簪去,却听沈将时开了口:

“馥州便有一位表妹,是母后二哥的嫡女。说起来,此番去馥州说不定还能见面呢。”

第64章第64章太子殿下是何样的人?

顾姝臣把金簪子放回去,复又拿起一朵珠花。那珠花是珍珠攒的,颗颗圆润饱满,仿佛浑不在意沈将时方才的话,拿起珠花往他脑袋上比划着:“那挺好,到了馥州还有亲戚,有人带着咱们玩呢。”

沈将时仔细看她神色,一点也不像有疑的模样,心里觉得好笑,没注意她把珠花比到自己头发上来了:“到馥州,舅父一家必会来见礼。你就不怕表妹见了孤,闹着非要嫁给孤才是?”

顾姝臣觑她一眼,捏着珠花收回来,嘴角勾起一抹笑:“殿下您可真是好大的脸!难不成人家闺里好好的端庄姑娘,父母娇养十几年,知书达理的,只是见了你的面,连您是个什么样性情的人都不知道,就非得上赶着嫁给您不成?”

她掩唇哼笑一声:“那不成见色起意了吗?”

沈将时移开目光,看着她放在宝匣里的珠花,原来是他从前送给她那个,不由笑道:“旁的姑娘我不知道。可我这里有一个现成的姑娘,就是这样的见色起意的。”

顾姝臣怔了怔,猛然回过味来,面色迅速涨红一片,羞愤欲死道:“你、你你你埋汰人!我、我没有!”

沈将时垂着眼,波澜不惊的样子:“我可没有说你是这样的人。小娘子你别乱想。”

顾姝臣脸上发烫,抿着唇,老大不满意地哼一声,背过身去捏珍珠了。

沈将时看着她纤纤的背影,玫瑰色寝衣衬得人脖颈修长,烛火下素手的影儿打在幔帐上,朦胧起伏间透着一股子暧昧的味道。

她不清楚母后的性子,可沈将时却是知道的。虽说妄议母亲不合孝道,但他知道母后性子一向贪恋权柄,能握在自己手里头的,哪怕只是一丁点权势,不屈什么手段都要得到。若是见了自家的侄女,指不定又会有什么盘算呢。

顾姝臣掖了掖发丝,又往宝匣里装了两支簪子。江南表妹她还未曾见过,什么性子都不知道,何必那样去揣度人家姑娘?方才殿下还教导她眼界放长远呢,总盯着后宅,心地也太小了。

她自觉是个心口如一的敞亮人,不愿意胡乱猜测别人。那位表小姐的性子且不知道,可京城之大,想要一步登天的人不在少数。就如今日,面前这位夏小姐,显然就是这种人。

顾姝臣缓缓摇着团扇,坐在八仙椅上。今日她来收了帖子参加婚宴,成婚的是侍御使的长子,侍御使从六品的官,按理说不值得侧妃专程走一趟的。可这位侍御使大人是谢夫人的亲族,顾姝臣按理是要叫一声舅舅的。既然是自家表哥成婚,这份面子还是要给的。

况且,表哥成婚,她母亲谢夫人也是宾客,想着能见母亲一面,顾姝臣早早便到了侍御使府中。快至黄昏时,宾客来得差不多了,府里一团热闹,便见新郎官穿上公服,后头仪仗队伍里,一众青年男子持烛捧镜,乐伎奏乐响彻云霄,浩浩荡荡就要往女方家去了。

顾姝臣在迎亲的队伍里看到了自家大哥二哥,二人对着她笑笑,簇拥着新郎出去。

眼下只等着新人入门跨马鞍拜堂撒帐了,顾姝臣收回目光,在堂内寻找起自己母亲来。

就在这时候,面前忽然凑上来一个人影儿,是位年轻的姑娘,一身淡紫色衣裙,配这个淡紫色围纱,很富贵的模样,对着顾姝臣行礼:“臣女给侧妃娘娘请安。”

顾姝臣笑着抬手叫她起来:“在宫外没那么多规矩。你是哪家的女郎,我从前在闺中仿佛没见过你。”

那姑娘嫣然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来:“娘娘是没见过我,我前段日子才跟着父亲来京城呢。”

顾姝臣“哦”一声,恍然大悟道:“你是夏转运使的女儿?”

那姑娘盈盈一拜:“正是呢。臣女在家乡时就听闻过娘娘美名,今日有幸一见,特来拜会。”

这是句客套话,顾姝臣心里知道。她没什么出人的才情,只有一张脸生得好些,却也没到倾国倾城的程度,能让生在陇西的夏氏知道。

说来这夏转运使仕途也是不顺地很,他家里原是做丝绸生意的,他是家里第三子,眼见着继承家业无望,经商也没什么大成就,就走了科举,一考二十年,好不容易中举,谁想着前头刚放榜,后头母亲的死讯就传来,只好回家又是丁忧三年,如今才进京城里当官。

夏姑娘自小长在陇西,倒是离顾姝臣的家乡近,顾姝臣心里不禁觉得亲切,笑着道:“京城里繁华,有才情的贵女大有人在,夏娘子也不妨多走动些。”

夏氏腼腆一笑,或许是看顾姝臣态度温和,胆子渐渐也大起来:“臣女初到京城,好多规矩都不懂,也怕旁人嫌弃。京城里贵人多,也怕犯了忌讳。”

顾姝臣摇摇头:“规矩都是慢慢学起来的,没有谁是一出生就知道的。贵人们也不是那般不通情达理的人。”

夏氏抿唇一笑:“娘娘说的是。”而后,眸光悄悄地在顾姝臣身上打了个转:“说起来,如今满城的贵女,没有再比娘娘更尊贵的。日后……不知能不能拜访娘娘,还望娘娘莫要嫌弃。”

顾姝臣眼皮一跳,面色不改,依旧雍容华贵地摇着团扇。身后采薇笑了笑,对着夏氏开口道:“姑娘有所不知,太子殿下平日里喜静,我们娘娘在后院里,也不大见外客的。”

夏氏眸光一顿,面上渐渐泛起些红晕,羞赧地对顾姝臣行礼:“是臣女失礼了……”

顾姝臣笑着开口:“快不必。也是我平日里胆小,性子又懒散,旁人要是来拜访我,我只怕是招待不好,再给东宫抹黑了。”

前朝后宫牵扯着,宫闱女眷,尤其是东宫里的,还是少见外客的好,一个不留神,行差踏差,叫别人抓住把柄,可就难办了。

夏氏应是。顾姝臣看见自己母亲谢夫人正在旁侧跟舅母说着什么,正要找个借口打发了夏氏,却听她忽然开口问:“臣女是个乡野里长大,四六不通的,娘娘成日里行走宫闱,不知能不能提点臣女两句,如今圣上娘娘……还有太子殿下,都是何样的人?”

顾姝臣惊诧地看了她一眼,只见她慌乱地挪开眼,手指无意识地揪着帕子,面颊晕开绯红,心里便有数,耐着性子开口道:“夏娘子初来乍到,不懂上京规矩。京城百姓,不可妄议贵人。”

这一句话怼回去,夏氏脸色有些不好看,顾姝臣也不再说什么,移开眼眸静静打着扇子。恰好这时,另一位贵女盈盈走上来,对着顾姝臣行礼:“臣女见过侧妃娘娘。”

顾姝臣停住扇子看她,这倒是位熟人,于是笑着开口:“萧娘子,好久不见呢。”

上次二人见时,还是出嫁前,御花园里撞见她和太子殿下那场小小的闹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