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睿那日提出要在山间继续教大家练字,张叔便在院子里修了一个大沙坪,比原先祝家村的还要大一些,又乒乒乓乓地打了好些桌子和板凳,都可以开一个山间小私塾了。
张婶也美滋滋的,和钱寡妇一样,趁着日头好赶紧把被褥翻出来晒,家里虽然简陋,但好歹也是个家。
一田和郑氏那边也差不多,只是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还没有孩子,收拾起来也简单。
总之,他们的逃难小分队,总算是这龙岭山里面彻底安家。
巧娘家。
灶屋里面的火一天到晚不会灭,柴火的消耗也不小,捡柴的事情落在了荆哥儿身上,除了和兰花一道在林子里挖野菜野果,剩下的时间就是不断捡柴火,捡柴火,还是捡柴火……
巧娘背着小树,在灶屋里准备一日的饭食。
各家起了灶,便不用再吃大锅饭,兰草提前将粮食按照当初记下的全部物归原主,大家又都给兰草家留了好些,毕竟这些日子也麻烦了人家不少。
“娘,早上吃啥?”兰花一早起来,梳着两个辫子就进了灶屋。
“还能是啥,苞米粥,兰花,你替我带带小树,我来蒸点红薯。”
兰花伸手去解娘后背的绳子,“娘,你别整日背着他了,让兴平叔给小树打个木马或者小摇篮,在院子里吧,他马上一岁了,可以学走路了。”
“哎,你兴平叔这阵子太忙了,我也这么想过,慢慢来。”
“那我今天就带小树去院坝里,我看他还不喊娘呢,我教他!”
巧娘笑了:“随你吧。不过你今天不去林子吗?”
“姐和元宝哥一早就去找兴平叔他们了,他们要去远一点的林子,不让我跟,周围没啥东西了,都光秃秃的,我在家帮你!”
“也好。”
兰花说的没错,一大早,兰草和元宝就出发了。
一道去的还有打猎小分队,年年,天睿和一金。
今天不大一样,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许均、葛兴平还有铁牛也在,壮年男人们出发,自然要比几个毛孩的目标更大。
这些日子除了忙着盖房,元宝做了不少弩和简易的弓箭。
弹弓也很多,装备齐全。
这会儿从半山腰后面的小路,一路向深山出发,当周围稀疏的树木渐渐变得茂密,光线也慢慢阴暗起来时,兰草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他们在的地方真的很适合居住,这种在深山老林里面穿梭的感觉让她又回到了一个月前的感受。
当然,正因为有过钻山逃难的经验,反倒觉得没啥关系了。
祝一金在五个人里面算年长一点的,有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都小心脚下,元宝天睿,你俩在兰草和年年一前一后。”
“哥你放心吧,我和兰草都练出来了,不一定比你走的慢!”年年道。
兰草:“一金哥,还是看好你脚下吧!”
大家都笑了,祝一金道:“好好好,晓得你们厉害了。”
这次进深山,除了要打猎,一路的好东西兰草也没打算放过,她和孙大夫一起识药采药,好东西也认识不少,一路走走看看,要是真有啥宝贝,就毫不留情摘下来。
“你们看!那是野棉花不!”
兰草眼尖,一眼就看见了粗壮直立的植物,那顶端稀稀拉拉的像是白色的棉毛。
“还真是,兰草眼睛真尖。”
野棉花又叫小白头翁或者水棉花,七八月开花,这时候正好有稀稀拉拉的果实。所谓的果实,便是这种白色的棉毛,但和专门种出来的棉花不同,野棉花的棉毛虽然看起来也毛绒绒的,但韧性特别差,没办法和棉花一样的纺织成棉线,所以丰年时,大家并不会多留意这种植物的。
但现在是啥时候啊,马上入冬,棉絮稀缺,也并不在种棉花的时节,所以即便是不那么完美的东西在众人眼里也显得弥足珍贵。
年年道:“虽然这个不能纺线,但是填充被褥应该还成,兰草,要摘吗?”
“当然要了!”兰草毫不犹豫。
“连根摘了,一点棉絮都不要放过!这根茎也有用的!”
元宝:“根茎啥用啊?”
兰草笑道:“孙大夫说了,野棉花也可以入药,祛风、散瘀、利湿、驱虫!用处可多着!”
大家咋舌,这可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才晓得山里处处都是宝。
过冬的保暖衣物和食物同等重要,葛兴平道:“那就听兰草的,把这些野棉花全摘了。”
“好!”
大家改道去了野棉花田,一言不发就开始薅棉花了。
他们卯时就开始往山上走,这会儿已经快巳时一刻,太阳从山坡上慢慢悠悠地爬了起来,山林里终于透出丝丝暖意和金灿灿的光,大家浑身也被晒得暖融融的,一边埋头割棉花,一边抬头来晒晒太阳,汗珠从鬓角滴下。3
这一片的野棉花还真不少,割起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等彻底忙完,大半个时辰都过去了。
即便已经很累了,所有人一刻也不敢歇,继续上山赶路。
眼前的一片山路看起来还是崎岖不平,他们对这里完全不熟悉,只能是边走边寻。
山上在进行一场探险。
山脚下也没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