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拒绝鸡娃贴吧 > 第95章(第2页)

第95章(第2页)

大嫂说她小家子气?德华当然不能辜负这个“美名”,没事就抱着孩子到楼下溜达,到处跟人说她大哥大嫂的坏话,等到消息传到大哥大嫂耳朵里,关于他们夫妻俩平时在家里蛐蛐别人那点事,早就传遍了家属院。

这下不光大嫂哭了,大哥也快哭出来了。

大家都是单位上班的,平时关起门来,谁没在背后说几句领导和同事的坏话啊?这种事情,家里人听听就算了,谁能想到,德华居然把他们夫妻俩在背后蛐蛐别人的话,全都宣扬出去了呢?

大哥现在无比后悔,那天“内衣擦屎事件”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把妹妹送回老家。

现在好了,他在背后蛐蛐领导和同事们的话,当事人肯定已经听说了,这让他以后还怎么在单位抬头做人?

大嫂现在也是肠子都悔青了,她之前埋汰小姑子是农村人的时候,顺带着吐槽了两句她的直属领导,说人家当了领导也洗不掉身上的村气,身上的羊粪味,隔着三里地都能闻到。

也不怪大嫂羡慕嫉妒恨,她那位女上司,听说以前就是黄土高原上放羊的村姑,祖上三代都是给地主家放羊的,要不是赶上了改朝换代的好时候,嫁的男人也争气,在战场上拼出来的战功,让她当上了首长夫人,就凭她一个村姑,能当上文工团的领导?她会唱歌还是会跳舞呀?

现在好了,这些话被小姑子传遍了整个家属院,怪不得这两天,她总觉得领导看她的眼神不太对……

大哥大嫂让德华出面澄清,说那些话都是她自己瞎编的,他们夫妻俩根本就没说过。

德华把头一扭:“我不去!我要是去了,回头嫂子肯定到处跟人埋汰我,说我爱撒谎。”

大嫂恨不得跪下来赌咒发誓,以后再也不跟邻居说小姑子闲话了。

看着大哥大嫂一脸期盼的样子,德华心里一阵悲凉。

看,你们也知道流言蜚语能逼死人啊?上辈子她因为嫂子那些话,被整个家属院的人在背后埋汰,那些尖酸刻薄的话,还有鄙视的眼神,曾经让她连下楼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她一直躲在家里,嫂子又到处跟人说她是懒骨头,帮忙带孩子,连每天抱孩子下楼溜达一圈都不愿意,害得儿子整天晒不到太阳,个头都比别的孩子矮。

那时候,大哥也经常听到别人这么说她,怎么当时他就没想到出去替自己澄清两句呢?

现在板子打到他自己身上,他倒是知道疼了。

但话又说回来,关她屁事?

这一世,她就是要做一根搅屎棍,只要大哥大嫂过的不好,她也就放心了哈哈~

故事的最后,大哥大嫂差点在单位名誉扫地,社会性死亡,最后不得不拿出了一千元“巨款”,外加一辆崭新的女式自行车,一台扬子牌台式电风扇,才把小姑子这尊大神给送回老家。

回到家,担心老家的乡亲们,被大哥大嫂这对白眼狼蒙蔽,德华没事就跑到村口去,蹭大娘婶婶们的瓜子花生,顺便跟她们八卦一下城里的生活,重点描述了大哥发达之后,对老家亲朋好友们的不屑,大嫂对农村人的刻板印象等等。

以前大哥每次回老家,迎接他的,都是村里人羡慕崇拜的眼神。

可自打德华回村后,大哥再回家,每次总觉得亲戚们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了。

替自己报了仇,德华终于放下前世的恩怨,开始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

只不过,这一世,重生后的何春生,并没有选择去报考军校,而是在部队屡立战功,很快就升了好几级,符合家属随军要求后,马上就把德华接到了自己身边。

后来,何春生成了驻守祖国边疆的一员猛将,德华带领一帮军嫂,在边疆开设服装厂,生产的皮毛大衣和帽子手套皮鞋之类的,因为款式新颖,质量又好,居然成了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德华一直坚持自己是农民的女儿,但那时,已经没人再在背后蛐蛐她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村姑了。

给哥嫂带孩子的免费保姆,确实只能被人说是村姑。

开办工厂、给国家挣外汇的成功女企业家,哪怕她自称是“农民的女儿”,别人也只会夸她“不忘初心”。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重生后的德华,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还生了一儿一女,何家一大家子恨不得把她当老佛爷供起来。

反倒是一直被亲戚们夸赞“有出息”的大哥大嫂一家,渐渐的没落了。

先是大哥单位效益不好,下岗后只能找个民办学校当代课老师。

本来夫妻俩还可以靠大嫂的工资生活,但大嫂还是没改掉喜欢雌竞的毛病,居然把一个大领导的女儿给欺负了,人家本来是想瞒着家里,进文工团做出一番成绩的,结果成绩还没做出来,却被大嫂设计丢了清白。

得罪了大领导,没多久,大嫂就在一次表演的时候意外受伤,提前退休了。

前世,有德华任劳任怨的照顾,大哥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

这一世,大哥大嫂工作不顺,也顾不上两个孩子的教育,姐弟俩都没考上大学,姐姐早恋,才十七岁就给男同学生了孩子,弟弟整天幻想着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最后得了精神分裂症,被大哥大嫂送进了精神病院。

二十年后,张家大修祠堂,邀请在外面混的好的张家子孙都回来祭祖。

大哥大嫂穿着年轻时候的体面衣裳,站在人群里,看着他们曾经看不起的村姑德华,从一辆低调气派的军用车上下来,旁边站着已经位高权重的何春生。

张家本t家的亲戚们都只能站在外围,凑到最前面负责欢迎这对夫妻的,是省里和市里的领导们……@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遭受了社会毒打的大哥大嫂,现在也学会了向权势低头。他们向德华诉说着这些年的艰难,被人瞧不起的痛苦,暗示她,为了娘家面子上好看,最好能给大哥大嫂安排个体面的工作。

还有侄子侄女,听说国外的医生有办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德华毕竟是亲姑姑,现在又这么有钱,出钱把亲侄子送到国外去看病应该不难吧?

女儿嫁的那个人也很不好,动不动就打她,女儿跑回来好多次,他们把女儿藏起来,蛮横不讲理的女婿一家就过来闹。以前他们是没办法,现在亲姑父当了这么大的官,手底下管着那么多兵,就连公安厅的大领导都对何春生这么热情,何春生只要张张嘴,这件事情不就解决了?

看着哥嫂一脸算计的样子,德华突然想起了上辈子。侄子侄女长大后,表面上对亲戚朋友们说,感激姑姑把自己带大,接她这个亲姑姑到家里养老,实际上还是让她接着给他们当保姆、带孩子。

外人都以为她在侄子侄女家有多享福,实际上她过的连保姆都不如。

等到她年纪大了,干不动活儿的时候,侄子侄女你推给我,我推给你,最后居然说德华年纪大了,思乡情切,要把她送回老家去等死……

当着众人的面,德华把话说的格外好听,说自己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哥哥,怎么可能看着他们日子艰难就不管不问呢?

于是,德华把大哥大嫂安排去了公司开发的新项目,据说投资上千万,就连当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哥大嫂雄心万丈地准备过去当领导,到那才知道,所谓的新项目,就是在沙漠边缘种草种树。

德华又花钱把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侄子送到国外治病,亲戚们都夸她为人厚道不记仇,毕竟当年大嫂是怎么嫌弃这个小姑子的,亲戚们谁不知道啊?没想到现在德华发达了,居然以德报怨,还愿意花那么多钱,给大嫂的儿子出国治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