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箩筐里装的东西,唐母差点晕过去。
两袋五十斤装的大米,两罐熬好的猪油,十包红糖,八包冰糖,十斤什锦水果糖,八包茶叶。
扁担两头还挂着两个大包袱,一个里面装着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另一个里面装着一大卷拆散的白棉布。
不知道的,还以为唐秀娟偷了供销社仓库!
“这么些好东西,哪来的?”唐母厉声问道。
她就怕女儿走歪路,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女儿刚守寡,要是跟外面的二流子有了什么传言,这十里八乡的流言蜚语,能活活把人给逼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幸亏唐秀娟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都是你那个死鬼女婿行善积德换来的。”
“上次去公社,我碰到一个穿着干部服装的,听说死鬼以前救过他一条命,那人听说死鬼没了,还哭了一会儿,然后就拿了这些东西给我。”
“死鬼这些年不是找你和爸借了不少钱粮吗?那些钱和粮食,现在曹家肯定拿不出来,索性我就把这些东西都扣了下来,权当是替死鬼还债了。”
唐母对于曹东风这个吃里扒外的女婿,一直不喜欢,哪怕外人把他夸上了天,可唐母却只看到,她亲手养得圆润白胖的闺女,嫁到曹家之后,不到几年时间,就瘦成了一副行走的骷髅架子。
唐母才不管女婿是不是大善人,她只知道,女儿嫁错了人,曹东风就是个表面光溜,一肚子屎的羊粪蛋子!
以前是女儿太傻了,不知道往自己身上扒拉东西,现在好了,不知道是不是吃够了苦,突然开窍了,居然知道往自己家扒拉东西了哈哈~
唐母赶紧把这些好东西都往自己屋子里藏。
没办法,唐父这人过日子也有点大手大脚,要是被他知道女儿送回来这么多好东西,不出半天,全村人肯定都知道了。
到时候大伙儿都来看稀奇,说不定还有人厚着脸皮要借点,唐父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到时候还不知道要借出去多少呢。
藏好东西,唐母笑眯眯地说:“闺女,以后再有啥好东西,不方便拿到你婆家去,都藏到妈这里,你哪天嘴馋了,就回娘家,在自己家吃饱喝足,再回那个家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说着,就拿了一罐猪油,舀了两碗大米,给唐秀娟焖了一罐子白米饭,还用猪油炒了一碟辣椒干炒鸡蛋,一盘蒸腊鱼,一大碗黄橙橙的鸡蛋羹,催着唐秀娟赶紧吃。
“不等爹和小弟了吗?”唐秀娟问。
唐母撇了撇嘴:“他俩平时吃的够好了,你先吃,剩下的给他俩拌饭吃够了。”
这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唐父和唐二是唐母养的两条中华田园犬。
吃完饭,摸着女儿身上略显单薄的旧棉袄,唐母又是一阵心疼,和唐秀娟商量,把她带回来的茶叶和水果糖卖了,给她做一身厚实的棉袄棉裤。
唐秀娟连忙制止:“不用,我那也有一件新的军大衣呢,也是那人送的。”
唐母立刻切换到后妈脸,狠狠拍了闺女一巴掌:“你这败家的小东西!一件军大衣多贵啊,拿去自由市场卖了,够你做一年新衣裳的,赶紧拿来,我帮你卖了,做一身新棉袄,剩下的钱,你自己拿着买肉吃。”
唐家母女俩在这边“相爱相杀”,腻歪了一上午,到了快吃晌午饭的时候,唐父和唐二才从山上下来。
原来父子俩是趁着山上下雪,去套兔子了。
唐父身后的背篓下面还藏着两只灰扑扑的肥兔子,上面盖着十来个冬笋,很好地贯彻了唐母“财不露白”的思想。
这时候,唐老太也从隔壁村薅羊毛回来了。
隔壁村今天收大白菜,城里的小贩开着大车来,挑好的运到城里去卖,听说地里有不少掰下来的白菜叶子,唐老太赶着家里的牛车过去,薅了满满一大车回来,挑出好的腌酸菜,剩下的,剁碎了喂鸡、喂猪什么的都好。
一家人坐在一起,唐秀娟趁她妈不注意,迅速从系统仓库里抓了三把什锦水果糖,塞到她奶、她爸和唐二兜里。
“人家给的,快藏好,让妈看到了,肯定不给你们吃,留着过年给亲戚吃。”唐秀娟眨了眨眼睛。
三人赶紧把水果糖分散转移到其他口袋,仔细抹平,从外面一点看不出来。
在唐母这个持家有道的当家主母训练下,三人藏东西的本事算是练出来了。
唐秀娟没打算在娘家过夜,因此,下午三点钟,唐母就张罗着做饭,单独做了一锅□□肉,炖好之后,唐母单独拿了一个搪瓷缸子,盛了半缸米饭,盖了厚厚一层□□肉,让唐秀娟坐在灶台旁边慢慢吃。
“娘,你真好!”不知道是不是厨房烟雾大,唐秀娟一双眼睛被熏得通红。
唐母看着小小年纪就守寡的女儿,心软得一塌糊涂。
“娘就你一个闺女,不疼你疼谁?”
心里恨恨地咒骂着死鬼女婿,屁本事没有,居然吃鸡把自己给噎死了,害得她姑娘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
唐母暗暗决定,回头就弄点折耳根埋到女婿坟头上,等折耳根长出来了,年年有人去刨,让他死也不得安宁,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