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颠又爽,太好看了哈哈哈~
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更颠的还在后头呢。
有了杨文心这个蛇精病二号选手的加入,原本因为病情和其他村民格格不入、略有些孤单的周建国村长,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很快就到了年代文另一大热梗——负心汉知青,抛妻弃子回城,得知一切后的农村原配,决定带着孩子,去城里找爸爸。
一大早,村长家门外就响起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声。
周建国的堂妹周新芳,带着一儿一女,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堂哥家里。
看到堂妹一脸苍老、穿得破破烂烂的样子,周建国忍不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一点也不同情这个堂妹。
落到今天这个下场,都是这个恋爱脑应得的。
其实周新芳原本家境不错,他爹是河东村前任村长,还有个亲哥哥在当兵,年轻的时候,周新芳绝对是十里八乡最享福的姑娘,村里很多跟她差不多大的姑娘,早就已经辍学嫁人了,她还在上学,她哥每个月攒下来的津贴,也都花在了唯一的亲妹子身上。
可能是生活过得太好了,吃腻了小鸡炖蘑菇,周新芳就想试试野菜白粥的味道了。
放着爸妈找的相亲对象不要,哥哥在部队给她介绍的兵哥也不要,周新芳喜欢上了村里的知青江书意。
这小子长得白白净净的,一身的书卷气,虽然穿的也是旧衣裳,但并不像村里的男人们那样浑身汗臭味,哪怕只有两套换洗衣裳,江书意都会拿皂荚把衣服袜子搓洗得干干净净,靠近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清新的皂荚香气。
周新芳疯狂迷上了城里来的知青江书意。
周父一开始也觉得女儿读过书,嫁给乡下的庄稼汉实在委屈了她,看到江书意一表人才,文质彬彬,还真动了让女儿嫁过去的心思。
于是周父偷偷托人帮忙,去江书意老家打听他家的情况。
这一打听不要紧,差点把他老人家的魂儿给吓掉了。
原来江家祖然和海外有关系!江书意的大伯,在战争胜利后,担心被清算,举家移民到国外,虽然江家没有做过背叛国家的事情,但这件事情不能深究,江父江母倒也聪明,运动开始后,他们主动把一儿一女都送到乡下当知青了。
可即便如此,江家这样的情况,也不适合周新芳。
周父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父亲,甚至因为儿子当兵,只有女儿陪在身边,对周新芳还更疼爱些,但再宠女儿,周父也不可能为了女儿,葬送儿子的事业。
如果周新芳嫁给了江书意,那就等于是他们周家,也和海外有了联系。
周新芳大哥在部队别说升迁了,说不定连当兵都当不了!
周父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江书意曾经订过亲。听说女方家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干部,后来因为江家的海外关系,还有江书意下乡做知青,担心女儿跟他结婚会吃苦,两家就解除了婚约。
但周父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女儿不能跟干部家的千金比。现在江书意是落魄了,没有其他选择,说不定会将就一下,跟他闺女结婚。可以后呢?
万一江书意哪天回去了,身边都是一些知书达理的干部千金,他还能看得上一个村姑吗?
周父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跟周新芳解释清楚。
可奈何他嘴皮子都说烂了,周新芳就跟被江书意下了降头一样,死活就想嫁给他。
为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周父狠心把周新芳锁在房间里,还帮她定好了一门亲事,可谁知定亲当天,周新芳趁乱逃出房间,跑到公社把周父给举报了,说他身为村长,却知法犯法,满脑子封建思想,强迫她接受包办婚姻。
周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了一辈子村长,没栽在敌人手里,反倒栽在了自己宠了十几年的亲生女儿手里!
那个年代,包办婚姻、封建思想都是很严重的指控,周父村长的职位立刻就被公社给撤了,要不是村民集体按手印求情,周父说不定还要去坐牢。
周新芳在部队当兵的大哥,也因为这件事情,被部队清退回家了。
周家人从前有多疼爱周新芳,后来就有多恨她!
周新芳出嫁的时候,没有陪嫁,也没有酒席,就从家里拎着一个小包袱,搬到了知青点,和江书意拜堂成亲了。
婚后,周新芳跟着江书意一起下地干活,一场秋收下来,曾经那个细皮嫩肉的小姑娘,操劳得和村里其他年轻媳妇已经没啥两样了。
江书意本以为娶了村长的女儿,以后在村里的日子能好过很多,可谁知道周新芳这个蠢货!为了和他在一起,居然去公社举报自己亲爹,还害得周父被人从村长的位置上撸了下来,新上任的村长周建国,虽然是老村长的侄子,但周新芳毕竟不是他亲闺女,当然不会对他这个女婿有多照顾。
不过娶了周新芳还是有好处的,他们夫妻两个不好继续和其他知青住在一起,总算有了自己的一个单独小房间,而且周新芳还能帮他干活,帮他洗衣服做饭,晚上也有个暖床的,江书意也愿意哄着她。
可这样幸福甜蜜的日子还没过两年,周新芳生下大女儿的时候,高考突然恢复了。
江书意拼了命的复习备考,连挣工分都不愿意去了,一家三口,就靠着周新芳一个女人干活养着。
为了能多挣几个工分,在娘家从不下地干活的周新芳,恨不得和村里的男人干一样的重体力活,挑大粪、挖沟渠、去水库工地挑土方,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累出了一身病。
周母实在看不下去,到底是自己从小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看到周新芳又累又饿,瘦得皮包骨的样子,周母背着家里人,偷偷给周新芳送了点小米和鸡蛋,还有一包红糖,让她补补身子。
可谁知,周新芳心疼江书意复习备考太辛苦了,周母送来的东西,她一点也没舍得吃,全都做给江书意吃了。
在周新芳无怨无悔的支持下,江书意幸运地成了当年全公社唯一考上大学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