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香嘟着嘴,“那……那我也可以下山去啊。”
阿婆只是摇了摇头。
姚十三她们准备下山的时候,马车被塞满的各种山货。
差点儿人都坐不进去。
双儿忍不住环顾了一下四周,没有看到魏寻。
脚楼门后的那两双鞋也还在。
她抿了一下唇角,不可能的事儿,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可能。
姚十三将钱袋悄悄地塞进一个刚会走的小奶娃的怀里。
直到车子走到山道上,她才从窗户探出头来,告诉大家山货她买了,银子放在孩子身上,让大家伙儿分了。
文惜摇了摇头,“就苏坤这事儿,再收几车山货都不过为,你还给他们留银子。”
姚十三抿了下唇,“苏坤之事儿是我有私心,我将来所用的木料不在少数,与其周旋,不如一次解决。”
“可是他们拿出家底招待我们,却没有私心,只是纯粹地出于感激。”
文惜虽然不认同,但是姚娘子这样的人太有自己的见地。
不然,她怎么会胆大包天地策划了诈死。
自己逃了不够,还带着丫鬟孩子一起逃。
粮仓正式完工那日,魏寻也下山了。
他在山上待了一连待了二十日,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
恐怕就是周从显站在他的面前,恐怕都认不出来。
萧恕乘车路过的时候,手指掀起帘子,看到所有人都在。
他轻“呵”了一声,“本王这儿倒是成了避风港了。”
坐在门边的庆总管透过门缝朝外看了一眼。
可不是吗。
姚娘子,芙儿,双儿,魏寻。
哪一个不是英国公府的。
就连文惜也快成了。
殿下养了这么多人,日后周世子会不会和殿下翻脸。
禹州城的稻米正式进入收割的季节。
直到新米下来,姚十三才知道是,这一碗米的重要。
“现在新米入仓怎么样了?”
姚十三一边吃着甜糯糯的米糕,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账本。
她的肚子长到五个月多,食量变小,也饿得更快,一天恨不得吃五顿。
幸好街边的小吃卖得多,随时随地都能买到热乎的吃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比预计的少得多。”吴管事摇摇头。
“我们去收粮,百姓都说今年欠收,都把定金给退了。”
“退了?”
姚十三讶异,嘴里的米糕都忘记吞下去。
“上回你们去看,不是说稻田里穗子像棉絮一样厚吗?怎么会欠收?”
吴管事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咱们是新商行,还没有促成过合作。”
文惜在京城做了多年的买卖,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商人逐利,还惯会恃强凌弱,姚娘子的商行没有打着殿下的旗号,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商行,所以应当是大商行强收粮食,就算我们的价更高,百姓也不敢卖。”
姚十三侧头看她,“我逐利,但不凌弱。”
文惜,“……我也逐利,不凌弱。”
再者,定县本就离禹州城远,我们远水解不了近渴。”
双儿,“那就没有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