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从李应松屋里出来,李锦童的脸就沉了下来。
二叔家他并不陌生,小时候常来,后来是大哥二哥都成亲了,不方便才不大过来了。
在这住着,二叔和二婶都照应着他,每天都亲自过来看看,缺什么少什么都立刻添上,没什么可不习惯的。
可李锦童本以为在这顶多住个三五天,但按现在老三的病情,那药至少得喝个七天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后续还要根据病情换药,换过之后又要观察病情疗效,这样他至少十天之内都不能回家。
他临走前跟简如说过,三五天就回去,如今却要失约了。
他本来想给家里去封信,让府里的仆从送过去,但又大男子主义发作,觉得为人夫君的才离家三天,便着急忙慌送信回去,夫郎该觉得他太过矫情,怎么也得熬到了五天再说。
又担心简如认字还不多,他洋洋洒洒写一大篇,送过去后,简如又得找大姐他们帮忙看,那他想说的体己话岂不是一句也写不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李锦童的心情不大好,回自己屋洗了脸手,又把外衣换了,坐在桌案前翻医书。
才翻了不大一会,有人在外头敲门,他以为是送饭来了,便应道:“端进来吧。”
门外的人却没开门,而是在外头喊道:“二爷,您家里来人了。”
李锦童一听,先是讶然,然后就是心头一喜,忙整理了衣裳推门出去了。
院子里栓着一匹枣红色马匹,只四只蹄子雪白,李锦童一眼就认出是自家养的。
马身上绑着包袱,小宁正跟二姐锦容说话,把这一侧的包袱拆下来递到了她手上。
李锦童走了过去,那两人听见动静就都看了过来,小宁见到是他,便喜出望外道:“二公子,几天没见了,您身体可好?”
李锦童答道:“我没事。”又赶紧问,“家里怎么样,都好吗?”
小宁笑道:“家里也都好,只是老夫人很惦记您和二小姐,天天念叨你们呢。”
锦容还惦记着她熬的药,开口道:“我还有事,你们聊。”说完便回屋了。
小宁在李家几年,早知道李家人的性子,也不讶异,转而冲二公子道:“简哥儿也惦记着您呢。”
他这么一说,就看见二公子嘴角弯了一下,又放下,问道:“他给我捎什么话了吗?”
小宁摇头,“那倒没有。”
李锦童一听,脸上一点笑模样都没有了,但还是一派温和的样子,要不是小宁跟了他几年,都看不出他不大高兴来。
二公子往那马身上看去,问道:“我的呢?”总不能连包袱也没有吧。
小宁差点忘了这事,拍了自己脑门儿一下,赶紧绕到另一侧,将另一个包袱取下来,比二小姐的那个足足大了一倍。
小宁想替二公子直接拎去屋里,二公子却也绕了过去,接在自己手上抱住了。
这包袱沉得坠手,还没打开,他就闻到熟悉的酸枣糕味道了,顿时脸色缓和了不少,眼神都柔和起来。
小宁说:“简哥儿蒸了足足两锅酸枣糕,除了给老夫人留一些,其他都带上了,说是给您和二小姐当零嘴儿吃。”
他跟在二公子身后进到屋里,“包袱里还有您平日吃的药,换洗的衣裳,还有……。”
小宁还没说完,二公子已经把那包袱放到桌案上摊开了,从里面拿出两张练过的字来,二公子仔细看了一阵,笑了笑,说:“看来没耽误,有进步。”
他看到衣裳下面还露出一角纸页来,便伸手去捏住那角,缓缓扯出一封信来,顿时露出讶异之色,他看向小宁,“这是……小如写给我的?”
小宁点头。
二公子又问:“他找大姐她们帮忙了?”
小宁说:“没有啊,简哥儿自己写的。”
二公子一听,赶紧把那封信的封口打开了,抽出信纸大概扫了一遍,便笑了出来,赞道:“倒是聪明。”
说着,他拿着那封信,坐到了桌案前,慢慢看了起来,头也不回地跟小宁说:“你吃过午饭歇一歇再走,我写封信你给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