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寄希望于什么光绪帝推行新政,不如找个地方高筑墙广积粮。
好好的育等到时机成熟,把清朝一波带走。
而不是寄希望于什么明君。
再说了,光绪这小子就是一个傀儡,所谓的亲政就是一个笑话。
现在满清的控制,还是在以慈禧为的王公和那些汉臣的手里。
光绪?一个乖儿子罢了,一旦不乖随时翘辫子。
四人围着桌子坐下,张先看到谭嗣同身后跟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子。
张先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女人。
这不重要。
一坐下,谭嗣同就兴致昂扬的问道:
“张兄,如今我大清势威,以至于被洋夷猖狂……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强国扬威!”
听到谭嗣同这么问,袁世凯,王五都看向了张先。
张先看了一眼袁世凯道:“依我看,很难,不知道袁兄有什么高见?”
袁世凯眼珠子一转,轻笑道:“我一介武夫,哪里知道这些,不过谭兄倒是心如明镜。”
张先之所以问袁世凯,是知道这小子是个奸细,最后一定会告密的。
即便他要说,也不会在袁世凯面前说。
至少在他掌控京城之前,是不会让袁世凯知道的。
谭嗣同认为王五和袁世凯都是知己,在他们面前没有隐瞒。
直接开口道:“没错,我的确是有了一些见解,如今形势唯有变法强国一条路。”
“变法,改变之前的法制,学习西方的制度,新建西式学堂,西式工厂……”
谭嗣同的救国理念,是尽变西法。
王五见识过洋人,洋枪洋炮的厉害,对于谭嗣同的说法很是赞同。
“对,现如今已经不是靠着刀枪的时代了,只有快枪大炮,才能打赢敌人!”
听着王五的话,张先很想说一句,制度的腐朽,就是给他再好的武器又有什么用?
一边靠着汉人抵御外敌,一边又防汉胜于防洋。
他们宁愿把中华大地割让给洋人,也不愿意让汉人掌握军权。
至于李鸿章,曾国藩之流,汉奸也,民族之大贼也!
听到王五的话,谭嗣同眼睛一亮,滔滔不绝的说道:“如今天下诸国。皆是变法强国,我大清如果……”
谭嗣同来京城,主要是收到了康有为这个老逼登的邀请。
让他一起来主持新政。
后来事情败露,康有为这个老逼登,自己坐船跑了。
谭嗣同却锒铛入狱,被慈禧越过刑部直接斩。
临死时留下了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可谓是豪情万丈,舍生取义。
但是在张先看来不明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不如保留有用之身。
接着他的名望,回到南方招兵买马直接和清廷开干。
几人一说起来,就说了两个多时辰,连桌上的茶水都续了几道。
说起报国,谭嗣同对着张先邀请道:“如今袁兄回京述职,我也要和康先生主持行政,王兄主持强武学会教授武艺。”
“张兄也是一身才干,何不与我们一起为国效力,也好一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