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穿成恶毒养母把反派暴君养歪了 作者山水蔚蓝天 > 第367章(第1页)

第367章(第1页)

而落考的石头和过于活泼的猴娃,被留在京城的照儿、安安、虎娃等人,压着头补习,每日读书读得天昏地暗。

京城男校出来的人才更是不用说,如星星一般散落各地,照亮一个又一个地方。

京城女校的第一名,是公认的德才兼备,嫁给云淮做了皇后。凡是上了女校的女子们皆倍受各家的追捧。

然而,这些女学生们不仅有了不输男儿的才华,也有着不输他们的志气,一心想着建立自己的事业。

张梓若在朝为官,为天下女子们开了一条先河,铺平了一条道路。女学生们以她为榜样,不断奋斗,努力造福百姓,做出成就。

云淮顾及天下读书人的反应,虽未改变科举制度让女子参加考试,但对有突出贡献的女子,照样封官,让女子逐渐进入朝堂。

朝堂上不知不觉已经换了许许多多的新面孔,而这些新面孔几乎都出自知行学院。其他人虽不是知行学院的学子,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云淮用起这些人来,简直如臂使指,再顺畅舒心不过!这些新生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光芒之强,力量之大,令周边各国瑟瑟抖!

经常到边境打秋风的匈奴被一路打穿,王廷被端。认为大魏朝富有,而前来侵扰掠夺的海岛小国,被大魏的炮弹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轰了几轮,犁了几遍。

照儿让人去寻找残余的贼人。

带兵出征的北熙:“要把他们都杀掉吗?”

一起出征的潘英和邓越:“留贼人作甚?”

“拉一部分献给皇上啊!”

照儿笑眯眯道:“不要只顾着杀杀杀的,放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屠。把躲起来还活着的贼人组织到一起挖矿去。挖出来的金矿银矿运回去献给皇上。”

第536章甩手掌柜

大魏朝的各大海岸码头皆一片繁忙。水手们喊着号子扬帆起航,外来的商船和返程的本朝船只停靠在码头。搬运货物的人来来往往。卖东西的小贩高声吆喝,旅店的小二热情的在码头招揽顾客。

朝廷的大船披风破浪归来时,引得码头的百姓们驻足观望。

“是朝廷的船回来了!”众人喜气洋洋,“也不知道大人们又带回来了什么好东西?”

“嘿嘿,带什么都好!单是陈泽大人出海带回来的土豆和红薯,我就觉得已经很了不起、很满足了!全家人都能吃饱肚子,多好!”

“哈哈,你吃饱肚子就满足了,万事不担心。皇上和大人们要操心的事情可就多了!

以前我想着咱大魏就已经够大了,一辈子也走不完。没想到海外面还有那么多地方呢!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人哩!

上次那个昆仑奴你见了吗?听说外面还有很多黄头、红头,蓝眼睛、绿眼睛的人呢!”

旁边的人也顾不得喝水了,忙问:“你咋知道?”

“一看就知道你没去听讲!县令大人不是派了人每日在布告栏前,讲解最新的公告,读报讲报吗?

《魏民公报》和《河湾文化报》上都说这回事了!还说外面的大陆地方特别广阔,还有的地方人很懒,可那的粮食就是长得特别好!听的可羡慕死我了!咱们大魏多少人辛辛苦苦研究,才把粮食的产量给提上来啊!”

“这倒是!”旁边卖茶水的老伯接话,“那边的人也太不惜福了!所幸咱们也算有福,皇上让人出海带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回来。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吃,东西也比以前香多了!”

老伯说着,像是回想起什么美味似的咂咂嘴,“朝廷推广出来的种子和榨油法,就是好使!如今油水多了,不管是炒,还是煎,还是炸,反正就一个字,香!”

“哈哈哈哈哈哈,净说大实话!”

在茶摊上喝水的人哈哈大笑,“你就是不煎不炸,这么多吃食种类配搭在一起,也尽够了!今儿个吃一种,明儿个吃一种,够您老啊,吃到一二百岁的!”

老伯听的笑开了花,忙给客人续上一碗茶,“借诸位吉言!我要是能活到那岁数,说不定还能上上报纸,也许有幸还能去趟京城,瞅瞅了不得的知行学院!”

“知行学院还真是得去一趟!能从里面出来的人都是这个!”茶客翘起大拇指,在空中用力一顿,表示顶级的赞赏!

邻桌人激动的附和:“没错!听说咱县令大人就是从知行学院出来的!”

“不对不对!我听说咱县令大人是知行学院的学生培养的人才!”

“哈?”

……

百姓们的讨论淹没在大船靠岸的热闹喧嚣当中。

朝廷从海外带回来的粮食,种子,香料,金银宝石等,极大的刺激了百官世家。

众人对出海,有着无比高涨的热情。海船的研改进,在朝廷与各大世家及顶尖匠人的通力合作之下,迅展,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户部再不叫苦了,国库前所未有的丰盈!

兵部也极为高兴,将士们吃得好,穿得好,武器装备更是好!不仅每月银钱的多,还有各项福利补偿!每一支部队都兵强马壮,将士们都嗷嗷叫着想要去打仗!

吏部经常有着幸福的烦恼,人才太多,选哪个?

相较而言,礼仪部的人就苦恼了。朝廷的新政层出不穷,他们经常要随之改进制度,或从头上敲定一套从未有过的仪式,以及相配的服装礼仪等。

而且,现在的同僚们可不比往常,对礼仪说在乎的时候在乎,说不在乎的时候,那可是真不要脸啊!全程就讲究一个务实。

工部的人比礼部更忙,往常不怎么受重视的部门,在全国搞大基建的时候,每个人都忙成了陀螺。

各部门的官员都忙忙碌碌,来学院兼职的人大大减少,所幸学院早已不缺高质量夫子,学院依旧正常运转。

身为三校总院长的张梓若,听上去似乎事务繁多,实则比任何一名夫子都要轻松。

男校的事,她基本扔给老皇帝,二皇子和退休的官员。

女校的事扔给皇太后和太妃们。总校一直由孙明负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